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傳文化的淵源--深邃的內涵(5)

吳友


【正見網2014年11月29日】

華夏文明的起源

任乃強(1894年—1989年)是現代著名藏學家,漢族,南充縣雙桂鄉(今南充市嘉陵區雙桂鎮)人。1979年以來相繼完成了《羌族源流探索》、《四川上古民族史》、《川藏邊歷史資料彙編》等七部專著及數十篇論文。任乃強認為,漢藏語系民族與青藏高原有很深的淵源,各個分支就是不同時期從不同方向走下高原後形成的,只有藏族仍然留在高原上。整個漢藏語系的民族都源於古羌人。

他談到,羌族的祖先占有河首地區的哈姜鹽海,並開始馴養牲畜,形成為一個族類,自呼為羌。以今天的區域說:自岡底斯山以東,崑崙山脈以南,大積石山斜聯柴達木低濕地與若爾蓋低濕地西南及木雅貢噶大雪山脈以西;念青唐古拉聯接當拉嶺、伯舒拉嶺東北的草原地帶,都是羌人住地。大約在距今一萬多年以前,在中國西北方,從塔裡木沙漠斜聯瀚海大戈壁的沙漠帶以南,與喜馬拉雅山脈以北的草原地區,建成了若干的羌族部落。這時,文化最高的還是羌族,當時中亞地區的草原牧民,都是奉行羌俗和羌語。其他經營農業的民族,亦因與羌族發生交易的關係,多有能說羌語的人。羌族本身因為感到有經營農業的必要,便在他們占據的草原邊緣的河谷地帶栽培穀物與蔬菜。有些旁支則由半農半牧進一步建成為以農為主業的部落。由不同的經濟生活方式所派生分出的不同文化的羌族部落,便逐漸形成若干新興的民族。

“羌”即牧羊之男,“姜”即牧羊之女。“羌”,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字形上解釋為從人、從羊,“西戎牧羊人也”。《風俗通》一書認為:“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字從羊、人,因以為號”。《後漢書•西羌傳》道:“西羌之本,……姜姓之別也。”“姜”、“羌”本為一字,“姜”從女,作為羌人女子之姓;“羌”從人,作為族種之名。據考證,在殷商甲骨文中,羌人男子稱“羌”;羌人女子稱“姜”。而姜與羌,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只不過是“羊”下面一個是“兒”一個是“女”,也就是“羊”的“兒女”,靠羊生存的“兒女”。可見,我國古代文獻中都是把羌作為放羊放牛從事畜牧業的以羊為特色的民族來敘述的。羌人的畜牧業比較發達,且以羊為主,這與羌為“牧羊人”的記載一致。

羌族《羌戈大戰》說,在遠古的時候,羌人的祖先原住在崑崙山下。這裡水草豐茂,牛羊肥壯,人民富足。忽然一天,有支“魔兵”從北方殺來,羌人抵擋不住,節節向西南敗退,一直退到現今青海和四川交界的“補尕山”才稍微緩和下來。這說明羌族是崑崙山史前部落之後裔。

《左傳•莊公十二年》記載:“姜,大岳之後也。”古人喜好以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來命名自己的部落或氏族。大岳應該就是與山緊密相連的部落酋長之名。按傅斯年、聞一多等人研究,姜羌同源。“齊姓姜,四岳之後,春秋有姜戎,自稱亦四岳之後,看來齊與姜戎本是同種。”姜是大岳之後,意味著羌也是山嶽之後。羌族生存之處所,似乎與山一直相關。《山海經•海內經》雲:“伯夷生西嶽,西嶽先生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濱於賜支,至乎河首,綿地千裡。”羌人之國本來離山不遠,而遷徙所到之處為“三危”。“危”有高聳、高峻之義。因此,舜流放了部分羌人到高山峻岭等地。

羌族的首領西王母,就居住在崑崙山上。《山海經•大荒西經》說:“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日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山海經•西山經》:“西南四百裡日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裡,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

古羌族對中國歷史發展和民族發展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今甘肅、青海的黃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帶是古代羌族的活動中心。古代羌族主要活動在西北的廣大地區,遷徙到中原地區的羌族大多華夏化。華夏族源於古羌族,是一部分率先發展起農業的羌人,而其餘羌族部落則留在原處,依然未告別落後的畜牧業時代,這也正是中原的羌人自稱為“夏人”或“華人”而不稱為羌人的原因,“夏”和“華”都帶有菁華之意。其後的歷史就是新興的華夏部落將其文化向四面八方推進的過程,各地的文化均被以仰韶文化為母體的龍山文化所取代,這同時也是華夏族向各方位擴展的寫照。

