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樂舞:《驃國樂》

茹之


【正見網2008年01月08日】

大唐盛世,與周邊國家的交往也較以往頻繁。貞元十七年(公元802年),驃國王太子舒難陀率樂隊和舞蹈家來長安拜見唐王,同時獻上了驃國的音樂和舞蹈。根據《蠻書•卷十南蠻疆界接連諸蕃夷國名》記載:「驃國在蠻永昌城南七十五日程,閣羅鳳所通也。」也就是今天緬甸北部撣邦,當時,屬永昌節度所轄地的鄰國,與南詔國關係非常密切。驃國音樂舞蹈在進入長安之前,就已經在永昌地區流行了。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欣賞了驃國的音樂和舞蹈後,寫下了《驃國樂》這首讚美詩。詩中寫道:

驃國樂,驃國樂,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難陀,來獻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纊不塞為爾聽。
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千擊文身踴。
珠纓炫轉星宿搖,花粑鬥藪龍蛇動。
曲終王子啟聖人,臣父願為唐外臣。
左右歡呼何翕習,皆尊德廣之所及。
須臾百辟詣閣門,俯伏拜表賀至尊。
伏見驃人獻新樂,請書國史傳子孫。
時有擊壤老農父,暗測君心閒獨語。
聞君政化甚聖明,欲感人心致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遠,太平由實非由聲。
觀身理國國可濟,君如心兮民如體。
體生疾苦心 "淒,民得和平君愷悌。
貞元之民若未安,驃樂雖聞君不歡。
貞元之民苟無病,驃樂不來君亦聖。
驃樂驃樂徒喧喧,不如聞此芻蕘言!

詩歌首先告訴大家驃國地處何方,其太子來到長安為德宗皇帝獻上驃國的音樂、舞蹈。當玉螺聲、激烈的鼓點響起,但見舞者梳著聳起的椎形髮髻,身上露著文身,有節奏的舞動著,「珠纓炫轉星宿搖,花粑鬥藪龍蛇動」,十分的動人。當曲終舞畢時,驃國太子向唐王請求願意為唐朝外臣,眾人歡呼,認為這是大唐皇帝的德行所致。不過詩人隨之借一「擊壤老農父」「暗測君心」的獨語,指出政化的聖明在於「感人心致太平」,而「感人在近不在遠,太平由實非由聲」。君王和臣民的關係是君王要體恤民情,這樣百姓安樂,如此,即便沒有其他國家的朝覲,這樣的君王也是聖明的。詩人藉此闡述了自己對何為聖主的看法。

詩歌對驃國的音樂舞蹈描述並不多,那麼《驃國樂》屬於什麼樂曲呢?根據《唐會要》記載:「驃國在雲南西,與天竺國相近,故樂曲多演釋氏詞雲。每為曲,皆齊聲唱,有類中國柘枝舞。其西別有彌臣國,樂舞與驃國同。袁滋、郗士美至南詔,並見此樂。」可見,《驃國樂》為印度佛曲系統,「多演釋氏詞」,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內容。而且其樂器較多、演奏隊伍龐大。

《新唐書•禮樂志•驃國傳》記載說:《驃國樂》有十二曲,曲名為:《佛印》、《贊娑羅花》、《白鴿》、《白鶴游》、《鬥羊勝》、《龍首獨琴》、《禪定》、《甘蔗王》、《孔雀王》、《野鵝》、《宴樂》、《滌煩》,大多與佛教有關。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