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水有記憶 它在記憶什麼?

Mollie Engelhart撰文/信宇編譯

【正見新聞網2025年07月03日】


在形成這塊水晶的水容器上,貼著一張寫有「愛」(love)和「謝謝」(thank you)字樣的紙條。(Courtesy of Dr. Masuru Emoto)

水研究領域有許多傑出的科學家,如維黛‧奧斯汀(Veda Austin)、傑拉爾德‧波拉克(Gerald Pollack)博士、雅克‧本維尼斯特(Jacques Benveniste)博士、江本勝(Masaru Emoto)博士和諾貝爾獎獲得者呂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博士等。我越是探索這些水研究者的工作,就越是發現自己對水充滿敬畏。這不僅僅是對水的敬畏,更是對水悄悄教給我們的關於生命、食物甚至意識的道理的敬畏。

讓我們從「水有記憶」這個許多人無法理解的想法開始。

1988年,法國免疫學家雅克‧本維尼斯特博士在國際頂級的《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水可以保留物質的「印記」(imprint),即使稀釋到無法檢測的狀態也是如此。他的研究表明,超稀釋溶液仍能引發細胞中的生物反應,就好像水能記住曾經存在於其中的物質一樣。儘管他的研究被廣泛否定,但他的研究卻打開了一扇很少有人願意進入的大門。

多年後,法國病毒學家、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呂克‧蒙塔尼耶博士探索了類似的想法。他聲稱DNA在水中會發出電磁信號,而水可以「記住」甚至傳遞這些信息,從而在特定條件下重建DNA序列。他的發現引起了爭議,但卻暗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真理:水可能不僅承載著生命,還傳遞著生命。

與此同時,華盛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生物工程學教授傑拉爾德‧波拉克博士研究了他所謂的水的「第四階段」–也稱為EZ(全稱為Exclusion Zone/禁區)水。這種結構狀態在親水性表面旁邊形成,可以儲存能量、分離電荷,其行為與典型的液態水不同。它似乎對我們細胞的功能、癒合,甚至可能對信息處理都至關重要。

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博士的研究表明,水在特定詞語、祈禱詞和音樂的作用下會形成截然不同的冰晶。「愛」(love)和「感激」(gratitude)會產生令人驚嘆的雪花狀結構。而「仇恨」(hate)和「恐懼」(fear)則會產生混亂、破碎的冰晶。他的研究表明,水可以對人類的意圖、語言甚至情感做出反應。

美國當代研究者維黛‧奧斯汀繼續著這個探索。她將水與文字或思想接觸後進行冷凍,由此產生的圖像往往非常具體地反映了這些輸入。她的作品提出了一個問題: 水有意識嗎?如果有,它會做出反應嗎?

如果水對文字有反應,那麼對思想有反應嗎?

如果水能記住接觸過它的東西,那麼我們體內的水又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身體中幾乎每一個細胞主要都由水構成。我們吃的食物也是如此,水果、蔬菜、肉類、牛奶等,都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說水承載著記憶,那麼我們食物中的水也承載著信息。

這讓我很好奇:這些水在傳達給我們的細胞什麼信息呢?

地球上的每一滴水都曾來過這裡。它穿過雲層、河流、樹木、海洋、動物和人類,成為飲料、汗水、尿液、淚水、聖水,然後再次蒸發。如果水有記憶,它就記得生命本身。

這讓我想到了食物。

當我在德克薩斯州的廣袤農場收穫蔬菜時,它們是由這片土地上的陽光、土壤、微生物和水形成的。這些水帶著這個地方的記憶,包括它的節奏、歷史和智慧等。當我吃這些食物時,我不僅僅是在餵養我的身體。我攝入的是連貫的、以地方為基礎的信息。

然而我們今天吃的大部分食物都來自遙遠的地方。在另一個國家種植的西紅柿,或者是在倉庫的人造燈光下生長的西紅柿,它們的水分又承載著怎樣的故事呢?如果食物中的水含有記憶,那麼它可能與我們的環境、微生物群或季節節奏不同步。

