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千家詩》 七絕(六十八)冷泉亭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6月10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lěng quán tíng
冷泉亭

lín zhěn
林 稹

yì hóng qīng kě qìn shī pí ,
一泓清可沁詩脾,
lěng nuǎn nián lái zhǐ zì zhī 。
冷暖年來只自知。
liú chū xī hú zài gē wǔ ,
流出西湖載歌舞,
huí tóu bú sì zài shān shí 。
回頭不似在山時。

ㄌㄥˇㄑㄩㄢˊㄊㄧㄥˊ  ㄌㄧㄣˊ ㄓㄣˇ 
冷泉亭 林 稹
ㄧˋㄏㄨㄥˊㄑㄧㄥ ㄎㄜˇㄑㄧㄣˋㄕ ㄆㄧˊ,
一泓清可沁詩脾,
ㄌㄥˇㄋㄨㄢˇㄋㄧㄢˊㄌㄞˊㄓˇㄗˋㄓ 。
冷暖年來只自知。
ㄌㄧㄡˊㄔㄨ ㄒㄧ ㄏㄨˊㄗㄞˋㄍㄜ ㄨˇ,
流出西湖載歌舞,
ㄏㄨㄟˊㄊㄡˊㄅㄨˊㄙˋㄗㄞˋㄕㄢ ㄕˊ。
回頭不似在山時。

【作者】

林稹,字丹山,南宋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只知是神宗熙寧九年的進士,其餘生平皆不可考。

【注釋】

﹙1﹚冷泉亭:亭名,在今杭州西湖飛來峰下。因在名叫冷泉的澗溪上而得名。
﹙2﹚泓:指靜止清澈之水。
﹙3﹚沁:滲入。
﹙4﹚脾:脾臟的簡稱。脾臟,人體五臟之一,主新陳代謝,出內分泌,舊說脾與胃相表裡,胃主受,脾主消。
﹙5﹚載歌舞:指承載著歌舞藝妓的遊艇。
﹙6﹚似:像。

【語譯】

這一潭,平靜清澈的泉水可以浸潤詩人的心脾,但是一年裡它的冷熱變化只有它自己知道。流入西湖後它就浮載著歌舞伎的遊艇,即使回頭也已經不像在山中的時候了。

【詩中有話】

〈冷泉亭〉這首詩介紹的不是冷泉亭,寫的反而是亭下的一泓清泉,詩人經由對冷泉之水的觀察聯想,興起了“墨悲絲染”的感慨。上聯“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是說明那一潭泉水的清新可人,不過不是這首詩的重點。下聯“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才是詩人想要表達的心聲,他認為冷泉之水流入西湖後,彷佛進入一個大熔爐,與來自其它地方的流水混合,一起浮載著遊艇,過著歌舞徵逐的生活,難免會受到脂粉胭花的污染,即使回頭,也難回復到在山時的冷冽清澈。這似乎隱喻入世的佳人,進入俗世之後會受到世俗的污染,難再保持清純一樣。詩人的看法與杜甫的五言古詩〈佳人〉所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的比喻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點出環境是造成流水、佳人污染的主要原因。

的確,環境會讓人改變,但不一定都是變壞,否則孟母三遷就沒有意義了。其實一個人會變好、變壞,環境固然會影響,但最要緊的還是自己的選擇,若能保持那顆善良的心,不墜清純之志,那麼身在何處,不是關鍵問題。當然,要在濁流之中保持潔身自愛,不受污染,是要吃很多苦的,要能忍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悟得到正道,才能出污泥而不染,居濁世而不易。這就像是在求學時代的年輕人,個個都心懷宏圖大志,要做清清白白的至人,頂天立地的英雄,但經過一番社會歷練後,還有幾人能堅守初衷,不離不棄?有的甘心被環境污染,融入其中。有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半途而廢。有的為德不卒,功虧一簣。為什麼呢?難道真的像《詩經》上所說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嗎?不是的,人不能堅持他的初衷,會受環境影響,走入惡的一面,是因為他沒有“源頭活水”來指導、支持他的行動,當他面臨善惡抉擇的時候,失去拒絕邪惡的勇氣,所以難以為繼。那麼,什麼是我們的“源頭活水”呢?那就是在介紹朱熹〈觀書有感〉那首詩的時候,曾經提到的宇宙特性真、善、忍。如果你悟到了這個正道,將真、善、忍做為指導你做人處事的大法,終身奉行不渝,則雖居十惡濁世也能超凡入聖。環境固然會影響人的行為,但是有了“源頭活水”,你的生命就不一樣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