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半部論語治天下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8月03日】

【原文】

普(1)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2),每歸私第,闔戶啟篋(3)取書,讀之竟日(4)。及(5)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出自《宋史.卷二百五十六.列傳第十五》)

【注釋】

(1)普:趙普,字則平,幽州薊人。以老衰久病,年七十一。
(2)手不釋卷:手中一直拿著書籍片刻不放。形容勤勉好學或讀書入迷。
(3)闔(音何)戶啟篋(音切):關上房門打開書箱。闔,關閉。篋,箱子一類的東西。
(4)竟日:終日,整天。
(5)及:待,等到。

【語譯參考】

趙普年少時學習處理官府事務的知識,對於學問知道的很少,後來當了宰相,宋太祖常常勉勵他多讀書。晚年時,趙普學習勤奮,手不釋卷。每天下朝回家,關上房門打開書箱拿出書來,一讀就是一整天。等到第二天到官署辦公,處理裁決公務如流水般快速。他死後,家人打開書箱,看到裡面有《論語》二十篇。

【研析】

乾德三年(963年),宋太祖平定後蜀後,從宮中得到一把舊銅鏡,鏡背竟刻有「乾德四年鑄」的字樣。問宰相:「現在怎麼已有了(乾德)四年鑄的銅鏡?」宰相答不上來。於是,召見學士陶谷、竇儀詢問此事。竇儀說:「此鏡一定是前蜀的東西,過去前蜀主王衍用過『乾德』這個年號,銅鏡應是那時候鑄造的。」太祖因此感嘆:宰相必須任用讀書人。況且宋朝一貫的政策是「興文教,抑武事。」而趙普在當時只是精通為吏之道,缺乏文章學術,所以宋太祖勉勵他要多讀書。趙普也依言發憤讀書,下朝後常閉門努力學習,深得個中精髓,故增加了智慧,處理公務反而如流水般快速。

按理說,趙普是頗受宋太祖倚重的開國元勛,本可功德圓滿、善始善終,可是,他的仕途卻一波三折,並不順利,先後做三次宰相。概言之,他的後半生是:因專橫跋扈而受制約、因貪圖錢財而受猜忌、因不學無術而受輕蔑、因結黨徇私而遭罷黜。使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君臣上下對他的輕視。有一次,宋太宗和他閒聊,隨口問他:「有人說你只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趙普老老實實地回答說:「臣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這部分。過去臣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臣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就可使天下太平。」所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正是在他第二次為相時之語。後來趙普因為年老體衰病逝,家人打開他的書篋,裡面果真只有一部《論語》。

【延伸思考】

1.宋朝君臣注重文教,對當時的社會起到什麼影響?造就了歷史上哪些名人?
2.飽讀詩書的人與不學無術者,他們有什麼不同?(可就內涵、外表言談舉止、思考模式……等發表你的看法。)
3.宋太祖勉勵趙普要多讀書,你認為讀書對我們有何幫助?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話續資治通鑑》(第一冊)沈志華 主編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