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3年12月26日】
我從小貪心就很強,就是喜歡得到好東西吧,包括好吃的、好玩的、好聽的話、別人的關愛等等。所以修煉後人心很重,只不過是把貪求人中的好東西變成了貪求修煉中的好東西。近幾年,我以為自己已經去掉了很多貪心了,不過近期發現,其實很多貪心還是無處不在地表現出來了,只是比過去更加隱晦,所以不留意還不知道。
下面曝光我近期認識到的一些貪心的表現,以及自己對此的體悟。
投稿了文章就盼發表,背後的想法就是,發表了,文章就給同修帶來啟發了,等於是幫了同修了,做了好事了,自己就能得到「好處」了,比如修煉的提升啊,有了功勞啊等等。而最近越來越認識到,投稿過程是一個很好的修心過程,從中就是要去掉喜歡發表的執著心,這顆心的背後是自私、自我、有求、貪好處、貪天之功等。去掉這顆心對於修煉的提升以及對於自己的收穫,遠遠大於自己的任何文章被發表所帶來的,一定要擺正心態,珍惜這個修煉過程。
過去給同修提建議、指出對方的問題時,對於對方是否接受自己的觀點很執著,背後的想法就是,對方接受了自己的觀點,自己的努力就有收穫,而對方不接受,自己的時間就浪費了。這顆心其實也是貪心,付出後就要看到收穫,不能白付出,不然就不高興,是在心裡算計著付出和收穫。而從法中我知道,大覺者度人都是沒有條件、沒有代價、不計辛苦、不計回報的,根本不是這種隨時算計付出和回報的心態。
回顧從前,有一次,我給一位同修提建議後,告訴對方說自己是在打坐中悟到這些的,對方聽後也表示很接受和感謝,當時自己還很高興。但幾個月後,我意識到,自己當時那樣講雖然沒說謊,但背後卻帶有一顆心,就是希望那麼講可以加強自己話的效果令對方接受,而當時也達到了那個目的,可是回顧時,卻感覺心裡很難受,因為發現了這顆證實自我的心,利用什麼來達到目的的心。通過這次教訓,自己後來和人溝通時,就較少執著於對方是否接受了,更加不會利用什麼來加強和證明自己的話以達到目的。
自己面對關難和同修交流時,過去也很執著於從中的收穫。如果感覺同修的交流對自己有啟發、有幫助,就感覺很好,覺得時間花的值得。相反,如果感覺同修的交流不對自己胃口,沒有說到點子上,文不對題,認識太淺等,就不高興,感覺時間浪費了,吃虧了似的。後來意識到,這種心其實也是強烈的貪心,總想索取,只能占便宜而不能吃虧。現在就儘量放淡這顆想要索取的心,不再那麼執著於交流後的收穫了。也意識到了,去掉人心比自己覺得得到收穫更重要,如果在交流過程中,自己能不斷去除想要占便宜、得好處、有收穫的人心,那才是真正的提升和收穫。反之,如果感覺有收穫就高興,而感覺沒收穫就不滿,這本身就是個很大的心性問題。
對待大組交流,自己過去也是有很強的想要有「收穫」的心。有時候,大組的交流有一些直指人心的向內找的分享,自己聽後感覺很有啟發,內心就很滿意,覺得時間被很好利用了,有收穫;可有時,大組的交流談具體的事兒,沒有提到向內找和修煉,自己就感覺沒收穫,時間被浪費了似的,因此不滿。後來發現,其實,當我覺得沒有收穫,不愛聽,不滿時,恰恰是自己人心的浮現,說白了,就是想要得到好處的心沒被滿足,這時,最好的方法是抑制自己的人心,好好利用這個機會提升,而不是向外要求環境。
我認識到,貪心,其實就是想多得到好處,希望收穫比付出大,那樣就高興;要是感覺付出大於收穫,甚至付出後沒看到收穫,沒結果,就不幹了,就不高興。所以,貪心往往導致執著結果的心、目的心、不吃虧、不知足的心。因為想得好處的觀念形成自然了,所以自己做什麼,經常都不自覺的在計較著得失,從中或高興或不滿。
而貪心也會導致怨恨心,當貪求的東西得不到時,就怨。
師父在《各地講法十五》<二零一八年華盛頓DC講法 >中講:「怨恨心哪,就是養成了那種喜歡聽好聽的、喜歡好事,否則就怨恨。」
我過去多年,曾和先生經常爭吵、矛盾不斷,原因就是內心一直對他有所求,覺得他應該對我更關愛、更認可、更理解、更耐心等,當他達不到我的這些貪求時,就不滿和抱怨。後來,當去掉了對他的這些貪求後,不滿和抱怨也隨之消失了,後來就變得關係和睦。對其他人也同樣,我發現,自己不滿的人,其實都是因為對方沒有滿足自己的貪求所致,比如,自己覺得別人應該對自己和顏悅色,那麼,就會不滿那些態度蠻橫的人,其實是,貪求名和情的心沒有得到滿足,這一點也是我自己的一個很大的執著,還在不斷去除之中。
貪心也會導致怕心。如同俗話講的「貪生怕死」,貪什麼,就會怕相反的東西。比如,貪名,就會怕丟面子;貪年輕貌美,就會怕年老色衰;貪便宜,就會怕吃虧,貪求安逸,就會怕痛苦。我覺得,貪和怕就好像手心手背一樣。
個人理解,貪心就是有求之心吧,與修煉人應有的「無所求」的心態相反。貪心的根是私心,貪心越重,人也就越難做到善良,因為總是在計較自己的得失,與人攀比。
師父在《轉法輪》中講:「你抱著各種有求的目地來學功、學大法,那你什麼都學不到的。告訴你一個真理:整個人的修煉過程就是不斷的去人的執著心的過程。」
一點體會,如有不當之處,請慈悲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