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4年01月29日】
今天在背誦《轉法輪》“第七講•殺生問題”時,背到師父舉釋迦牟尼弟子打掃浴缸的例子,越發感到內涵深遠廣大、無邊無際。“給大家舉個例子,釋迦牟尼早年有這麼一段故事。有一天,釋迦牟尼要洗澡,在森林裡頭叫他的弟子給他打掃浴缸。他的弟子到那一看,浴缸裡邊爬滿了蟲子,要打掃浴缸就得弄死蟲子。弟子回來告訴釋迦牟尼說:浴缸裡爬滿了蟲子。釋迦牟尼沒瞅他,就說了一句:你去把浴缸打掃乾淨。這個弟子到浴缸那一看無從下手,一動手蟲子就得死,他轉了一圈又回來問釋迦牟尼:師尊,浴缸裡爬滿了蟲子,如果一動手就要把蟲子弄死了。釋迦牟尼瞅瞅他說:我叫你打掃的是浴缸。弟子恍然大悟,馬上把浴缸打掃乾淨了。”(《轉法輪》)。一直以來,每當學到這一部分,我就在想這個釋迦牟尼的弟子到底“恍然大悟”了什麼呢?這裡,我把自己當前層次的體悟寫出來,與同修分享。
一、殺生與堂堂正正修煉
殺生問題,在任何正法修煉中都很絕對,都是不允許的。在佛教中,殺生就是犯了戒條,自然是很嚴重的問題。這就是那個釋迦牟尼弟子轉來轉去無從下手的原因。這個釋迦牟尼的弟子應該說是精進持戒的弟子,把釋迦牟尼不殺生的戒條守的很緊。他的問題是沒有擺正殺生與維護人的生活空間和生活條件、殺生與維持人的生存和正常生活的關係,也就是把殺生問題絕對化了。通過釋迦牟尼的點化,我個人覺得釋迦牟尼弟子恍然大悟的就是這層理,對殺生問題有了更圓容深刻的領悟。這層理師父闡述的非常明白。
二、信師與信法的關係
不殺生是依法而行、謹守戒條的表現,在一定層次上,當然是不錯的。可“師父”(釋迦牟尼)讓打掃浴缸,在這個弟子的眼裡這就意味著殺生。“師父”怎麼會讓弟子去做一件違反戒條的事呢?這就是這個弟子困惑的原因。當師與法之間似乎發生了衝突的時候,弟子怎麼辦?究竟是信師呢還是信法呢?這就是沒有擺正弟子與師父的關係、師與法的關係,沒有悟到法中有更深的內涵。作為弟子,就是不折不扣的照著師父說的去做,那一定是最好的最對的,這是一個弟子的本份。師父說的如果自己一時不能理解,或者覺得有衝突了什麼的,那一定意味著自己對法的理解有漏,需要提高提高自己的悟性和境界了,因為法是圓容的。
三、放下執著與捨盡
殺生是一種罪業,也是一種執著,當然是不允許的。可是,法在不同層次有不同的內涵、不同的展現形式。在更高層次上看,殺生也不是絕對的。不殺生是本份,而怕殺生就是一種執著,也是要去掉的。記得師父講過一個博士生同修的例子,說是因為怕殺生(解剖小白鼠)而放棄了博士學位。真正的捨儘是要把殺生和怕殺生的心都放下的。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圓滿後能善解的問題。
四、體悟慈悲
在師父舉的例子中,我體悟到釋迦牟尼對弟子的慈悲:請注意,釋迦牟尼一直沒有把法理直接講出來,就是讓弟子自己去悟。為了打掃浴缸,三次吩咐弟子。第一次,“釋迦牟尼要洗澡,在森林裡頭叫他的弟子給他打掃浴缸。”;第二次,“釋迦牟尼沒瞅他,就說了一句:你去把浴缸打掃乾淨。”;第三次,“釋迦牟尼瞅瞅他說:我叫你打掃的是浴缸。”。這裡,釋迦牟尼始終沒有給弟子具體開示法理,而是弟子自己“恍然大悟”的。不管這個弟子悟到了哪個層次,這是他自己的東西,是他自己證悟出來的。很多事情師父不願意給我們解釋,那是對我們的慈悲啊,那是等著我們自己證悟出來啊。
個人目前層次的一點淺見,有不足之處、不圓容之處,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