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8年01月16日】
唐時有一種源於西域、風格健朗的舞蹈,名為「柘枝舞」。詩人白居易在《柘枝伎》一詩中描繪了這種舞蹈的特點。詩中寫道:
平鋪一合錦筵開,連擊之聲畫鼓催。
紅蠟燭移桃葉起,紫羅衫動柘枝來。
帶垂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回。
看即曲終留不住,雲飄雨送向陽台。
在華美的宴席上,舞伎即將開始表演柘枝舞。表演前,先響了三聲鼓,然後舞者從蓮葉中出場,開始跳舞。舞者身穿紫色羅衫,腰間束著有金銀飾物的長帶,頭上戴著飾以金鈴的帽子。因為舞動時,旋轉如風,所以帽子上的金鈴隨之搖動,發出美妙的聲音。舞蹈結束時,其飄逸之態讓觀者產生了無限的遐想。看到如此美妙的舞蹈,詩人忍不住寫下了上述文字。
從唐詩的描述中,可以知曉柘枝舞的伴奏樂器是鼓。正是在歡快的鼓聲中,柘枝舞的表演者出場、起舞、謝幕,因此舞蹈節奏鮮明歡快,風格健朗。此外,根據在阿斯塔出土的唐墓中的舞樂絹畫以及史料,可知柘枝舞是雙人對舞,稱為「雙拓枝」。
柘枝舞最初發源於西域石國。史書載:「石(國),或日拓支、日拓折、日赫時,漢大宛北鄙也。」後在隋唐之時傳入中原。唐代「拓枝舞」流行很廣,除京都長安外,常州、杭州、洪州(南昌)、潭州(長沙)、四川等地均有人表演「拓枝舞」。最早的舞者是石國的舞伎,後來中原一帶的舞伎也學會了,還出現了專門的「柘枝伎」。如唐朝宮廷中著名的舞伎蕭鍊師,就是以善跳柘枝舞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