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十一真(16)更衣范冉 廣被孟仁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2年03月03日】

【原文】

gēng yī fàn rǎn ,guǎng bèi mèng rén 。
更衣范冉,廣被孟仁。

ㄍㄥ ㄧ ㄈㄢ?ㄖㄢˇ,ㄍㄨㄤˇㄅㄟ?ㄇㄥ?ㄖㄣ?。
更衣范冉,廣被孟仁。

【注釋】

(1)范冉:字史雲,東漢陳留外黃(今屬河南)人。自幼貧困,為官清正。曾向馬融學習五經,後被任為萊蕪縣長,故人稱范萊蕪。
(2)孟仁:本名孟宗,避吳帝孫皓名諱而改仁,字恭武,三國時代江夏(今屬湖北)人。幼年喪父,侍母至孝。吳國大臣,官至司空。

【語譯】

范冉和朋友換穿同一件好衣服,孟仁的母親為他縫製大被子。

【人物故事】

范冉年少時和同郡的尹包是好友,一起到別人家作客,到了門外,尹包年紀較大,穿上深紅色衣服先進去,等他出來,脫下衣服再給范冉穿去作客。

據《後漢書.獨行傳.范冉》,漢桓帝時,以范冉任萊蕪長,正逢母親過世,沒去上任。後來被太尉府徵召,因性情躁急不能隨俗,常佩帶熟牛皮上朝(提醒自己像熟皮一樣柔韌緩和)。遭黨人禁錮後,就推著小車,載著妻兒,以撿拾維持生計,有時住客店,有時在樹下過夜。如此十幾年,才搭建草房住下來。所住簡陋,有時糧米用盡,依然神態自若,言貌不改,鄉裡歌頌他說:“甑中生塵范史雲,釜中生魚范萊蕪。”(甑:zeng,ㄗㄥ?,蒸煮食物的瓦器。釜:fǔ,ㄈㄨˇ,鐵鍋。)

直到黨禁解除,同時被三府徵召,就接下司空府的任命。七十四歲在家中過世,臨死前告誡兒子說:“我生在一個混亂的世代,正逢風俗奢侈,生時不能匡正世道,濟世救時,死了如何忍心和世俗相同!一斷氣便幫我更衣入棺,換上平常的服裝,衣服足以遮蔽形體,棺木足以裝下身子就好,入殮完便即刻埋葬。墓前的祭品,乾飯涼水即可,不要認為這些飲食物品低下。墳上的封土,高度足以藏身即可。別讓鄉人親族有所負擔啊!”

《三國志.吳志.孫皓傳》對孟仁的記載,裴松之注引了《吳錄》及《楚國先賢傳》的說法。

據晉代張勃的《吳錄》,孟仁年少時跟隨南陽李肅學習。他母親為他縫製厚大的被褥,有人問其原因,母親說:“小兒無德招致客人,求學的人多貧寒,所以做大被子,也許可以和氣味相投的朋友多接觸啊!”孟仁讀書日夜勤勞不懈怠,李肅感到驚異,說:“你是當宰相的人才啊!”

起初孟仁任驃騎將軍朱據的軍吏,帶母親住在軍營。孟仁既不得志,又夜裡下雨屋子漏水,因而哭著向母親道歉,母親說:“只應以此勉勵自己,何必哭泣呢?”朱據知道了這件事,派他擔任監池司馬。在監池司馬任內,孟仁自己編織魚網來捕魚,醃製成魚乾寄給母親,母親退還給他說:“你身為魚官,卻把魚乾寄給我,沒有避嫌啊!”後來孟仁升遷吳縣縣令,當時都不能帶家屬前往任職,他每次得到應時的食物,就寄給母親,常不願先吃。

據晉代張方賢的《楚國先賢傳》,孟宗母親喜愛吃筍,冬至快到時,竹筍尚未生長,孟宗進入竹林後哀嘆,筍因而冒出,得以供養母親,大家都認為是因為孟宗至孝感應上天,才引發竹筍的生長。

【說明】

范冉自小生活清苦,有一件像樣的衣服,也是和好友共穿。有一回離職後很久沒煮飯,以致炊具滿是灰塵,鍋子生出蠹魚(蠹蟲。蠹,du,ㄉㄨ?)。從此,“甑塵釜魚”的典故成了清正的代名詞。范冉除了臨終要求兒子杜絕奢侈,治喪一切從簡,生前也絕不接受不屬於自己的饋贈。東晉《袁山松書》曰:“范冉辭官後,曾叫兒子去撿拾麥子,撿得五斛。鄰居尹台送給他一斛,囑咐兒子別說。范冉知道後,即刻要兒子回送六斛,說麥子已經混雜了,絕不敢接受。”范冉貧困時尚且如此,何況居官之時,不愧為清廉的典範。

孟仁“哭竹生筍”是二十四孝中著名的故事。孟仁的孝心和勤學背後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不僅照顧兒子避免受寒,也擔心兒子的朋友因生活貧寒而受凍,所以做了大被子。後來孟仁自己捕魚寄給母親,但母親為了避免兒子沾上貪污嫌疑,仍原物退回。母親對孟仁清正仁厚的身教,必然對孟仁影響至深。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