新唐人鋼琴賽 複賽選手深刻詮釋《聖恩》

施萍

【正見新聞網2024年10月17日】

10月18日,第七屆新唐人國際鋼琴大賽進行了複賽,最後有5名選手進入了決賽。(張學慧/大紀元)

10月17日,第七屆新唐人國際鋼琴大賽進入複賽階段,也讓選手們進行一場獨特的競爭:他們除了要在6首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選擇一個之外,還需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藝術來詮釋比賽的指定曲目——改編自美國神韻藝術團藝術總監D.F.先生作品的一首曲子《聖恩》。

複賽結束後,評委評出5名選手進入決賽,他們是:

Tang Hsing Lien(台灣)、Robert Neumann(德國)、Jean-Luc Therrien(加拿大)、Ching-Yi Lin(台灣)和Shih-Yeh Lu(台灣)。

選手們表示,指定曲目在技術上的挑戰性是要在鋼琴上面表現出一個交響樂團的效果,因此他們儘量在琴鍵上模仿了很多中國樂器的聲音。同時,選手們說,他們在學習和表演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曲子背後「超凡的境界」、「深遠的智慧」和「神聖的感恩」。

《聖恩》的改編者、美國神韻藝術團的作曲家琴媛也來到現場觀看。她表示選手們對這首樂曲的詮釋,令她感到「驚喜」。

* 改編作曲家琴媛:選手們的表現出乎我的意料

「首先他們給我了我很大的驚喜,我覺得我今天學到了很多。」琴媛說,「因為大家都來自不同的族裔,不同的生活背景,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和人生感悟、藝術境界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今天看到了豐富的表現方式,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10月18日,第七屆新唐人鋼琴比賽指定曲目《聖恩》改編作曲家琴媛對選手們的表現感到驚喜。(施萍/大紀元)

琴媛特別提出,她對選手們在音色的處理上感到「非常奇妙」,「因為根據他們對這個音樂的理解,我有些瞬間感覺不是在聽鋼琴,不是聽著木頭和鋼絲髮出來的聲音,而是聽到了古琴等樂器的聲音,有的時候好像是看到了一種絲絨的面料,真是奇妙,而且不是一個選手這樣,我覺得這非常好。」

自2016年以來,主辦方在每屆比賽中都會推出一首大賽指定曲。今年的指定曲目《聖恩》的主題旋律,來自神韻藝術團藝術總監D.F.先生的一首古曲,琴媛希望這首融進了人類五千年正統文化的意境和韻味的曲子可以表現出亂世中的希望,並提醒人不要忘記神的恩典。

對於這一點,琴媛認為這些第一次學習這個曲目的選手們理解並彈出了她的期望,她為此感到欣慰和鼓勵。

「因為像貝多芬、蕭邦、莫札特的作品演繹的人太多了,甚至不懂音樂的人都哼出來這些旋律,但是對於這樣一部作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去完成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她說,她為此想祝賀選手們,「東方的選手骨子裡有這種東方的韻味在裡面,而西方選手高超的技術呈現得則是遊刃有餘,讓人坐在那裡聽就覺得享受。」

琴媛希望,不管是選手還是現場、或者電視機前、網絡上收看的觀眾,「都能夠被《聖恩》這個作品中傳遞的希望和愛所觸動,不管是在順境還是逆境中,都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恩神賜予我們的一切。」

* 台灣選手Lien談《聖恩》:聽到自然、輪迴和末日審判

台灣選手Tang-Hsing Lien是第一個上場比賽的。只見他以左手重重地敲出幾個有力的音符開始了表演,然後溫柔地展現一幅清泉滴入潭水,微風吹過田野的美妙畫面。

10月18日,台灣選手Tang-Hsing Lien在第七屆新唐人鋼琴大賽中彈奏指定曲目《聖恩》。(張學慧/大紀元)

Lien表示,因為這首曲子是一首全新的樂曲,以前還沒有人演奏,他花了一個多個月的時間準備,所以演奏時將全身心都投入了進去,以至於幾次從琴凳上站了起來。

「因為我想盡我的力量表達出我的理解。」Lien解釋說,令他最享受的是中後部在黑鍵上的一連串的滑奏,考夫曼音樂廳的鋼琴讓他的這部分聽上去完美。此外,他在這首曲子中模仿了鑼、二胡、木笛等,「然後在一個類似曬榖子的傳統舞蹈中我還聽到了鈴聲;最後還有一個像碗一樣的樂器敲出最後的低音……」

