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1年02月11日】
【編者按】本文是刊登在英國出版的世界醫學權威雜誌,The Lancet,上的一篇科學論文。這篇文章揭示了人的知覺、認知功能、情感狀態、對個體的主體的意識可能會部份或全部與主體意識分離。
具有瀕死體驗者的感知分離:與身體分離還是與思維分離?
Bruce Greyson
Division of Personality Studies, Department of Psychiatric Medicine, PO Box 800152, University of Virginia Health System,
Charlottesville, VA 22908-0152, USA (B Greyson MD)
Lancet 2000 Feb 5;355(9202):460-3.
摘要
背景:某些接近死亡的人報告具有如下體驗:他們超越了自我和時空的界限。這種瀕死體驗(NDE)和感知分離(DISSOCIATION)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徵,當人處於感知分離時,此人的自我與身體的感知分離。此項研究揭示了接近死亡的人感知分離發生的頻率。
方法:96個自述曾具有瀕死體驗的個體,38位曾接近死亡但不具有瀕死體驗的個體完成一項郵寄式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包括了瀕死體驗中的“深度”的衡量標準(瀕死體驗的衡量)和感知分離症狀的衡量標準(感知分離的衡量)。用Mann-Whitney U檢驗比較兩組人群的中位數得分。瀕死體驗的深度和感知分離症狀的相關性用SPEARMAN’S等級 相關法,比較瀕死體驗和感知分離體驗的得分而得到的。
發現:和對照組比較,自述具有瀕死體驗人同時報告具有感知分離症狀要顯著增多。在具有瀕死體驗的人群中,瀕死體驗的深度和感知分離症狀正相關, 儘管症狀的程度要明顯低於病理性的感知分離症患者。
解釋:具有瀕死體驗個體的感知分離症狀的模式和壓力引發的非病理性的感知分離相似,而與精神病學的感知分離症不同。對感知分離機制的進一步認識可能會使瀕死和其它的神秘的或先驗體驗得到進一步揭示。
介紹
感知分離是指思想、感覺或者體驗和正常的意識和記憶分離。它的範圍從正常的非病理性的白日夢體驗到心理性的健忘症和分離性同一性障礙的多重性格。儘管創造感知分離(DISSOCIATION)這一術語的JANET把它看作是健康個體很少體驗的,緊張導致的意識中斷。而他的同行James和Prince卻持不同的看法:感知分離(DISSOCIATION)是以不同的程度持續可變存在於任何個體。多數現代的作者認為,感知分離(DISSOCIATION)是一種發生於其它方面正常的個體,對無法忍受的軀體和情感創傷的適應性反應,不必然導致高度痛苦。這種正常的創傷性的感知分離(DISSOCIATION)和在感知分離症中體現的病理特徵之間的關係仍在爭論。第四版的美國精神病學會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指出:“感知分離不該被認為是內在的病理性的,而且通常不導致痛苦、損失或需要幫助的行為。”
感知分離的症狀被描述成一組異常的創傷受害者,包括犯人、人質和暴怒的受害者。Spiegel和Cardena到如下的結論:25%至50%的經歷創傷者體驗過分離的感覺。在極端的事例中,這種感知分離的感覺可能會導致對此損失的健忘症或損失性記憶。
感知分離體驗標準(DES)是一個被廣泛應用的對感知分離的篩選工具。DES包括28項視覺診斷標準,受試者被要求指出他們體驗不同(包括在酒精和藥物影響下)的感知分離時的時間的百分比。它的範圍從正常的、非病理性的沉溺於看電視,以至於不知道房間裡正在發生的事情的體驗,到對過去的重要事件缺乏記憶的少數的病理性的體驗,或感覺他/她的身體是屬於其它人的。典型的被診斷為感知分離症的個體的DES得分等於或高於30分;而多數其它組的得分非常低通常近於零。
