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節儉濟貧、律身訓子的張英

辛棄名


【正見網2009年11月08日】

清代人張英(1637~1708年),字敦復,號樂圃,江南桐城(今屬安徽)人。康熙年間中進士,曾任禮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由於他精明強幹,又清正廉潔,一直深受皇帝的信任。張英在文壇上也頗負盛名,其《聰訓齋語》、《恆產瑣言》和《篤素堂文集》等書,曾經廣為流傳。

一、節儉濟貧

張英一向力求節儉,不奢侈浪費。平時,每頓飯最多是兩葷兩素,而且只吃八成飽;穿的也常是舊衣衫。他認為,當時京城一桌酒席,往往超過幾十兩金子,完全是為了講排場、擺闊氣,有百弊無一益,理應革除。所以,他幾乎從不應邀赴宴,更不主動地設宴待人。對於時興的看戲風,他也不感興趣。他曾多次表示:與其把錢花在請客看戲上,倒不如拿去救濟貧困急難的人,讓別人也和自己分享其利,共享其樂。

對於過生日,張英也歷來不講究。但當他六十大壽時,他的夫人卻破例地費起心思來。照她的計劃,是專門雇個戲班子,唱一場「堂會」,並設宴款待那些前來賀壽的親朋好友。張英得知後,堅決不同意。他勸夫人取消這一計劃,而用這筆費用,做成一百件衣褲,施捨給行走在路上的窮人們。結果,老伴依了他。當他看到饑寒交迫的陌生人,得到衣褲時的那種喜從天降的樣子,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他覺得,這個生日過得最有意義,最愉快。

張英告老還鄉後,仿照名人陸梭的方法,將一年的費用分成了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每天他都在食用方面盡力節省。到月末時,算出一月所剩餘的錢,將它單獨放在一個地方保存著。一旦發現誰家生活困難,或是遇有特殊情況急需用錢時,便主動地拿出來接濟他們。

張英還深有體會地對人說:「一個人每天做一兩件有益於他人的好事、實事,其樂趣,要比每天享受豐厚的食物好得多。」

二、注重修養

在張英生活的時代,無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非常重視吉日良辰。有一次,他偶爾在忌日的那一天,穿了朝服出門去。剛走了不遠,旁邊有個人大聲向他喊道:「今日是忌日!」他一聽,急忙轉回家換掉了朝服。事後,張英經常向家人說:「我雖然不認識那個人,但心裡卻很感激他。」張英還就此寫道:「諸如此類的一些事情,對自己沒有絲毫損失,但對別人卻是有益的。人們常說,同是鳥類,一聽鸞鳳的名字就歡喜,一聽貓頭鷹的聲音就討厭,這是因為鸞鳳能給人帶來福音,而貓頭鷹卻給人帶來災禍;同是草木,人們見了毒草就避開,而見了人參、茯苓,則當成了寶貝。這是因為毒草能害人,而人參、茯苓有益於人的健康。」由此,他得出結論:「一個人若能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益於人,徹底戒除有損於人的事,那麼,人們就會盼望他如盼鸞鳳,珍愛他如同珍愛人參、茯苓。」因此,張英更加注重起自己的道德修養,幾乎也做到了「每日三省吾身」。而且在博覽群書中,對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更加仰慕。白居易晚年時將官職、名利,看得很淡,不論升遷、貶黜、留京、外放,都心平氣和,處之泰然,盡其所能地多為他人謀利益,從而贏得了普天下一片讚揚聲。張英鑒於白居易取字號為「樂天」,也特地為自己取號為「樂圃」,以示學習白居易。

三、立訓育後

張英晚年曾立了一份家訓。主要內容有二十個字,即:「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翻譯成白話,就是:認真讀書的人,一定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勤守田產的人,永遠都不會受到飢餓的威脅;為求福而做好事的人,一輩子不至於覆滅;擇賢者與之交友的人,則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為利於「律身訓子」,張英還圍繞著這二十個字做了一些論述。首先,張英認為:讀書可養身心。他引用《尚書•大禹謨》中的話,強調「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來說明人心很容易變壞,而良好的品德卻不容易培養起來。他指出:人生碰到的不如意事很多,即使白居易、蘇東坡、陸游那樣名傳千古的人,也都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甚至受盡了折磨。所以,不要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怨天尤人,應當從讀書中去增長見識.去陶冶情操,去適應複雜多變的現實生活。只有這樣,才能永葆愉悅的心態,並贏得世人的尊敬。

其次,張英主張將「耕讀」作為長久之計。他說:一般講來,人生最快樂的事,有三個方面,即高貴、富裕、多子多孫。然而這三個方面,能夠妥善處理就是幸福,不能妥善處理就會成為累贅,甚至被這種累贅,拖牽得精疲力盡。高位,令人迷戀,但同樣也是遭人責備的處所,忌恨嫉妒的根源,利害得失的關卡,辛勞苦楚聚集的中心。富裕,必然招至親戚的請求,窮人的怨恨,僕人的奸騙和大小盜賊的算計;而多子多孫,一旦對他們教育不好,惹出的亂子則更大更多。接著,他列舉了許多居鄉耕讀的好處,告誡子弟們:不要思慕城裡的繁華,不可妄求所謂的功名利祿,而應當在家邊耕邊讀。這樣,將無憂無慮,自得其樂。

在談到「積德者不傾」時,張英勉勵後輩們:要做一個有益於他人的人。並啟發他們學習鳥中的鸞鳥和鳳凰,草木中的人參和茯苓。還說:這樣的人,必定受天地保佑,令鬼神敬佩。對於「擇交者不敗」,張英論述得更為詳盡。他說:一個人讀了書,有了妻室,建立了家庭,漸漸遠離了父母的教誨,離開了塾師的管束。這時往往是交友的開始,也是同朋友打得火熱的時候。然而,由於剛剛邁入社會,思想還不成熟,又缺乏各方面的經驗,如果有行為不端的人插入進來,沒有不被帶壞的。一旦上了他們的圈套,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他強調指出:「在選擇朋友、交際往來這方面,我看到的和親身經歷過的,最為深切。那些陰險毒辣的人如毒酒入口,如毒蛇纏身,千萬不可深交,一與他們交上朋友,就很難脫身,無法挽救,其危害更烈,是這幾個方面最重要的問題。

正是由於張英教子有方,他的兒子張廷玉(1672~175年)二十八歲中進士,步入仕途,後來升為軍機大臣;張廷玉的長子張若靄,也在二十多歲參加殿試時,被雍正皇帝欽點為一甲三名,即探花,後來任職南書房、軍機處,並成為當時著名的清官,頗有其祖、其父的遺風。

(事據《清史稿》等)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