對於這首曲子背後的內涵,Lien體會得更多。

「最前面就是關於自然的東西,人們在大自然中歌唱」,「那個畫面就像從最上面的角度去俯視整個大自然或者平原一樣」,「然後是人們在跳傳統的舞蹈」,「一路到了人的心靈層面的世界,中間有絕望、有奮鬥的過程,然後遭遇到了最低潮。」

Lien說,樂曲的中間部分他沒有按照他的鋼琴老師的指導,而是用自己的理解去詮釋了,「我的老師跟我講這裡要『像流水一樣』,但是從我們亞洲人佛教的角度說,我體會到這裡是有關『輪迴』的,因為這裡的音樂一直是轉的,像一次再一次地輪迴的概念;之後這個地方就像達到雲層了一樣,整個人都飄起來了,但這裡不是大聲,而是很小聲,我理解為一層一層地在往上飄。」

Lien表示,他在這首曲子中還體會了強烈的宗教色彩。

「作曲家用那麼多高音去象徵一種『跳出所有世俗』的意思,超凡脫俗。」Lien說,一邊說一邊用嘴唱出一串果斷而有力的音符,「在開始激動的地方,是不是有末日審判的意思呢?對這個我特別有印象,這裡作曲家使用了西方的『末日經』,或者說『神的震怒』『末日審判』的感覺。」

Lien說,他在《聖恩》中學到了很多,已經不能用「喜歡」來表達他的感情,而是受到了「啟發」。

「這首曲子對我充滿了啟發性,比如當我練到一半的時候,我感覺我需要用不同的『態』來表現音色的亮度,比如在表現黑暗的時候,就是『固態』,而到了表現自然的時候,你要選擇像風一樣的東西,而到了『天堂』部分,我就會用『氣態』的表現。」Lien說,「作曲家的色彩非常鮮艷,這首曲子比較偏東方,又有西方作曲家的手法……我很希望今後也放到我的曲目中演奏。」

* 德國選手Neumann談《聖恩》:具有遙不可及的智慧

德國選手Robert Neumann對這首曲子的演繹顯得行雲流水般的流暢,儘管他表示,「把這首交響曲放在一架鋼琴上演奏」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10月18日,德國選手Robert Neumann在第七屆新唐人鋼琴大賽中彈奏指定曲目《聖恩》。(張學慧/大紀元)

「挑戰隱藏在管弦樂的色彩中,我試圖假裝舞台上有一個管弦樂團。」Neumann說,「這首曲子是豐富多彩的,鋼琴是打擊樂器,敲擊琴弦然後聽到聲音,之後聲音就消失了,那麼如何模仿弦樂呢?誰能使音符重新換髮活力,表現吹奏或者以一種異國情調的打擊樂?如何模仿這些樂器,並將他們按照有邏輯的順序排列,融入作品的戲劇結果?」

Neumann表示,《聖恩》讓他感覺一種「純潔」和「遙遠的智慧」,是那樣的「高不可攀、遙不可及」;同時又有一些「繪製風景或者自然、大海」的部分。

「它是一種融合,一方面與自然密切相關,另一方面與人類的精神發展與完美密切相關。」他說,「最後的結局是非常強大,非常漂亮,非常電影化的處理。」

* 台灣選手Lin理解《聖恩》:人來自於神也將回歸神

另一位台灣選手Ching-Yi Lin很滿意自己對大賽指定曲目的展示,「我覺得我彈出了我想要的感覺。」

他表達,這種感覺就是「一出人生的劇」以及「靈性」。

10月18日,台灣選手Ching-Yi Lin在第七屆新唐人鋼琴大賽中彈奏指定曲目《聖恩》。(張學慧/大紀元)

「我感覺它是一個從開始到結尾的收尾呼應,有點像一個人降落到世界上,中間有一些人生的興高采烈和黑暗期,這首曲子的特別之處在於結尾以一種非常激昂、非常感慨的方式結束,不是很無奈的結束,而是很激動的結束,就是有開頭、有結束、有中間的起承轉合,(雖然我還沒有活過大半),但我感覺這裡面的樂句和音符表現了人一生的經歷。」

