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出土5000年前大麥粒

張婷

【正見新聞網2025年11月20日】


示意圖。(Shutterstock)

近日,土耳其東部出土了5,000年前古老大麥粒。這些穀物因碳化而得以保存至今。這些大麥粒的出土具有重要意義,可幫助研究人員了解洞悉凡湖盆地早期文化景觀的農業體系。

據土耳其媒體報導,這些可追溯至早期青銅時代的碳化大麥粒是在土耳其東部凡城(Van)的Iremir Mound遺址發現的(點擊這裡看相關圖片)。

「考古發現表明,這裡曾是一個重要的農業中心。」范‧尤金庫伊爾大學(Van Yuzuncu Yil University)考古學家、發掘團隊負責人哈尼菲‧比伯(Hanifi Biber)告訴土耳其主要媒體阿納多盧通訊社(AA)。

此次發現包括一個帶烤爐的廚房區域、陶器、上下兩塊磨石、小牛骨,以及在一個破碎陶罐內外發現的大麥粒。這些大麥粒將被送往實驗室進行分析,以確定更精確的年代等詳細信息。

比伯表示,發掘區代表了該地區已知的最古老定居點,研究人員已在該地區發現八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層。他補充說,主要文化層屬於卡拉茲(Karaz)文化——也稱早期外高加索文化(Early Transcaucasia)——該文化在青銅時代早期曾廣泛分布於東安納托利亞(Eastern Anatolia)和南高加索(South Caucasus)地區。

研究人員還在同一區域發現了儲藏罐碎片,其年代可能可以追溯到晚期銅石時代。

據比伯介紹,考古學家還發現了一棟建築的殘骸,可能是一座倉庫。在倉庫旁邊,考古學家發現了上下磨石和由黑曜石(玻璃岩)製成的切割和穿孔工具以及骨制工具。

「我們取得的成果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提供的信息將有助於我們了解凡湖湖底的歷史,特別是古爾皮納爾平原(Gurpinar Plain)的歷史。」他說。

這些考古發現共同揭示了一個以糧食儲存、穀物加工、烹飪和小牲畜放牧為核心的聚落生活。

范‧尤金庫伊爾大學的另一位考古學家哈坎‧伊爾馬茲(Hakan Yilmaz)表示,此次發掘出土的骨骼為了解烏拉爾圖文明之前的農業和畜牧業提供了關鍵線索。

近年來,土耳其陸續出土了一些與食物相關的考古發現。今年早些時候,考古學家宣布,在土耳其中部埃斯基謝希爾省(Eskisehir)的庫洛巴遺址(Kulluoba)發現了一塊距今5,000年的麵包,這塊麵包是在土耳其青銅時代烘焙並燒制而成的;今年10月,卡拉曼(Karaman)政府官員宣布發現了一塊距今1,200年的碳化麵包。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