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0年10月23日】
【原文】
左光鬥(1),字遺直,桐城人。萬曆三十五年進士。
出理屯田,言:「北人不知水利,一年而地荒,二年而民徙(2),三年而地與民盡矣。今欲使旱不為災,澇(3)不為害,惟有興水利一法。」因條上三因十四議:曰因天之時,因地之利,因人之情;曰議浚川(4),議疏渠(5),議引流,議設壩,議建閘,議設陂(6),議相地,議築塘,議招徠(7),議擇人,議擇將,議兵屯,議力田設科,議富民拜爵。其法犁然(8)具備,詔悉允行。水利大興,北人始知藝稻(9)。
(出自《明史・卷二百四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注釋】
(1)左光鬥(1575年-1625年),字遺直、共之,號浮丘,諡忠毅。明代桐城縣左崗(今屬樅陽縣左崗鄉)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 年)進士,東林黨主要成員,著名水利專家,也是史可法的老師。因反抗權閹魏忠賢,被下獄迫害致死。南明弘光時平反。
(2)徙(音喜):遷移。
(3)澇(音烙):雨水過多,莊稼被淹。
(4)浚(音郡)川:疏通河道。浚,疏通水道使水能暢流。
(5)疏渠:修理水道。疏,去掉阻塞使通暢。渠,水道,特指人工開的河道或水溝。
(6)陂(音必):山坡,斜坡。(音皮)蓄水池,池塘。
(7)招徠(音來):招致,把人招來。
(8)犁然:清楚、了解。
(9)藝稻:種植水稻。藝,種植。
【語譯參考】
左光鬥,字遺直,桐城人。是明神宗萬曆三十五(1607年)年的進士。
朝廷任命他到外地管理屯田事務,說:「北方人不知道水利,耕種一年土地就荒蕪了,二年百姓就遷移了,過三年土地和百姓都沒有了。現在要使天旱不成為災,水澇不為害,只有興修水利這一方法。」於是條陳三因十四議奏上,它們是:利用天時,利用地利,利用人和;建議疏通河道,建議修理水道,建議引來流水,建議設置堰壩,建議建立水閘,建議設置堤陂,建議觀察土質,建議建築水塘,建議把人招來,建議選擇適當的人,建議選擇將領,建議設置軍屯,建議為致力耕田者設立科舉考試科目,建議給致富百姓授予官爵。他的方法清楚嚴密而完備,皇上下詔允許全部實施。從此水利大興,北方人才開始知道種植水稻。
【研析】
左光鬥自幼潛心讀書,異常刻苦學習,故在文風頗鼎盛的桐城,年青時就頗負才名。除了精通文史外,還留心經世致用之說,攸關國計民生之策,希圖救國救民。這些思想促使他養成清正剛毅的性格。所以他考中進士,被授予官職後,不畏強權,在擔任御史時,負責巡視監察首都百官,就嚴辦了買賣官爵造假集團,逮捕假官一百餘人,震驚朝野,貪贓枉法之輩一聽到左光鬥就震懾不已。
除了政治,經濟議題他也十分關心,尤其特別注重農業水利興修。因他自幼生於江淮水鄉,故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北方農業落後,其弊在於水利不修,所以當朝廷任命他負責屯田事務時,他便提出了著名的因天時、地利、人情和疏浚溝渠、開設塘陂、修築堤壩、鼓勵軍民屯墾的「三因十四議」,獲得皇上認同,並迅速實施,將南方良種水稻引入北方,北方人始知種稻,從而促進北方的農業發展。
由於政績卓著,被升為內閣大臣,參與朝廷內部大政方針。但明末政治已腐敗不堪,獨木難支將傾之大廈,面對專權跋扈的魏忠賢閹黨集團,他雖堅決鬥爭卻無力回天,與楊漣等六君子,遭魏忠賢誣陷,受酷刑折磨而死,終年僅五十一歲。
【延伸思考】
1.許多事物都經過一個演化過程,從完全聽天自然狀態,到日後逐步改良,土地利用亦如此,請你說一說我們人類利用土地耕種的情形。
2.請你分析「三因十四議」有哪些優點?
3.農業發展乃民生命脈,而如今的農產品,經過科技的改良,也不全然是好,它衍生出哪些優缺點?請你舉實例說明。
【參考資料】
《二十六史精粹金譯下》門歸 主編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