Lin更進一步總結說,這支曲子描述的是一個過程,「從創世,神創造了我們,讓我們來到凡間歷練、錘鍊,然後再回到神那裡去」,「這首曲子是人生的縮影,頭尾雖然用同樣的低音,但卻是不同的氣場,一個是下來,一個是上去,中間的過程雖然重要,但對我來說也是寫好了的劇本。」

Lin也和其他的選手一樣,在演奏過程中模仿了中國樂器,他有古箏、揚琴,還有琵琶,他說曲子的幾段中國樂器的音色給他一種強烈的「神仙下凡」的感覺。

經過學習和彈奏《聖恩》,Lin竟然在琴鍵上體會到了「打太極」的感覺,「雖然看上去是『慢』,但卻是一下子就出去了——就是在曲子的『運氣』上面,西方的音樂是靠音符堆疊出來,東方的音樂是靠『意境』和『韻味』,就是需要事先設計,先出來意境,才能體現出這個韻味。」

* 加拿大選手Therrien:既像李斯特又像巴赫的天籟之音

加拿大選手Jean-Luc Therrien說,他剛才在這個不太大的音樂廳中探出了他原來以為只有在大音樂廳才能出來的效果,所以他很驚喜。

10月18日,加拿大選手Jean-Luc Therrien在第七屆新唐人鋼琴大賽中彈奏指定曲目《聖恩》。(張學慧/大紀元)

Therrien在初賽時就談到,他在練習《聖恩》這首指定曲目時,感覺既有李斯特的交響詩的風格,同時兼備巴赫音樂的神聖感,「但是聲音完全不同,更像是天籟之音」。

「我受到了一些不同樂器的啟發,我昨天談到,這是一首交響詩,有點模仿管弦樂團,我聽到了二胡,或者琵琶的聲音,我根據我耳朵裡聽到的不同的聲音來創造。」他說,「我只是剛剛開始學習這種音樂,我認為這首曲子給我一個好的開端。」

而且,《聖恩》讓Therrien想到了一些「發光的」、「比俗世生活更宏偉的」東西。

「這首曲子中既有腳踏實地的元素,有戰士的戰鬥,或者像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市場,人們四處走動,然後有祈禱,或者向上天尋找答案,中間有很多戲劇衝突,但是這些只是為一個大結局的一個大的準備,就像在交響樂中,一切都是為了最後宏達的結尾,這太有意思了。」

Therrien說,所以這首曲子是「關於提升你的生命的、脫離這個世界的事情,那些更宏偉的事情,有時候我會想,那是關於神的地方,更高層次的地方,關於那些發光的、光明的事情,讓你感覺更加偉大——這首曲子中有這些元素,這對我來說是明確的。」

* 台灣選手Lu談指定曲目:神聖的恩典

去年從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鋼琴表演專業碩士畢業的台灣選手Shih-Yeh Lu是第二次參加新唐人的比賽。他發現,這次的指定曲目在技巧難度上高於上次的曲目,光是閱讀譜子就花了很長時間,「因為你要不停地在快速音區當中切換,蠻困難的。」他說。

10月18日,台灣選手Shih-Yeh Lu在第七屆新唐人鋼琴大賽中彈奏指定曲目《聖恩》。(張學慧/大紀元)

在演奏上,Shih-Yeh Lu也試圖加入了一些弦樂器的感覺,比如古箏、二胡或者笛子,還有一些傳統的中國打擊樂。

「《聖恩》包含了感謝和感恩的意思在裡面。」他說,「我認為這首曲子在描寫誰跟誰的關係。比如浪漫派時期大部分作曲家都極力表現自己的情感,而這首曲子恰恰相反,更趨近於更早時期的音樂,比如像巴赫的教堂音樂,這部分在這個曲子的層次上體現得很好:一開始是人民的生活,人們的相處,然後發生了災難、苦難,然後誰來伸出援手,每一種信仰的中心思想都是類似的,我們需要感謝這一切。」

新唐人國際鋼琴比賽明天和後天(10月18日、19日)將進行決賽和頒獎音樂會,現場對觀眾開放,同時在網絡上進行直播。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