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11月12日】
【原文】
熙寧中,同提點河北刑獄,改沿邊安撫都監,進副使。界河巡檢趙用擾北邊,契丹以兵數萬壓境,造浮橋,如欲度者。光祖(1)在舟中,對其眾盡徹戶牖(2)。或謂:「契丹方陣,而以單舟臨之,如不測何?」光祖曰:「彼所顧者,信誓也;其來,欲得趙用耳。避之則勢張,吾死不足塞責。」
已而契丹欲相與言,光祖即命子襄往。兵刃四合,然語唯在用,襄隨機折塞之。其將蕭禧遽(3)揮兵去,且邀襄食,付所戴青羅泥金笠(4)以為信,即上之。時已有詔罷光祖矣。吳充曰:「向非光祖以身對壘,又使子冒白刃取從約,則事未可知。宜賞而黜(5),何以示懲勸?」乃除真定(6)鈐轄。
(出自《宋史.卷三百五十.列傳第一百0九》)
【注釋】
(1)光祖:王光祖,字君俞,開封人。父?,為涇原勇將,號「王鐵鞭」,戰死好水川。錄光祖為供奉官、合門祗候。
(2)盡徹戶牖(音有):門窗全部打開。牖,窗戶。
(3)遽(音句):急促。
(4)笠:做為遮擋陽光和雨水的帽子。
(5)黜(音處):罷免職位或使職稱降低。
(6)真定:今河北正定。
【語譯參考】
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光祖任河北同提點刑獄,改任沿邊安撫都監,升副使。界河巡檢趙用騷擾與契丹接境的邊界,契丹以數萬軍隊壓境,建造浮橋,像要渡河的樣子。當時王光祖在船上,面對對方的軍隊把船上的門窗全部打開。有人勸說:「契丹正在列陣,而我們只以一艘小船靠近他們,如果發生不測怎麼辦?」王光祖說:「他們所求的是誠信誓約;他們來也只是為得到趙用罷了。如果避開他們,形勢會更緊張,我死了也不能搪塞此責。」
不久契丹人要跟宋人交談,王光祖命令兒子王襄前往。契丹軍隊馬上把他圍起來,但所談內容只圍繞在趙用,於是王襄隨機駁斥他們。契丹部將蕭禧馬上命令軍隊離開,而且邀王襄吃飯,把所戴的青羅塗金的帽子交給王襄作為信物,王光祖將它獻給皇上。當時已經下詔要罷免王光祖。吳充說:「前邊如果不是王光祖自身與之對壘,又派兒子冒著生命危險取來信約,那麼事情還不知會怎樣。應該獎賞反而被罷免,如此怎能昭示賞罰呢?」於是任命王光祖為真定鈐轄。
【研析】
契丹與宋朝一向是依約定和平相處,雖然其中也打過戰爭,最終仍是彼此吃力不討好,因而讓百姓休養生息。如今趙用騷擾邊界,當然契丹人會產生疑慮做軍事準備,一旦發現危急能及時因應。王光祖身為將門之後,當然明白兩軍對峙,若無絕對勝算,以止戈為上策,免得擴大事端。所以立即將船上門窗打開,一副坦蕩蕩,無所隱藏的樣子,先釋出自己的善意,然後再命令兒子王襄前往說明,取得契丹部將蕭禧的帽子作為信物,終以誠信取得契丹的信任。
在古代講究仁義禮智信的社會,如果你是個重視傳統道德的人,奉行它,其產生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如文中王光祖以國家安危優先考量,用智慧去執行誠信,蕭禧回報以義,化干戈為玉帛落幕。可見以武力解決問題,乃下下之策,如果大家道德回歸,碰到事情本著良知,秉著傳統道德而行,世界大同之日,為期不遠矣。
【延伸思考】
1.王光祖認為職責重於個人安危,所以留下此段佳話。如果換作一個貪生怕死之輩,你想可能會產生怎樣不同的後果?
2.古代一言九鼎,只要一句話,彼此信守承諾;如今訂立許多契約,依然違約不斷,請你分析其原因。
3.王光祖因退敵有功,因而免除被罷免的窘境,冥冥之中,告訴人們做好人是可以得福報的。從中讓你體悟到何種不同思維?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