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君子信而後勞其民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3月04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1)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2)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3)己也。」(《論語・子張第十九》)

【注釋】

(1)信:人信之。
(2)厲:病也,虐待也。
(3)謗:毀謗。

【語譯】

子夏說:「在位的君子必須取得人民的信任之後,才能役使百姓服勞役,否則百姓就會以為是在虐待他們。要先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後才去規勸;否則,(君主)就會以為你在誹謗他。」

【研析】

《論語》記載,子貢詢問治國之道時,孔子答道: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又問在三者中迫不得已要去掉一個,那應先去掉哪一個,孔子回答說 先去掉軍隊,再去掉糧食。孔子又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沒有老百姓信任就不能立國。可見,古人認為信用對於國家的建立比軍隊和糧食都重要。

古今往來,不管是在東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誠信都被視為一種傳統美德。在人生旅途中,人們也許會因為堅守信用損失掉一些眼前的物質利益,但是從長遠的人生來看,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國家元首,樹立真正誠實的信譽,廣泛的被他人信賴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因為信用的建立是一個人走向成功人生的關鍵。

【延伸思考】

1、你曾經對別人有過毀約或不守信之事嗎?結果如何?
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意是說做人而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麼可以立身處世。不講信用的人可以欺人一時,但不能欺人一世,否則一旦被人識破,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你覺得誠信很重要嗎?現階段你會如何要求自己做到?

【相關資料】

講求誠信的唐太宗


唐太宗從大唐王朝的長治久安大計出發,主張君臣上下同心同德、開誠相見,才能治理好國家。唐太宗認為,隋煬帝猜忌群臣,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而自己以誠信待臣下,用人不疑,便贏得了臣下感恩圖報、竭盡忠心。

貞觀初年,有人向唐太宗上書,請求清除朝廷中的「奸臣」。唐太宗對此事很重視,親自召見上書人,當面對他說:「我所任用的大臣,都是賢良之人,你知道誰是奸臣?」上書人說:「我居住在民間,不知道誰是奸臣。但我有一條妙計,請陛下試一試,一定能讓奸臣露出原型。」太宗問他是什麼妙計,那人回答說:「陛下與群 臣討論國家大事時,故意堅持一種錯誤意見,並乘機大發雷霆。這時那些不畏龍顏震怒,堅持真理、敢於直言納諫,不怕斧鋮之誅的人,便是直臣;反之,畏懼陛下的威嚴,只顧身家性命,依順陛下心意、迎合旨意的人,便是奸臣。」
太宗聽了不以為然,對此人說道:「流水是否清濁,關鍵在於源頭。君主是施 政發令之源,臣民好比流水,泉源混濁而想使流水清澈,那是不可能之事。帝王自己玩弄、施行奸詐之計,怎能使臣民正直、誠信呢?魏武帝曹操機警過人,常多用 詭計,我看不起他的為人。如果我也像他那樣去做,如何再去指責別人、施行教化呢?」

唐太宗又義正詞嚴的對獻計之人說:「我要使大信行於天下,以忠誠之心治國,決不搞歪門邪道。你的計策雖妙,但對我毫無用處,我決不採納使用。」那人聽了滿面羞慚,趕緊下殿,倉惶出宮而去。

但後來,唐太宗自己卻犯了一個類似的錯誤。貞觀初年,一些官吏貪贓枉法、收受賄賂、敲詐勒索,百姓怨聲載道。唐太宗為此痛心疾首,決定殺一儆百,懲治腐敗之風。但苦於一時找不到人犯,也抓不到贓證。太宗靈機一動,便暗中派身邊一人,拿著財物去「行賄」。有一個看守宮門的小官不知是計,受絹一匹,私自開門放 行。太宗抓住此人,立即要處他死刑。

戶部尚書裴矩得知此事後極力諫阻唐太宗,他說:「此人收受賄賂,確實該斬。但陛下曾反對用詐術去清除奸臣,臣等至今記憶猶新。現在陛下設圈套,故意派人行賄,陷此人於死罪,這不同樣是用詐術嗎?這樣治罪他人,恐怕不是陛下的初衷吧?也不符合以道德治國、以禮義教人、以誠信待人的準則。」

太宗聽了裴矩的話極為高興,表示反省,赦免了那個小官的死罪,並將此事通報五品以上的京官。下詔表彰裴矩據理力爭的精神,希望群臣效仿。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6/4/2/36274.html)

【課後作業】

造就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本身就是一位重視修養與自省的君主。他在故事中體現一國之君該有的誠信原則,你還知道其它關於唐太宗的小故事嗎?請和大家分享。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