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25年10月20日】
彗星示意圖,與本文無關。(Shutterstock)
萊蒙彗星(C/2025 A6 Lemmon)是2025年最引人注目的天體訪客之一。這顆彗星於2025年1月3日由美國亞利桑那州萊蒙山巡天項目使用60英寸望遠鏡發現,其軌道周期約為1350年,下次回歸將推遲到約3175年。目前,它正以每小時約21.7萬公裡的速度接近地球和太陽,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觀測機會。
萊蒙彗星是一顆長周期彗星,來自太陽系外層的奧爾特雲。它的發現得益於現代天文巡天技術,早期的預發現圖像可追溯到2024年11月12日。彗星的軌道顯示,它將於2025年11月8日達到近日點(距離太陽最近),屆時太陽引力將略微改變其軌道,使周期縮短至約1150年。
2025年10月21日,它將達到近地點(距離地球最近),約為4600萬公裡,這也是它最亮的時期。彗星的亮度變化難以預測,但當前數據表明它正快速增亮,可能成為2025年最亮的彗星。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彗星的視星等約為5.5等,已接近裸眼可見極限(在黑暗天空下,裸眼極限約為6等)。它顯示出綠色的彗發(coma)和可能長達3度的尾巴,顏色來源於彗核釋放的二原子碳和氰等氣體在太陽輻射下的螢光效應。 觀測者報告稱,通過雙筒望遠鏡,它已呈現出明顯的離子尾巴分裂現象。
彗星目前位於獵犬座(Canes Venatici)。從10月中旬起,它同時出現在晨昏天空中:日出前面向東北,日落後面向西北。最佳觀測時間是日落後90分鐘或日出前90分鐘,此時彗星高度約為10—15度,避免城市光污染。
10月21日左右,彗星預計達到3.5—4.5等,可能裸眼可見,尤其在新月期(無月光干擾)。之後,它將進入牧夫座(Boötes),靠近亮星大角星(Arcturus),然後移向北冕座(Corona Borealis)和蛇夫座(Ophiuchus)。10月底至11月初是峰值期,但亮度可能從2.5等到4等不等。
觀測指南設備推薦裸眼:在黑暗天空下,彗星可能如模糊的星點可見,但推薦從雙筒望遠鏡開始。7×50或10×50型號足夠,光圈至少35—50mm以收集更多光線。
(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