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三字經(三十五)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7年05月03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披(1)蒲編(2),削(3)竹簡(4),
彼(5)無書,且知勉(6)。
頭懸(7)梁(8),錐(9)刺股(10),
彼不教(11),自勤苦(12)。

【讀音練習】

披(pī) 蒲(pú) 編(biān),削(xuè) 竹(zhú) 簡(jiǎn),
彼(bǐ) 無(wú) 書(shū),且(qiě) 知(zhī) 勉(miǎn)。
頭(tóu) 懸(xuán) 梁(liáng),錐(zhuī) 刺(cì) 股(gǔ),
彼(bǐ) 不(bú) 教(jiào),自(zì) 勤(qín) 苦(kǔ)。


披(ㄆ一) 蒲(ㄆㄨ?) 編(ㄅ一ㄢ),
削(ㄒㄩㄝ?)竹(ㄓㄨ?) 簡(ㄐ一ㄢˇ), 
彼(ㄅ一ˇ) 無(ㄨ?) 書(ㄕㄨ), 
且(ㄑ一ㄝˇ)知(ㄓ) 勉(ㄇ一ㄢˇ)。
頭(ㄊㄡ?) 懸(ㄒㄩㄢ?)梁(ㄌ一ㄤ?), 
錐(ㄓㄨㄟ) 刺(ㄘ?) 股(ㄍㄨˇ),
彼(ㄅ一ˇ) 不(ㄅㄨ?) 教(ㄐ一ㄠ?),
自(ㄗ?) 勤(ㄑ一ㄣ?)苦(ㄎㄨˇ)。

【字詞義解釋】

(1)披:剖開。
(2)蒲編:將蒲草編訂成冊。蒲,蒲草。
(3)削:將竹子削去青皮。
(4)竹簡:一片片削去竹皮的竹板。
(5)彼:他、他們。
(6)勉:努力。
(7)懸:掛在空中。
(8)梁:屋樑。
(9)錐:錐子,細長而頭尖的鐵器。
(10)股:大腿。
(11)不教:不用別人教導。
(12)勤苦:勤勞苦讀。

【譯文參考】

西漢的路溫舒剖開蒲草葉編訂成冊,借人《尚書》抄寫,以便閱讀;公孫弘削去竹皮製成竹簡,借人《春秋》抄寫,來閱讀。他們兩個人連書本都沒有,尚且知道努力讀書。

晉朝時的孫敬,每天都讀書讀到深夜,為了怕睡著,就把頭髮懸掛在屋樑上;戰國時的蘇秦,發憤讀書,夜深時怕打瞌睡耽誤讀書,便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他們兩人不用別人的教導督促,就知道要勤勞苦讀。

【問題討論】

(1)你常常需要別人的提醒、督促嗎?如何養成自動自發的習慣呢?
(2)你對孫敬、蘇秦的自我激勵方式有什麼看法?想一想,你認為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提振精神、自我鞭策呢?

【故事天地】

刻苦好學的路溫舒、公孫弘

路溫舒,西漢巨鹿人,家裡貧窮,只好替人放羊。他很喜歡讀書,但是卻買不起書籍。當時中國還沒有發明紙,寫字時使用的是木簡、竹簡或絹帛,所以當時的書都很貴,只有做官和富有人家的子弟,才買得起書來讀。

有一天,他在放羊時,看到水澤裡長滿了蒲草,突然靈機一動,心想,為什麼不利用蒲草編成本子來寫字呢?於是他摘取了許多蒲草,裁成小片,再編訂起來,然後把借來的《尚書》抄寫在上面。路溫舒就這樣苦讀,後來被推舉為孝廉,官至臨淮太守,成為一位非常有名的人。

同一時期,有一位名叫公孫弘的人,也因為家貧無法好好讀書,一直到四十幾歲時還在幫人家牧豬。這時,他覺得自己年紀已大,卻整天與豬為伍,一事無成,於是下定決心努力讀書,但他沒錢買書,因此十分煩惱。有一天,他在寒竹林中牧豬,突然想到竹子是很好的書寫材料,於是砍了許多竹子,削去青皮,製成一片片的竹板,再向人家借《春秋》這本書,抄在竹簡上,利用空閒的時間閱讀。後來他也成為一名學者,官至丞相。

【心得寫作單】

(1)你會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呢?當外在環境不好時,該怎麼辦呢?
(2)人生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在這個時候,你都如何面對困難,度過難關呢?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