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舜的帽子(數文)

林靈


【正見網2015年04月06日】

一、舜的帽子

魯哀公問孔子:“以前,舜戴的是什麼樣的帽子?”

孔子沒有回答。

哀公說:“您為什麼不回答我的問題呀?”

孔子說:“因為您不先問重要的問題,所以我正在想要怎麼回答。”

哀公問:“重要的是什麼?”

孔子說:“舜當天子,惠養百姓,不輕言刑罰,選任賢人,斥退小人。道德純淨深邃,像天地一樣高遠;教化人民,如同四季變化萬物一樣自然。所以,天下的百姓,都真心仰望,連四方的夷狄都順服。所以,連鳳和麟這樣的祥瑞之鳥獸,都出現了。鳥獸也都溫馴不傷人。這樣了不起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無他,就是舜把百姓,當子女一樣撫育而已。您不問這些,而問舜戴的什麼帽子。所以我一時還真不曉得從何說起。”

二、楚莊王納諫

孔子讀史,讀到楚莊王聽從申叔的勸諫,復立了陳國一事,不禁掩卷嘆息:“楚莊王真是個賢王,把一句自己說過的話,看得比一個千輛兵車的大國,還重要,雖說當時若不是申叔的勸諫,莊王不能清楚地掌握這層意義;但若不是莊王本身賢德,也就不可能接納申叔這樣的諫言。”

【附言】

史學界認為楚莊王當時是最高的雄主,也是春秋楚、晉長期爭霸的前半期中,楚國唯一能擊敗晉國取得霸業的君王。這則故事的歷史背景是:陳國大夫夏征舒,弒殺了陳厲公。楚莊王率諸侯討陳,對陳國放話道:“陳國的百姓不必害怕,我只是討伐弒君的罪人夏征舒而已,並不是要對陳國不利。”遂順利攻下陳國,殺了夏征舒。

以後,楚莊王變卦,打算把陳國據為己有。申叔勸諫道:“我們鄉間有這樣的故事:有個人的牛,踩壞了鄰居的農田。田地的主人非常生氣,於是將牛搶來據為已有。雖然踩壞農田是不對的,但搶牛豈不是更大的罪過?您號召諸侯出兵討陳,原是基於正義,要討伐弒君不義的罪人。但是,現在,您卻打算將陳國據為己有。您如果這樣做了,往後您怎能稟持正義、號令天下諸侯呢?”楚莊王聽從了申叔的諫勸,遂立陳靈公的兒子為陳成公,並從陳國退兵,兌現了當初自己許下的諾言。

三、賁卦不吉

孔子卜卦,得賁(讀閉,文飾、裝飾)卦,忽然嘆起氣來,臉色有些憂傷。

子張(人名)問:“我聽說賁卦是吉祥的。老師為什麼好像有些不高興呢?”

孔子說:“賁的意思是‘飾’,它的美好,只是裝飾,而不是本質。所以,我以為賁卦不是正色的卦。所謂的本質,就是:白的:應該是正白;黑的,就要是正黑。真正本質美好的事物,是不需要、也不能再加外表的裝飾,就像好的玉,不用雕刻一樣。”

四、子路帶劍

子路一身武裝打扮,去見孔子,並拔起劍來說:“古代的君子,也帶劍自衛吧?”

孔子說:“古代的君子,以心中貞正的德性,為本質。以仁義的行為,保護自己。不出家門,能知天下的大事;遇到挑釁,以真正的德性來化解;有人侵暴,用仁義的行為來對待。何必靠劍才能自衛呢?”

五、楚王失弓

楚王外出狩獵,遺失了一把心愛的弓。左右的侍臣,建議多派些人手,去尋找。

楚王說:“不必了,楚人丟的弓,被楚人撿到,何患之有?找它干什麼呢?”

孔子聽了,很惋惜楚王沒把這份心情,進一步擴大:“應該說:‘有人丟了弓,有人撿到了,何患之有?’何必非是‘楚人’不可呢?”

(均據《孔子家語》)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