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十一真(2):文翁教士 朱邑愛民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1年11月25日】

【原文】

wén wēng jiào shì ,zhū yì ài mín 。
文翁教士,朱邑愛民。

ㄨㄣˊㄨㄥ ㄐㄧㄠˋㄕˋ,ㄓㄨ ㄧˋㄞˋㄇㄧㄣˊ。
文翁教士,朱邑愛民。

【注釋】

(1)文翁:姓文,名黨,字翁仲,西漢廬江郡舒縣(今屬安徽)人。漢景帝時任蜀郡太守,首創公立學校,教化蜀地民風。
(2)教:傳授、教導。
(3)朱邑:字仲卿,西漢廬江舒人。為人廉潔仁義,深受吏民愛戴。漢宣帝時為北海郡太守,後入京任大司農。

【語譯】

文翁建校教育蜀地士子,朱邑以仁愛對待桐鄉人民。

【人物故事】

據《漢書‧循吏傳‧文翁》,文翁少年時就好學,精通《春秋》,漢景帝末年為蜀郡守,性情仁厚慈愛,喜歡以教育感化人。看見蜀地偏遠鄙陋,有蠻夷之風,文翁想勸誘改善其民風,就選了開明聰敏且有才能的郡縣小吏張叔等十幾個人,親自對他們告誡勉勵,派遣前往京師,跟隨博士官學習,有的則學習法令。並減省郡府支出,買刀、布等蜀地特產,讓計吏(掌管會計的官吏)帶去送給博士官。幾年後,蜀地學生都學成歸來,文翁以他們擔任高職,依次推薦任官,有的官至郡守、刺史。

文翁又修建學校房舍(學官)於成都市中,招收下縣(郡中非郡守所在的屬縣)子弟為學校的學生,為他們免除徭役(官府所派的義務勞役),以優秀門生補足郡縣官員,較次等的擔任掌管教化的鄉官。常選出學校孩童,在非正廷的別室接受職務。每次出行各縣,多從學校找來通曉經書、行為端正的學生同行,讓他們宣傳教令,出入內室。縣城的官民看見了都覺得這些門生很榮耀,幾年後,爭著要當學校的學生,富人甚至出錢以求做學官弟子。因此蜀地民風有了深入廣遠的教化,蜀地到京師求學的人可和齊魯地方相比。到漢武帝時,下令天下郡國都設立學校,就是從文翁開始的。

文翁死於蜀地,官民為他建立祠堂,每年祭祀不斷。至今巴蜀人喜好文雅,就是文翁當年的教化啊!

據《漢書‧循吏傳‧朱邑》,朱邑年少時是舒桐鄉的嗇夫(掌管訴訟和賦稅的鄉官),清廉公正而不苛刻,以仁愛利他為行為準則,未曾鞭打羞辱人,慰問老人和孤兒寡婦,遇到他就會受到他的恩德,所屬官員百姓都敬愛他。後來升遷北海太守,以政績第一入朝為大司農。朱邑為人質樸敦厚,忠於故交舊友,但秉性公正,不能以私利與他暗中勾結。天子器重他,朝廷尊敬他。

朱邑舉薦賢良的士大夫,很多都是得自他的幫助。雖然身為九卿(中央的九個高級官職),但平日節儉,俸祿和賞賜都供給了九族親屬及鄉人朋友,家裡沒有多餘的錢財。死後天子悲傷憐惜,下詔讚揚他說:“大司農朱邑,清廉不貪且忠於職守,盡心奉公而無暇返家吃飯,沒有公務外的交往,不接受干肉禮物的饋贈,可稱得上有德君子。如今遭遇凶災,我很憐憫他。特賜給朱邑之子黃金百斤,用來祭祀他。”

起初朱邑病重將死,囑咐他的兒子說:“我原本是桐鄉的官吏,那裡的人民敬愛我,我死後一定要葬在桐鄉。後世子孫祭祀我,必不如桐鄉的人民。”等到朱邑去世,他的兒子把他埋葬在桐鄉西邊城外,百姓果然一起為朱邑造墳墓、建祠堂,每年祭祀,至今不曾間斷。

【說明】

文翁是歷史上第一個擴大都江堰灌溉區的官員,他帶領百姓“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頃”(《都江堰水利述要》),解決了澇災旱情,使得蜀郡繁榮昌盛,後世把文翁治湔江口和李冰建都江堰相提並論,同樣有不可抹滅的貢獻。文翁也是中國歷史上創辦公立學校的第一人,“始文翁立文學精舍講堂作石室”(《華陽國志》),“文學精舍講堂”是石頭建的校舍,後來人們稱作“文翁石室”。蜀地文風從此興盛,足以和孔子故鄉的齊魯地方齊名,培育了無數人才,如司馬相如、揚雄、蘇軾……

朱邑為官廉潔,仁愛百姓,和文翁一樣深得民心,死後人民祭祀不絕。《漢書‧循吏傳》六人中,安徽人有三人,文翁、朱邑是廬江舒人,召信臣是壽縣人。《漢書‧儒林傳》中的安徽學者也多達十六人。歷代安徽名人尚有宰相管仲、留侯張良、魏武帝曹操、神醫華佗、清官包拯、亂世忠臣左光鬥等。為何安徽人才輩出?安徽北部是道家的發源地,自古信奉黃老思想;安徽南部是程朱理學影響最大的地區,嚴守倫理,民風溫文爾雅,為人謙和謹慎。除了漢武帝時獨尊儒術,江淮地區有了官辦學校,民間私家教育也很發達。安徽人重視教育,應該是其自古以來人才輩出的一大主因。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