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古老智慧對現代人類健康的啟示(九)

從法輪功健康調查(台灣)來看氣功修煉提升健康品質的作用
胡玉蕙 何邁 劉孟奇


【正見網2005年02月04日】

法輪功學員求診次數在修煉前、後的比較

醫療使用是現代醫療保健的最主要組成部份,也是健保支出的最主要部份。日益高漲的健保支出是每一個政府、家庭及個人的沉重負擔。同時,目前高昂的醫療保健成本,不可避免地把社會上的低收入人群排除在醫療保健體系之外。所以,如何提高醫療保健的費效比,如何為社會的各階層提供可以接受而且有效的醫療保健,對於任何一個政府都是一個相當首要的目標。本研究乃探討法輪功學員修煉前後求診次數的變化,以便了解修煉法輪功是否對降低社會醫療成本有所成效。

在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的醫療保健體系下,截至2003年之前民眾每一次求診皆須在健保卡上蓋上一格醫院或診所的印章,每張卡上共有六格,六格用滿之後,再換新卡,每一年卡號由英文字母 A 開始往下標記,所以用到了 B 卡 2 格及代表該年度已經求診八次之多。本問卷依此設計,詢問受訪者在修煉前的那一整年與2002年(註:調查時間在2002年年底)的這一年分別用到了第幾卡。本研究並且要求受訪者提供2002年底所持有的健保卡的影印本來核對其回答的準確程度。在計算次數時,採用中間點計算方式,亦即,回答用到B卡者,則計算其求診次數為8.5次。

研究結果發現(見圖一), 法輪功學員在修煉前的那一整年求診次數平均為12次,與台灣一般民眾在1995-2000年間的平均使用次數相類似。 但是在修煉後,法輪功學員在2002年的平均求診次數下降至6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學員有6.7%在修煉前那一年從未使用過全民健保的醫療服務,而這個從未就醫的比例在2002年增加到了38%,顯示出學煉法輪功後在醫療的需求方面有顯著的降低。

 


再進一步分析,將學員按照修煉前求診次數分類,統計其修煉後求診次數的分布情形。由表八中發現,修煉前求診次數一年超過25次者,也就是高求診率者,有18%在受訪那一年(修煉後)都沒有求診過;有34%在修煉後(受訪那一年)求診次數降為1~12次;有27%降到了13~24次;另外有21%為25次以上。

在修煉前求診次數介於13~25次之間者,其求診量仍然高於一般民眾的平均求診量,這些人中間有26%在受訪那一年完(修煉後)全沒有求診過;有超過37%的人求診量降到了1~12次之間;另外分別有24%的人求診次數與修煉前類似;僅有3%的人求診次數增加。

在修煉前求診次數介於1~12次間者,求診量少於一般民眾平均次數。其中有高達46%的人在受訪那一年(修煉後)完全沒有看過病;有50%的人維持在1~12次間;而僅有4%的人看病次數增加。

由這些統計數據可以發現,超過七成以上的法輪功學員,在修煉後減少了醫療的使用量,甚至可以從高求診率患者減少到零求診量。這些現象顯示出修煉法輪功的確可以為社會省下為數不小的醫療費用。

 

表八、修煉後看病次數的分布─以修煉前看病次數分類
修煉前那一年看病次數 修煉後(受訪年)看病次數 %
25+ 0 18
(17%) 1~12 34
  13~24 27
  25+ 21
13~24 0 26
(21%) 1~12 37
  13~24 24
  25+ 3
1~12 0 46
(52%) 1~12 50
  13~24 3
  25+ 1
0 0 79
(7%) 1~12 21
  13~24 0
  25+ 0

成本效果分析

在醫療保健中,醫療使用的絕對值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卻是“效費比”─ 即同樣健保的花費所能達到的健康程度。如果用SF-36自我健康評價中的指標來衡量,比如,總體健康的得分,法輪功學員平均分是81.22,醫療使用是6次,在總體健康上的效費比是13.53 (亦即81.22 / 6)?而一般民眾則只有5.87 ( 亦即70.42 / 12),同樣的花費,在修煉法輪功的學員身上獲得了更高的健康效益,反過來說,欲達到同樣的健康狀態,法輪功學員的醫療費用遠遠低於社會醫療費用。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海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