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救之人以女為報 官吏拒絕得福報

劉曉


【正見網2022年06月06日】

在當今中國,如果有人含冤入獄,在黑暗的體制下恐怕很難沉冤,即便幾十年後昭雪,可人已經沒了。上個世紀90年代,河北青年聶樹斌被誣陷而被判死刑就是最為典型的一個冤案。很多被中共洗腦的人會說,中國自古就是如此,不獨中共如此。

此話大錯特錯。上古時期治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因為那時王道一體,王者莫不修道養德,彈琴作樂而天下大治,先民的心靈也與天地相通,俯仰坐臥皆合於天道。隨著人類道德的下滑,古代王朝走入了以禮樂化民,輔以刑法立威的君主時代。

在這個時期,君王秉承天命,選賢任能,以道義為最高的行政準則,以德治國,而且絕大多數君王或崇信佛法,或篤信道家,相信世間有高於人的生命的存在。君王如此,各個王朝的諸多官員、官吏也是如此,除了深受儒家經典教育外,他們相信三尺頭上有神靈,善惡有報,因此不敢肆意妄為。很多古籍中特意記載了官員的惡行所導致的報應,亦讓後來人引以為戒。

現代人刻意突出的歷史上一些官員惡行,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其實比例並不高,反而有許多善言善行不被現代人知曉。就拿在衙門中任職的官吏來說,清朝《公門果報錄》記述了不少官吏善行得善報、惡行得惡報的例子,今天再說兩個因為拒色得福報的故事。

明朝孝宗弘治初年,一個名叫顧芳的人在今江蘇太倉縣做吏員。他負責迎送其他官員,官員的船舶經常停靠在城外賣燒餅的江溶家旁的水域,因此顧芳與江溶混了個臉熟。

一天,江溶被盜賊誣陷而被關到大牢中,顧芳在盤問盜賊的過程中,洗清了江溶的冤屈,江溶得以被釋放。被釋放後,江溶因為家貧,深感無以為報,就表示願意將十七歲的女兒送給顧芳為妾。顧芳堅決推辭,但江溶仍將女兒送到他的家中。沒辦法,顧芳只好將其暫時留下,然後讓妻子為女子準備下陪嫁,送還江家。後來江溶生活日益窘迫,就將女兒賣給了一個商人。

又過了數年,顧芳赴京任職,在韓侍郎門下辦事。一天,韓侍郎去往他處,顧芳無事就坐在堂前的門檻下。忽然聽到有人說夫人要出來,趕忙躲避。不料夫人卻派婢女問他「是不是太倉顧提控」?明朝一品衙門書吏被稱為「提控」。

顧芳低頭說「是」。夫人趨步上前跪拜道:「先生是我的恩人啊。先生曾經賜給我陪嫁,後來父親將我賣給某商人,商人將我養作女兒,並嫁給相公為側室。之後又繼而為正室。今日有幸相逢,當向相公稟明先生的高義。」

韓侍郎回來後,夫人將前因後果詳細告之,侍郎說:「這真是仁義之人啊。」次日上朝稟告孝宗,孝宗亦讚嘆,隨即命人查看哪個部門有空缺。隨後,顧芳被授予禮部主事。顧芳不僅享壽百歲,他的三個兒子皆科舉及第。

與顧芳同樣拒色的還有明朝萬曆年間的戊戌狀元趙秉忠的父親。趙父在縣衙做小吏。當時有個應襲指揮(官職)蒙冤下獄,趙父知曉他是冤枉的,就竭盡所能幫助他洗清冤屈,最終無罪被釋放。應襲指揮無以為報,就說將自己的女兒送給趙父做小妾。

趙父連忙擺手拒絕:「這是名家之女,使不得的。」應襲指揮堅持,趙父還是不停地說:「使不得,使不得。」最終得以拒絕。

二十年後,他的兒子趙秉忠赴京參加會試,途中有人摸著他乘坐的車道:「使不得的中狀元。」其後,果然中了狀元。如果不是神明知曉,如何會有這樣的福報?

因此,欲得上天之福,首先自己要種福、積德啊。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