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9年09月19日】
公正無私不僅是一種可與天地共存,與日月爭輝的高尚德性,而且是治國安民必不可缺的智慧。所以,伯禽(人名)將去魯國,臨行前請教治理魯國的良策,周公只給了他一個妙不可言的計策一一「利而勿利也」:為百姓謀利益,而不要謀取私利。
歷史上,治績彪炳史冊,受到後人尊崇的人,究其最深邃的智慧,就在於他們公正無私地薦舉賢德之人。相傳堯有十個兒子,卻不把帝位傳給他們,而授之於舜;舜有九個兒子,也不將帝位傳給他們,而授之於禹。
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沒有縣令,誰可以擔任這職務?」祁黃羊薦舉解狐,而解狐是祁黃羊的仇人。晉公採納祁黃羊之薦,而任用了解狐,受到國人的稱道。過了一段時間,晉平公又問祁黃羊:「國家缺個軍尉,誰可以擔任此職?」祁黃羊薦舉祁午。晉平公說:「祁午不是您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你是問誰可以承擔軍尉,不是問誰是我的兒子。」晉平公又採納了他的薦舉,又受到國人交口稱讚。孔子聽到這件事後,也大發感慨:善哉!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一心只考慮為百姓做好聲,真正做到了公正無私。
與舉賢無私,對應的是誅暴無私。墨家大師 腹黃享(人名。「黃享」二字並成一個字,但筆者寫不成,以下同此)住在秦國,他的兒子殺了人,秦惠王想討好腹黃享,對他說:「先生年紀已高,沒有其他兒子。我已命令司法官,不殺您兒子了。先生在這件事上就聽從我吧。」腹黃享回答:「墨家法律規定,殺人者處死,傷人者受刑。這樣做是為了禁止殺人傷人。禁止無理殺人傷人,是天下大義,大王雖給我恩賜,命令司法官不殺我的兒子,可是我不能違犯墨家法律。」腹黃享最終沒有接受惠王恩賜,他毅然含淚,敦促法官,殺了自己的兒子。受到朝野仰慕,為維持社會秩序,做出了榜樣。
廚師烹調五味後,不敢私自食用,而才可稱其為廚師。若廚師將自己所烹調的東西,都私自吃掉,那他就不能做廚師了。君王也是這樣,誅殺暴君後,不將其土地貪為已有,而分封給賢德之人,才可成就王業。《呂氏春秋》認為:凡先代聖王治理天下,都做到了公正無私。公正無私天下才太平,天下太平是由於公正無私的品德盛行。往溯歷代史載,取得天下的人,都是因他們公正無私,失去天下的人,都是因他們有偏狹私心。作為同一個人,也是這樣,當他公正無私時,就發跡;當他偏私時,就倒霉。齊桓公去私為公,啟用管子(管仲)而成五霸之長;一旦他偏私,庇護任用其所愛者豎刁這個人,便使國家大亂,連他自己的屍體,都無人收斂,屍蟲流出戶外。所以《尚書•周書》中的《洪範》篇,諄諄告誡人們說:「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偏無曲,遵王之義;無威行好,遵王之道;無威棄惡,遵王之路。」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乃眾人之天下也。陰陽調和,不僅生長一類;甘露時雨,不只滋潤一物。所以萬民之主,也就不能偏袒一人。呂氏希望人們,吸收這天地至公的智慧,育萬民不以為已之子,孕萬物不為己有,萬物承其恩澤,卻不知來由。這樣才能達到至高無上的公正境界。
不論歷史上是否有過達到真正公正無私境界的君王賢達,總之,公正無私是人類永遠仰慕的美德,是人們調治好一切家庭、社團、國家及全人類的關係時,最基本的智慧。你想調理好任何一個事件,處理好任何一個 兩人以上的糾葛,你只有首先去掉偏頗,去掉私心,力求公正,才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