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生系列之三:修養篇

吳存


【正見網2007年01月24日】

修身立德 成賢至聖

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孫叔豹與晉國大夫范宣子有過一段關於立德的對話。范宣子問:“古人有言:‘死而不朽’,何謂也?”孫叔豹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說的是世事流轉,萬物不居,有什麼能成為不朽呢?其實,世間很難找到不朽之物,但人有三種行為,即立德、立功、立言所形成的精神卻能夠世代相傳,久而不廢,應屬不朽。其中立德最為珍貴,當居太上首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不朽”學說。

對人來講,德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容易被忽視,可它卻是人所必備的。從精神上來說,德是為他的真誠善念,是為眾的精神特性,是人之為人的根基和標誌。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這“幾希”的差別在於人有德性,只有守住德性,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人。同時,德也是人的立世之本。人生在世,責任在肩,只有為他人、為社會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堂堂正正的立足於世。可是,許多人的責任意識甚微,他們注重名利而忽視德性,致使爭名奪利之事隨處可見,其實這是本末倒置的為人之道。《禮記》曰:“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財乃身外之物,是過眼煙雲;德乃自身之寶,將永世相隨;德是未來命運,又是傳世之寶。正因為這樣,古代聖人把德視為自己真正的生命,“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便由此而來。

德是內存於己的素質,立德必須修身。宋代歐陽修說:“不修其身,雖君子而為小人,能修其身,雖小人而為君子。”他認為,君子與小人並非天生註定,人格高下取決於自身的修為。人類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只重做事不重做人,只想賺錢當官,不修自身品德,就會道德下滑,人格蛻變;相反,重視做人,注重修養,世俗小人也會成為有德君子。《大學》曰:“修身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就是說,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一律以“修身為本”,人人重德向善,就會出現家庭和諧,民富國強,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修身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方法是省察自己的一言一行和起心動念是否符合做人重德的要求,儒家稱為自省。孔子和他的弟子都非常重視反省自身,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告訴人們,見到賢德要向人學習,見不道德之事應當以此為鏡向內照照自己,看自己是否也有此不良之心。曾子講:“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講了自己的修身之道,他每天都要多次反思自己:為人做事是否做到了真誠;與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信義;對學習的做人道理是否貫穿於自己的行為實踐之中。歷史上的賢德之士都是修身自省的典範,諸葛亮就是突出的一位。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首次率兵出祁山北伐中原,任用馬謖做先鋒,據守軍事要塞街亭,但馬謖剛愎自用,丟失了街亭。諸葛亮不循私情,揮淚斬馬謖,並為此深刻反省自己。在向後主劉禪上書《街亭自貶書》中,他深刻檢查自己用人不當導致失敗,街亭一事完全是自己的責任,並自貶三級,以承擔此責。劉禪只好貶諸葛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依然統領全軍。“終日不見己過,便絕聖賢之路。”經常內省自咎,才能成賢至聖。

自省之後就要改過。“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是勇於和善於改過以免再犯,先賢對此都很重視。孔子曾反覆強調有過必改,他主張“過則勿憚改”,“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他本人非常歡迎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並認真改正,“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他看到顏回“不遷怒,不貳過”,非常讚賞這種聞過則喜,知過必改的可貴品質。歷史上關於修身改過的事跡很多,廉頗負荊請罪,曹操因馬踐麥田而割發代首等都是廣為流傳的佳話。劉備也有一段悔過自疚的故事。一次,劉備酒後與龐統發生爭執,他帶著怒氣對龐統發作:“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簡直在驅趕龐統。半夜酒醒後,他記起自己的失言,“大悔,次早穿衣升堂,請龐統謝罪曰:‘昨日之言,惟吾有失。’龐統曰:‘君臣俱失,何獨主公,’玄德亦大笑,其樂如初。”改過是棄惡從善,完善自己,是每個人都必須重視的修身之道。

克己自律、獨善其身也是修身的重要方面。每個人都有善惡兩種因素,抑惡揚善就要嚴以律己,絕不能隨波逐流。元代大學者許衡,一年夏天路過某地,天熱口渴,適逢路邊有棵梨樹,人們都去摘梨止渴,唯獨許衡端坐樹下。有人勸他也去摘梨吃,他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是不能隨便拿來享用的。勸他的人說:現在世道混亂,這棵梨樹恐怕早就沒有主人了。許衡說:梨無主,難道我心中也無主了嗎?許衡在亂世能守住自己的良心本性,這是對自己心中之主負責的表現。歷史上的賢良大德都是經過嚴格的律己修身成熟起來的,唐太宗李世民成為歷史上的賢德明君,關鍵在於注重修養,嚴格律己。他把百姓比做水,君王比做舟,指出:“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他以天心民意為準繩,嚴以律己,謙恭自守,勤於納諫,從諫如流。皇帝率先修身,帶動群臣百姓修德向善,天下人都成為有德之士,社會自然富庶太平,從而開創了富而有德的盛世天下,被稱為“貞觀之治”,成為後世治國的楷模。

古人修身的理想人格是聖人。在孔子心目中,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都是古代聖人。他們都是經過嚴格修身而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同時他們的道德踐行又建樹了“博施於民而濟眾”的功業。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自己承認,他並非天生就是聖人,而是經過一生的修養磨練,最後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人皆可以為堯舜”,但必須經過修養磨礪過程,道德修養要從細微小事做起。三國時劉備遺詔後主劉禪,告誡他“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要注重自身修養的點滴積累,才能修出賢良高尚的品德,從而使人敬服。“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聖賢的高尚品格往往在窮達生死考驗中得到昇華。孔子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松柏在萬物凋零的嚴冬仍然生機勃勃,傲然挺立,高尚聖賢在艱難考驗中堅貞不屈,光輝耀目!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