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宮廷舞(四):大唐時期(上)

茹之 整理


【正見網2007年05月08日】

在魏晉南北朝和隋朝宮廷舞發展的基礎上,中國宮廷舞在中國三大盛世王朝之一的唐朝,呈現了空前的繁榮發展,走向了其發展的頂峰。

大唐宮廷舞種類之繁、式樣之多、分類之細、技巧之高超,非是以往歷代王朝可比。

首先,從種類上看,唐朝宮廷中用於宴享時的宮廷舞蹈就有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軟舞、大曲、歌舞戲、百戲等。

唐初,宮廷舞主要內容有「九部伎、十部伎」,它們是在隋代「七部樂」的基礎上制定的。《舊唐書•音樂志》記載:「高祖登極之後,享宴因隋舊制,用九部之樂,其後分為立坐二部。」唐朝杜佑《通典》記載:「凡大燕(通「宴」)會,則設十部之伎於庭,以備中外。一曰燕樂伎,二曰清樂伎(亦名「清商樂「),三曰西涼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高麗伎,六曰龜茲伎,七曰安國伎,八曰疏勒伎,九曰康國伎,十曰高昌伎。

《燕樂》是中原漢民族傳統樂舞,場面宏大,氣氛熱烈。內容主要是歌頌皇帝、祝福繁榮昌盛。包括四部樂舞:《破陣樂》、《慶善樂》、《景雲樂》、《承天樂》。

《清樂》或稱《清商樂》也是自漢經魏晉南北朝以來的中原漢民族舞蹈。包括的內容有:《白?舞》、《巴渝舞》、《拂舞》、《前溪舞》、《砝舞》。有些是祭祀時所跳之舞,但也用在宴享之時。

《西涼樂》是來自甘肅一帶的舞蹈,是漢、晉樂舞和西域樂舞融合的結果。代表舞蹈是《獅子舞》。

《天竺樂》和《高麗樂》都是外國舞蹈,前者來自印度,是隨佛教而傳入的,是佛教樂舞。後者來自古朝鮮,是一種藝術性非常強的舞蹈。

《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都來自西域。西域舞蹈特點是節奏急促跳動,舞姿新穎。《龜茲樂》中有搖頭、擠弄眼睛、彈指等動作,至今在新疆維吾爾、烏茲別克等少數民族舞蹈中還具有上述特點。《康國樂》又稱「胡旋舞」,是疾轉如風的轉圈舞。

在九部伎、十部伎的基礎上,唐玄宗時將宮廷舞蹈又分為立部伎和坐部伎。前者通常在堂下表演,規模較小,節目比較典雅;後者通常在堂上表演,規模宏大,講究氣勢和排場。白居易曾寫道:「堂上者坐堂下立,……立部賤,坐部貴,坐部退為立部伎,擊鼓吹笙和雜戲。」

根據《舊唐書•音樂志》記載,「今立部伎有《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樂聖樂》,凡八部……坐部伎有《宴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壽樂》、《龍池樂》、《破陣樂》,凡六部。」

立部伎中的《安樂》是繼承北周時的樂舞,因為其行列方正,象城郭,所以北周時稱為城舞。舞者有八十人,都戴著狗嘴獸耳的木頭面具,用金色飾品裝飾,垂線為發,畫?皮帽。舞蹈具有胡舞的風格。

《太平樂》也叫五方師子舞,表演人數眾多,是唐代著名的舞蹈。

《破陣樂》,是唐太宗所創製。舞蹈讚頌了太宗的武功,舞者有一百二十人,舞蹈發揚蹈厲,聲韻慷慨。

《慶善樂》,也是唐太宗所創製。舞者六十四人,主要表達了太宗以文德治理天下,天下安樂的思想。舞蹈徐緩閒雅。

《大定樂》,出自《破陣樂》,是高宗時的樂舞。舞者百四十人。以象徵平定遼東而邊隅大定。

《上元樂》,是高宗創製。舞者一百八十人。因為舞者穿著五彩雲衣,以象元氣,故曰「上元」。具有道家色彩。

《聖壽樂》,是高宗武后創製。舞者一百四十人。舞蹈行列不斷變化,每變化一次擺出一個字,成十六個字後結束。這十六個字是「聖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萬年,寶祚彌昌」。

《光聖樂》,是玄宗創製。舞者有八十人。有《上元》、《聖壽》之容,是歌頌玄宗的樂舞。

從《破陣舞》往下,「皆雷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振百裡,動盪山谷」。《大定樂》加上了樂器金鉦。惟有《慶善舞》獨用西涼樂,最為閒雅。《破陣》、《上元》、《慶善》三舞,也在祭祀祖廟時表演。《破陣》為武舞,謂之《七德》;《慶善》為文舞,謂之《九功》。後來武則天篡位後,毀壞了唐的太廟,上述祭祀之禮變的有名無實。

坐部伎中的《宴樂》包括四部:《景雲樂》、《慶善樂》、《小破陣樂》、《承天樂》,都是歌頌唐代輝煌業績的舞蹈。

《長壽樂》是武則天時創製的舞蹈,表現了為皇帝祝壽的內容。

《天授樂》是武則天當皇帝時創製的舞蹈,主要是為武則天歌功頌德。

《鳥歌萬壽樂》也是武則天時創製的舞蹈,是由三人扮成鳥的形態的舞蹈,表現對武則天的崇拜之情。

《龍池樂》是玄宗所作。舞蹈典雅優美。

《小破陣樂》也是玄宗所創製改編的,是表現戰鬥生活的舞蹈。

從《長壽樂》以下,皆用龜茲樂,舞人都穿著靴子。只有《龍池樂》使用雅樂,而無鐘磬,舞人躡履。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