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開元之治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8月07日】

【原文】

姚(1)、宋(2)相繼為相,崇善應變成務,?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協心輔佐,使賦役寬平,刑罰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賢相,前稱房、杜,後稱姚、宋,他人莫得比焉。二人每進見,上輒為之起,去則臨軒送之。及李林甫(3)為相,雖寵任過於姚、宋,然禮遇殊卑薄矣。紫微舍人高仲舒博通典籍,齊?練習時務,姚、宋每坐二人以質(4)所疑,既而嘆曰:「欲知古,問高君,欲知今,問齊君,可以無闕(5)政矣。」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一.唐紀二十七》)

【注釋】

(1)姚崇:本名元崇,字符之。共歷任武則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為盛唐時期傑出政治家。直言敢諫,知人善任,被人們譽為「救時宰相」。
(2)宋?:開元名相,以剛正不阿著稱於世。
(3)李林甫:號月堂,賧西人。開元22年至天寶11年間任宰相,為人陰柔奸狡,後人認為他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4)質:詢問。
(5)闕:過失、缺點。

【語譯參考】

姚崇、宋?相繼為宰相,姚崇擅長於隨機應變以圓滿達成任務,宋?則擅長於遵守法令堅持正道;二人的志向操守雖然不同,但能同心協力輔佐玄宗,使得這個時期賦稅差役減輕且負擔公平,刑罰清廉簡易,百姓生活富庶。在唐代的賢相中,前期有貞觀之治的房玄齡、杜如晦,後有開元之治的姚崇、宋?,其它的人,都無法與他們四人相提並論。姚崇和宋?二人每次覲見皇上時,唐玄宗常常會站起來迎接,離去時,玄宗則在殿前相送。直到李林甫當宰相,雖然受到的寵信程度勝過姚崇和宋?,但所受到的禮遇就很微薄了。

紫微舍人高仲舒博學多聞,齊?則熟稔時務,姚崇和宋?每次有疑難問題,都會向高仲舒和齊?請教,得到滿意的答覆後,感嘆地說:「想知道以前的制度,可請教高君,想知道當今之事,可請教齊君,如此一來,處理政事就不會有所疏漏。」

【研析】

唐玄宗(李隆基),少年時即有大志,因平定韋後之亂,而被立為太子。即位後,立即鏟除太平公主及其黨羽,終結了武周以來所發生的一連串Om廷政變,確立政權。玄宗即位後,任用賢能,改革弊政,勵精圖治,所以執政前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國威遠播,國力昌盛,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因該期間之年號為開元,故史稱「開元之治」。

姚崇和宋?同為開元名相,並稱「姚宋」,與「貞觀之治」的房玄齡、杜如晦相媲美。本則故事,就是在描述姚崇和宋?二人,深獲玄宗的敬重,備受禮遇,二人雖各有特色,但同心協力輔佐玄宗,而成就了開元盛世。

【延伸思考】


1、唐玄宗執政前期締造了唐朝的鼎盛時期,史稱開元之治。你覺得造就「開元之治」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要治理好一個國家,並非只倚賴少數人的力量,而是必須靠堅強團隊的群策群力。從本則故事中可知,賢能如姚崇、宋?,他們仍會就疑難問題請教高仲舒與齊?,才能儘量做到處理政事不會有疏漏。由姚、宋二人嚴謹的處理政事態度,你有何感想?

【參考書目】

1、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修訂本)(第4冊) 建宏出版社
2、《圖說中國歷史 》(京中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