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首部英雄史詩與傳統文化(四):雪壓梅枝花更美――修德向善 民族根性

三新


【正見網2008年10月11日】

《華抱山全集》是一座巍峨的象徵體系,善惡美醜,正統變異都有具體的實相,這些具體的實相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在物中有一項值得一談的就是梅花,梅花傲雪的精神婦孺皆知,而在《華抱山全集》裡又將這種精神和華夏民族的本色本性聯繫起來了。

華抱山的家鄉――江蘇無錫梅村,它是江南第一村,又是吳王泰伯親自開闢,具有非常特殊的文化意義。 吳泰伯是周太王的兒子,他還有兩個弟弟仲雍和季歷。季歷和他的兒子昌都素有賢名,周太王也有立他們為儲的意思。於是泰伯、仲雍二人跑到荊蠻,紋身斷髮,示不可用,讓位季歷。泰伯、仲雍定居在太湖邊的梅裡(今無錫梅村)。土著居民來歸附者有千餘家,奉立泰伯為當地的君主,稱吳泰伯,自號「勾吳」。 泰伯在梅裡平墟修築城郭名曰「故吳」。泰伯定都梅裡後,大力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曾「穿澮瀆以備旱澇」。相傳泰伯開鑿伯瀆河,伯瀆河的開鑿,使當地百姓世受其利。泰伯三讓天下和開發江南的功德,幾千年來,一直為後人所敬仰。孔子在《論語.》中云:「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

在《華抱山全集》中,我們經常看到對泰伯的歌詠,《華抱山全集•第二集》開頭通過歌贊梅花來表達出對於高尚道德的禮讚和傳承――

正月裡來梅花開,
梅花本是泰伯栽,
吳泰伯栽梅梅成海,
梅海當中築「吳台」。

吳台成城數千載,
吳城梅花人人愛,
梅花領路百花彩,
百花叢中一鶴來。

鶴立花叢是吳泰伯,
開闢江南第一代。
天改地改山河改,
野梅成真第一改。

吳城城裡第一梅,
鐵骨冰肌獨自開,
霜雪壓身勿彎背,
惡風吹面把頭抬。


一年四季百花開,
十二月鮮花十二開:
二月裡杏花帶春開,
三月裡桃花笑臉開,
四月裡薔薇滿牆天,
五月裡石榴結籽開,
六月裡荷花透水開,
七月裡風仙開七彩,
八月裡木樨送香來,
九月裡菊花帶霜開,
十月裡芙蓉含露開,
十一月裡水仙心裡開,
十二月裡臘梅迎雪開,
正月裡梅花百花魁、勿怕冰凍雪壓、寒風吹,
昂首大步登金台。
梅裡梅花朵朵開,
風吹雨打落塵埃。
花落烏地嘸悲哀,
花時短促嘸後悔。
留得幽香傳萬代,
結果辛酸倒費思猜……

雪壓梅枝花更美,
花落烏地香尚在,
花美花香使人醉,
延年益壽又消災。

陸游也有:「零落成泥碾作塵」的句子,可那是指人格,雖然也算貼切,到底比不上這裡梅花寓意的宏大:整個華夏民族重德向善的精神猶如梅花一般,雖時常遭受變異文化的摧折迫害,甚至有「花落烏地」的時候,但「霜雪壓身勿彎背,惡風吹面把頭抬」、「 花美花香使人醉,延年益壽又消災」,道德追求既然源於華夏民族的根性,自然會在歷史的任何時期洋溢出永恆的芬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