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年文化系列:破五

若水/整理


【正見網2010年02月18日】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各地又叫「送五窮」、「趕五窮」、「送窮土」、「送窮灰」、「填窮坑」、「糊窮坑」「送窮媳婦出門」等。

傳說,玉皇大帝讓彌勒佛管理人間衣食住行。彌勒佛心地善良、寬宏大度,來到人間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們過一個痛快年。於是,人們便遵照彌勒佛的旨意,到集上備辦年貨。彌勒佛還具體規定: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來殺雞;二十八,把豬殺;二十九,打黃酒;三十晚上吃餃子擺宴酒;到了初一,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穿戴整齊,互相道賀。同時,他還有一個要求:大年三十祭祖的時候,一定要恭敬地供奉祭祀各路神仙。

這樣一直到了正月初五,正當彌勒佛滿心歡喜地欣賞人間過年的喜慶氣氛時,一個衣衫襤褸滿身糞土味的胖女人闖了進來。彌勒佛定睛一看,原來是姜太公的老婆――專管茅房、糞土的髒神。髒神一進大殿,便怨彌勒佛處事不公,沒將她放在眼裡。

原來,大年三十這天,人間供神時,因她是髒神,躲還來不及呢,誰還會供奉她呢。開始髒神還以為人們只是一時的疏忽而將她忘記,事後一定會想起的,可是她一直等到初五,仍然無人來問津,這才惱了來找彌勒佛。彌勒佛滿臉堆笑,說道:「這樣吧,今天是大年初五,我讓民間專為你破費一次,給你包一次餃子,好好地放幾個炮吧。」髒神聽了,這才心滿意足地走了。

還有一個傳說是,姜太公的老婆馬氏是個嫌窮愛富之人,在姜太公受窮的日子裡,馬氏就跟他鬧離婚,不跟他過窮日子。為此,姜太公在封神時就將她封成了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窮神帶有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這窮神集天下之窮為一身,老百姓當然不喜歡她,但三十晚上迎神時,她還是和眾神一塊兒進了百姓家。老百姓厚道,不想在過年時因她而惹得眾神不高興,就忍著忍著,直忍到初五,實在忍不下去了,便在這一天「送五窮」,拿起掃帚,連垃圾一起將她掃地出門。人們為了避窮神,於是把這天稱為「破五」。

「五窮」民間又稱為「五鬼」,初五送窮,就叫「趕五鬼」。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也為此專門寫過一篇詼諧幽默的《送窮文》,說:「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凡此五鬼,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中國古代送窮,是有一定儀規的,韓愈在《送窮文》中提到,送窮時,還要為其「結柳作車,引帆上牆」。就是說,送窮時既要為窮鬼準備下象徵性的車船,還要給窮鬼帶上乾糧。雖有其禮儀,但民間百姓在這一天不但要將窮神用掃帚掃窮出門,還要放鞭炮將其驅逐得遠離塵世。唐代詩人姚合有《晦日送窮三首》的詩,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破五破的是五窮,迎的是五路財神,所以,對崇尚傳統的中國人來說,正月初五確實是個重要的日子。

對商家而言,初五送走「五窮」後,馬上要迎接「五路財神」。清代顧祿《清嘉錄》上載:「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

我國的民間傳說中,有很多個財神,文財神有比干、范蠹,武財神有趙公明和關公。

路頭神據說是元末一將軍,名何五路。他驍勇善戰,在一次抵禦外寇的戰爭中犧牲,人們便敬他為神,名「五路神」。而五路神變成財神的原因,是過去的商人常常做長途販運的生意,青海人把這種生意人稱之為「腳戶」,他們趕牲口馱貨物行走在千裡路上,所求的就是平安,只有貨物平安到達,他們才會有財可發,所以,他們上路前要拜「五路神」,求個路上平安。慢慢地,這五路神也就變成了財神。所以路頭神的生日也成了祭拜財神的日子。

古代城裡的商家們為了爭個利市,初四晚上就開始搶著「接財神」,稱之為「搶路頭」。商家們給財神獻羊頭,供鯉魚(羊代表吉祥,魚又與「余」同音,鯉魚倒念是魚鯉,諧音「餘利」)。接完財神後,全家吃「路頭酒」,以圖利市大發。

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請回來過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掛祖宗牌位,燒香上供,意為請祖宗過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以家族為單位舉行送家堂的儀式。天還未亮,人們就都煮好餃子,上供、燒紙、叩頭,接著把神主牌位收存起來,只等三聲大炮一響,全族男人帶著香紙鞭炮集合一起,排著隊伍前去上墳,叫做送老祖宗回家。一路上,抬供的抬供,放鞭的放鞭,來到墳地再焚香紙叩頭,喊道:「爺爺奶奶,到家啦!」

由於初五日肩負著送窮神、接財神等多重重任,所以民間形成各種風俗。

這天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搞衛生。因為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動掃帚的,即使屋內掃地的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角。破五這一天,要徹底清掃。鞭炮也是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垃圾掃出大門,堆到一個角落,於是拿來一個大的爆竹,插在垃圾堆上,點燃了,轟隆一聲,稱作「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

「破五」要吃象徵「元寶」的餃子,也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