留在原地的羌人後來進入南疆和青藏高原,漢代西域的一部分小國即為羌人所建,青藏高原的羌人自成“僰人”,一部分形成吐蕃人,即今天藏族的祖先,其中一部分吐蕃人南下形成今天的緬甸人,另一部分“僰人”直接南下形成白族,彝族和納西族等民族,這部分羌人的語言形成了藏緬語族。雖然古青海的各民族都與羌有緣,現在青海六大主體民族中已沒有羌族。現在的羌族自稱“日瑪”、“日麥”“爾瑪”“爾麥”。主要分布在四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屬的茂縣、汶川縣、理縣、黑水縣、松潘縣、綿陽市的川北縣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等地區。據1990第四次人口普查提供的數據,羌族總人口19.8萬人,其中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為13萬餘人。羌族聚居於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那裡重巒疊嶂,境內有岷江、黑水河等多條河。

先秦史其實是部夷夏形成史或由夷變夏史,構成華夏族的主體民族正是古羌族。

從歷史傳說時期共工壅防百川,神農教民耕織,從炎黃到夏禹,到華夏族的形成,都與古羌族密不可分。史載傳說中的炎帝為姜姓,當為遠古羌人無疑。其發源地在今陝西省寶雞縣的姜城堡。晉•皇甫謐著《帝王世紀》載:“神農氏姜姓,……長於姜水,以火德王,故謂之炎帝。”《國語•晉語》說:“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左傳•哀公九年》載:“炎帝為火師,姜姓其後也。”可見炎黃二帝是同一祖先。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可見黃帝(當時的軒轅)曾是炎帝的一員得力幹將。“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太平御覽》說:“神農氏姜姓。”姜即羌。賈逵《周語》注說:“共工氏姜姓。”《史記•六國年表》:“禹生於西羌。”《太平御覽》引皇甫謐《帝王世紀》:“伯禹夏後氏,姒姓也,生於石紐……長於西羌,西羌夷(人)也”。譙周《蜀本紀》說:“禹本汶山廣柔縣人也,生於石紐。”廣柔在今羌族地區。《水經注•沫水》廣柔縣條:“縣有石紐鄉,禹所生也。”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記載:“鯀娶於有莘氏之女,名日女嬉,年壯未孳,嬉於砥山,意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脅而產高密。家於西羌。”高密,是大禹的字。《後漢書•戴良傳》也說:“仲尼長於魯東,大禹出西羌。” 《鹽鐵論•國疾》也說:“禹生西羌,文王生被夷。”《新語•術事》說:“文王生於東夷,大禹生於西羌。”《尚書正義》也記載:“禹名文命,西夷人也。”《路史》曰:“長於西羌,西夷人也。”《史記•三代世表》:“舜、禹、契、后稷皆黃帝子孫也”。

歷史學家徐中舒說:“夏王朝的主要部族是羌,根據由漢至晉五百年間長期流傳的羌族傳說,我們沒有理由再說夏不是羌。” 殷商時期,古羌族有“北羌”、“馬羌”等眾多部落,過著居無定處的遊牧生活,也有一些羌人從事農業生產。(徐中舒:《中國的奴隸制與封建制分期論文集》,第27頁。) 《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簡狄,有女戎氏之女,為帝嚳次妃。……封於商,賜姓子氏。”“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 《詩經•商頌•殷武》中有:“昔有成湯,自彼氏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歌頌了殷王朝的強盛,同時也反映了羌族與殷王朝的密切關係。

周人與羌人關係更加密切。《史記•周本紀》:“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章炳麟《檢論•序種姓》說:“羌者,姜也”。傅斯年《姜原》說:“姬周當是姜姓的一個支族,或者是更大之族之兩支。”傳說姬姓周的始祖“棄”的母親姜源是姜部落之女,姬姓周和姜姓羌應是互為婚姻的兩大集團。周與姜、羌聯盟是武王滅商的重要條件。周朝立國以後,把一些姜姓羌人分封到中原地區,如分封在今山東的齊國,(《史記•齊太公世家》)分封在今河南許昌、南陽一帶的申、呂、許都是姜姓國。周時進入中原的這部分姜姓羌人,歷西周之世,已基本上與華夏人相融合,成為華夏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周平王東遷以後,一些以羌人為主體的羌戎大量遷入中原地區。《後漢書•西羌傳》:“自隴山以東,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據史學家蒙文通先生考證,晉國大夫中有不少人是依靠羌戎的力量壯大起來的,晉國因和戎而稱霸,大量的羌人也融入晉人之中。春秋戰國時期,居住在甘肅、青海黃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處於“少五穀,多禽畜,以射獵為事”的狀態。文獻記載了這部分羌人由射獵進到田畜的傳說。《後漢書•西羌傳》說秦厲公時羌人無弋爰劍被俘,逃回後教羌民“田畜”。