就地取材有一種連貫性,而食用千裡迢迢運來的食物則可能有一種不連貫。

在冷藏技術出現之前,大多數食物都是在其種植地100英裡範圍內食用的。人們吃土地給他們的食物,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這不僅僅是出於需要,還是一種關係。這不僅僅是新鮮度的問題,它還關乎智慧。

現在,我們可以在一月份吃草莓,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牛油果(avocados,也譯為鱷梨)。但我們是否由此失去了什麼呢?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營養,還有交流。如果水能承載記憶,那麼來自遠方的食物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我們的身體已經無法辨認的故事。

而且,負面影響還不止於此。

如果說水對言語有反應,那麼它是否對意圖也有反應呢?當我們說流言蜚語和甜言蜜語時,我們口中的唾液是否會發生變化?我們的思想是否會一刻不停地重塑我們體內的水?我們透過水看世界,因為我們的眼睛大部分是水。

當母體的羊水破裂時,一個嬰兒就誕生了。在許多方面,當水離開我們時,當水合作用和水的流動停止時,一個人就告別了人世。

從我們的第一次呼吸到最後一次呼吸,水一直伴隨著我們。從這個意義上講,水不僅僅是我們的夥伴。也許水就是意識本身。

今年五月份在德州班德拉(Bandera)的主權牧場(Sovereignty Ranch)舉行的「匯流」(confluence)會議上,我站在雨中,傑拉爾德‧波拉克博士向現場的750人講述了水的魔力。雨水落下時,我抬起頭,心想:這雨已經在這裡下過無數次了,在我們之後也會一直下下去。那一刻的神聖感如水流般在我心中蕩漾。第二天,維黛‧奧斯汀分享了她的所見和感悟。這是一個對水充滿敬畏的周末,涵蓋水的神秘、記憶和無盡的內涵。

它引出了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水有意識,那麼它是誰的意識?它是反應所有生物回聲的集體意識嗎?是上帝的存在流淌在萬物之中的神聖信息嗎?是地球本身古老經驗的展現嗎?

也許以上都是。

也許我們體內的水承載著孕育母親、神聖儀式和古老森林的記憶。也許海洋記得第一批人類的足跡。也許水是生命的見證,承載著每一次顫動、祈禱和痛苦。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我們繼續毒害它又意味著什麼呢?

當我們的水裡面充滿著藥物、殺蟲劑、重金屬和合成化學品時,我們傷害的不僅僅是生態系統,還可能破壞了水本身的記憶。結構一致的水可能會變得紊亂。它存儲和傳輸生物信息的能力可能會被破壞。如果水攜帶著智慧,那麼污染它可能意味著改變生命交流、癒合甚至再生的方式。

對人類的連鎖反應是什麼?是更多的斷裂,更多的炎症,更多不符合邏輯的疾病,因為生命與自身之間的交流媒介被攪亂了。也許這有助於解釋為甚麼在我們「進步」的同時,慢性疾病和情緒失調卻在增加。也許我們不僅失去了平衡,還失去了共鳴。

所以我想問:食物中的水在告訴我們的身體什麼信息呢?當我們回歸連貫協調的水循環的時候,當我們吃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上的食物並把水當作神聖之物時,會發生什麼呢?當我們不再把水當作一種資源,而是開始把它當作一種已經了解我們、甚至愛我們的生命存在時,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對於所有這些問題,我沒有現成的答案;但我相信,提出這些問題本身就已經很重要。我相信水已經知道答案了。只是我們大多數人都還蒙在鼓裡罷了。

作者簡介:

莫麗‧恩格爾哈特(Mollie Engelhart)是一名再生型農業從業者和牧場主,致力於糧食主權、土壤再生,並積極推廣自耕自足和自給自足的家庭農耕知識教育。

原文:If Water Has Memory—What Is It Remembering?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