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隱惡揚善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06月24日】

【原文】

子曰:「舜(1)其大知(2)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3),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禮記.中庸》)

【註解】

(1)舜:上古帝王的稱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後受禪為天子,都於蒲阪(今山西省永濟縣)。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亦稱為「大舜」。
(2)大知:大智。知,音同「智」,智慧。
(3)邇言:淺近的言語。邇,音同「耳」。

【故事闡述】

孔子在《禮記.中庸》中,稱讚舜之所以能成為一國之君,是因為他樂於請教別人,並且能明辨淺近的言語,隱藏別人的惡行而宣揚別人的善行,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或不及,折衷運用在人民身上。後來「隱惡揚善」被用來指隱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

【討論】

(1)舜何以能成為一國之君?
(2)舜除了是一國之君,還是有名的孝子,你知道關於他的其它故事嗎?請跟大家分享。

【造句練習】

例:我們要隱惡揚善,給犯錯的人一個機會。

例:他為人厚道,待人處事總是隱惡揚善,所以人緣很好。

【課後時間】

成語接龍。

隱惡揚善>()>()>()>()>()

參考答案:

隱惡揚善>(善男信女)>(女中丈夫)>(夫唱婦隨)>(隨波逐流)>(流芳百世)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