此後羌族進一步發展和分化。《史記•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後漢書•西羌傳》說:“至爰劍曾孫忍時,秦獻公初立,欲復穆公之跡,兵臨謂首,滅狄、戎,忍季父卯畏秦之威,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賜支河曲西數千裡,與眾絕遠,不復交通。其後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或為旄牛種,越嶲羌是也;或曰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是也。”

從如上引文可知:伏羲、炎帝、黃帝、夏、商、周、秦都是古西羌民族。

華夏之稱,始自西周,是有了“尊王攘夷”這一霸主事業的準則後中原民族的自稱。而將四邊的民族稱為蠻、夷、戎、狄。及至周滅商,又大封商人乃至虞夏遺裔,華夏才算初具規模了。歷代新君王不斷“攘夷”的結果,加速了夷狄的華夏化。楚、秦、吳、越四大國,在春秋時均已變夷狄為華夏了。戰國之時,楚國把更多的蠻族,如濮人、蠻人、庸人、舒人等帶進了華夏的領域,秦國則把更多的戎狄,如巴人、蜀人等帶進了華夏的領域,其它接近邊疆民族的諸侯國無不如此。於是,從族源上看,在華夏中間,蠻、夷、戎、狄的血統一應俱全了。華夏族形成、壯大的過程,便是蠻、夷、戎、狄同化、融合的過程。

華夏文化的基調和特質都是殷人給奠定的,然而特別是孔子卻特別地大讚特贊周禮,並親自實踐了三個月的時間,用周禮來管理社會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中說:“有些戎狄和華夏並無種族上的差異,如姬姓、姜姓之戎,他們和周人本是同族之人。他們之所以被周人看作戎人,原因就是他們文化上落後於周人。……文化高的地區即周禮地區稱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稱為華,華夏合起來稱為中國。對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禮的人或族稱為蠻、夷、戎、狄。例如杞君朝魯君,用夷禮,杞被貶稱為夷,後來杞國朝魯用周禮,杞又稱為諸夏。姜戎與齊同姓,同住在中國內部,姜戎飲食衣服不同,貨幣不通,言語不達,被稱為諸戎。華族與居住在中國內部和四方的諸族因文化不同經常發生鬥爭,鬥爭的結果,華夏文化擴大了,中國也擴大了,到東周末年,凡接受華夏文化的各族,大體上融合成一個華族了。……因為華族文化程度較高,政治上有霸主主持盟會,起著互救的作用。華族憑藉優勢的文化和政治力量,終於融合了諸族。……中國這一名稱,含有地區居中的意義,但更重要的意義則是指傳統文化的所在地。”因此在漢以前,把文化發達的地區(包括中原)稱為中國,這些地區的人被稱為華人和夏人。

到了漢朝,又確立華夏文化的主幹之一儒家文化的統治地位,同時對各民族文化兼容並蓄,形成了在統一國家中文化多元發展的格局。漢族是因為先進的文化和富裕的經濟地作用而自發形成的一個文明共同體,漢人之稱(包括華人和夏人之稱)最初就是這麼形成的。過去歷史上有許多文明古國,它們存在一時,後來卻中斷、消失了。只有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大國幾千年沿續下來,這種深層的凝聚力,就是華夏文化—中華神傳文化。

總結

綜上所述,人類文明從遠古至今都是周而復始的循環著。上一期人類文明由於道德過於敗壞,距今一萬年前被全球性的高達近三千米的大洪水淹沒。只有少數生活在高山中的人存活下來。上一期黃種人的文化被崑崙山上的倖存者保留下來,他們中的一部分向西走,穿過伊朗高原,來到兩河平原,開創了蘇美爾文明,這一文明被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承傳,並深刻的影響了這一期的古希臘文明。崑崙山上的倖存者的一部分向東走,穿過青藏高原,來到中原地帶,開創了華夏文明。

上一期白種人的文化被喜馬拉雅山上的倖存者保留下來,他們中的一部分向南走,來到印度平原,把他們的文化傳給了當地的印度人,又通過佛教傳入中國。所以這一期的五千年中華神傳文化包含了上一期黃種人和白種人的史前文化,當然還有更久遠更龐大的因素。在大洪水前,有一批黃種人經白令陸橋到達美洲,他們開創的史前美洲文明也被大洪水淹沒,倖存在智利和瓜地馬拉一帶高山中的人保留了一部分史前文明,也就是現在知道的瑪雅文明。上一期白種人最發達的居住區是大西洲(Atlantis),後來在大洪水時徹底沉到了海底。大災難之前可能有極少部分大西洲人逃離到了美洲,形成了後來的白種印第安人“雲族”,他們的文化先進神秘,後來可能進入了地內繼續發展。(圖3)

圖3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