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生為宋臣 死為宋鬼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03月04日】

【原文】

咸淳十年,大元兵大舉伐宋,似道(1)督諸軍出次(2)江上,以立信(3)為端明殿學士、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討使,俾就建康府庫募兵以援江上諸郡。立信受詔不辭,即日上道,以妻子托愛將金明,執其手曰:「我不負國家,爾亦必不負我。」遂行。與似道遇蕪湖,似道拊(4)立信背哭 曰:「不用公言,以至於此。」立信曰:「平章、平章,瞎賊今日更說一句不得。」似道問立信何向?曰:「今江南無一寸乾淨地,某去尋一片趙家地上死,第要死得分明爾。」既至,則建康守兵悉潰,而四面皆北軍。立信知事不可成,嘆曰:「吾生為宋臣,死為宋鬼,終為國一死,但徒死無益耳,以此負國。」率所部數千人至高郵,欲控引淮漢以為後圖。
已而聞似道師潰蕪湖,江漢守臣皆望風降遁(5)。立信嘆曰:「吾今日猶得死於宋土也。」乃置酒召賓佐與訣,手為表起居三宮,與從子(6)書,屬以家事。夜分起步庭中,慷慨悲歌,握拳撫案者三,以是失聲,三日扼吭而卒(7)。

(出自《宋史 卷四百一十六.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注釋】

(1)似道:賈似道(1213年-1275年),字師憲,台州(今浙江臨海)人,南宋大臣。淳佑九年(1249年)為京湖安撫制置大使,次年移鎮兩淮。開慶元年(1259年)以右丞相領兵救鄂州,私下向忽必烈求和,答應稱臣納幣,兵退後謊報戰功,詐稱大捷,回朝執政,專權一時。後因出兵與元軍作戰大敗,被革職放逐,到福建漳州木棉庵時,被監送人鄭虎臣所殺。
(2)次:中間。
(3)立信:汪立信(?―1275年),字誠甫,號紫源。南宋安豐軍六安(今屬安徽)人。淳佑六年(1246年),得宋理宗賞識,授烏江簿、知桐城縣、判建康荊湖制置使。景定三年(1262年)改知江州。咸淳九年(1273年)任京湖安撫制置使。恭宗德佑乙亥(1275年),為江淮招討使,募兵抗元,見時局已非,扼喉而卒。
(4)拊(音府):拍。
(5)降遁(音頓):投降而逃。遁,逃避,躲閃。
(6)從(音縱)子:侄兒。從,比至親較次一級的。
(7)扼(音俄)吭(音航)而卒:扼喉而去世。扼,用力掐著。吭,喉嚨。

【語譯參考】

咸淳十年(1274年),大元兵大舉征討宋朝,賈似道統帥各軍出兵駐紮長江上,任命汪立信為端明殿學士、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討使,讓他從建康府庫撥出裝備招募軍隊以支援長江上游各郡。汪立信接受詔命,毫不推辭,當天就上路,把妻子託付給愛將金明,握住他的手說:「我不辜負國家,你也必定不會辜負我。」隨即出發。在蕪湖與賈似道相遇,賈似道拍汪立信的背哭著說:「沒有聽您的話,以至到了這個地步。」汪立信說:「平章啊平章(賈似道的官銜),瞎賊(汪立信有眼疾)我今天再說一句話行不行。」賈似道問汪立信要到什麼地方去?汪立信說:「現在江南沒有一寸乾淨的土地,我要去尋找一片屬於趙家的土地上死,只是要死得明明白白。」到了建康,守兵全部潰敗,而四面都是元朝軍隊。汪立信知道事情不能成功,感嘆說:「我生為宋臣,死為宋鬼,最終為國家而死,但白白送死沒有用,因為這樣有負國家。」於是率領部下數千人到高郵,想控制淮漢為以後打算。

不久聽到賈似道兵潰蕪湖,長江、漢水守臣都望風投降逃走。汪立信嘆息說:「我今日還能夠死在宋土上。」於是置酒召集賓客與手下官員,與他們訣別,親自寫下表章,向皇帝、太后、皇后問安,寫信給侄子,囑託家事。夜半,起身到庭中散步,慷慨激昂,悲傷唱歌,握緊拳頭數次捶擊桌子,由於悲情難抑失聲痛哭。三天後,氣逆於喉而去世。

【研析】

宋朝末年,賈似道為一己之私,專權敗壞朝政,致元兵大舉入侵,幾年之間,國土日益縮小,各城池守備有的壯烈犧牲;有的眼見大勢已去,自殺身亡;還有的開城門投降成為元臣。整個宋朝陷入岌岌可危境地,賈似道仍不知悔悟,甚至襄樊被元兵圍攻數年,他還隱匿軍報,不全力救援。到了咸淳十年(1274年),已到不可收拾地步,任命汪立信招募軍隊支援長江上游各郡。汪立信明知不可而為之,抱著有去無回必死的心情,義無反顧的接受詔命。故出發前,將妻子託付給愛將金明,與賈似道在蕪湖相遇,也告知要明明白白的死在宋朝土地上,最後只有盡人事了。不久又聽到長江、漢水守臣也都投降逃走,遂與大家訣別,寫信給三宮問安,向侄兒囑託家事,悲憤異常,終致扼吭而卒。文中充滿汪立信想有所作為為國盡忠,卻無力問蒼天,天不從人願的無奈與悲憤。在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除了選擇死在自己國土上外,對於一個忠臣焉能如何呢?

【延伸思考】

1.一旦面臨需要作生死存亡的抉擇時,你會依據什麼決定?為什麼?
2.汪立信慷慨悲歌,令人動容,讀後讓人無限痛心與惋惜,請就此發表你的感想。
3.為什麼汪立信一定要死在自己國土上?

【參考資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話續資治通鑑》(第十冊)沈志華 主編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