研究者可計算DES得分等於或高於30的個體的百分比,將它作為“高度感知分離”和“低度感知分離”的臨界值。DES包括了和通常的和病理性的感知分離都相關的項目,而DES~T,由八項組成的亞評估標準被用於純的病理性的感知分離的診斷標準。任何的DES_T得分都指示了感知分離的病理性。
某些近於死亡的人報告具有一種複雜的體驗:那時他們的相信他們離開了自己的肉體,超越了自我和通常的時空的界限。這些體驗,通常被稱為瀕死體驗(NDE),包括認知因素,諸如:加速的思維過程,“一生回顧”;情感因素,諸如:強烈的寧靜和快樂的感覺;可質疑的不尋常的因素,諸如:離開身體的感覺,見到未來事件;超感因素,諸如見到過世親人的體驗,或是見到非塵世的另外空間。儘管在1975年之前瀕死體驗(NDE)這個詞並沒有被應用,但在19世紀就有了瀕死體驗(NDE)中的超感體驗的報告, 而在1892年,當Heim將類似事例收集成冊發表後,這種現象被描述成離散綜合徵。在一個對所有發表的數據的綜述中作了如下結論:瀕死體驗發生在9%~18%的被證明近於死亡的人群中。
幾個假說被建議用來解釋瀕死體驗;這些假說中即包括生理機制,也包括社會心理因素,但導致的原因還不清楚。然而,他們具有一個共同的模式:即瀕死體驗後的信仰、處世態度、價值觀的改變。NED評估有16項,是由自己打分,多項選擇的調查問卷,具有記錄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可以將瀕死體驗和其它的臨近死亡的反應區分開。得分等於或高於7分的被定義為有過瀕死體驗。
人群的瀕死體驗的回顧性研究報告認為這些人心理是健康的。
在最初的從心理學的角度理解瀕死體驗的嘗試中,PFISHER提出:當人們面對潛在的不可逃避的危險時會通過愉快的幻覺逃避不快的現實。NOYES 和KLETTI詳細證明了這種解釋,他們認為瀕死體驗是人格解體的一種類型。但是,瀕死體驗和人格解體在一些重要點上有所不同。IRWIN辯解說,被改變的不是人的對個體身份的感覺,改變的是這種身份和身體感覺的聯繫。因此他建議,瀕死體驗不是人格解體的一種類型,而是一種自我身份和身體情感分離的感知分離的一種。
許多瀕死體驗的特徵是建議用來區分感知分離的,這些特徵包括:個體感知體驗、認知功能、情感狀態、對身份的感覺和個體的主體的意識的部份或全部的分離。概括的說,這種自我和身體的分離是一種存在於物理身體之外和從其它的空間位置觀察自身物理身體的感覺。這種被稱作的“離體體驗”在瀕死體驗中常見。這種現象也被創傷患者描述了,他們將此看成是對機體承受巨大恐懼的防衛方式。
Irwin指出,有過瀕死體驗的人,在對非常緊張的無法預料的事件做出反應時,會有發生瀕死體驗的傾向。Ring提出了一個對超常體驗敏感的發展理論,認為童年時的創傷刺激了這種將感知分離作為一種心理防衛法的發展。但是,兩個作者都指出,具有瀕死體驗的人並沒有產生對日常遇到的壓力的防衛性的普遍的感知分離或者是感知分離症。這些個體的健康的精神提示實際上,瀕死體驗和臨床感覺分離無關,感覺分離症的特徵是持續、重複和慢性的感知分離。儘管達到感覺分離症的診斷指征的個體會受益於特別針對感覺分離的治療,但他們的大多數並不患有感覺分離症,而只是具有感覺分離的症狀。這些人是否有足夠的痛苦和損傷而需要同樣的治療措施呢?這項研究調查了曾發生過瀕死體驗的一組人群樣本和曾近於死亡但並未有瀕死體驗的一組人群樣本的感知分離的發生頻率和類型。
方法
參與者是從和我聯繫以交流他們與死亡擦肩而過的經歷的人中選擇的。未來的參與者被告知此項研究包含一項問卷調查,此問卷涉及到他們所經歷的特別的瀕死體驗的特徵和“幾種經常被人們隨瀕死體驗報告出的經歷……這樣我們可以判定是否這些經歷在有過瀕死體驗的人中比在一般人中更常見”感知分離這個詞在解釋的信中和問卷中都未出現。這項研究的說明郵寄給受試者後,我們得到了他們的書面同意。我們給自願者一個數字,並郵寄了包括瀕死體驗標準和感知分離體驗標準的問卷。調查問卷是匿名的,只是用數字來識別。瀕死體驗標準得分被用來作為近死程度的標準;等於或大於7分被作為具有瀕死體驗的標準。感知分離體驗標準的得分被用來作為感知分離的標準。得分者等於或高於30的被定義為高度感知分離,低於30分則是低度感知分離。另外,在感知分離體驗標準~T(DES~T)中的得分被用來判定病理性的感知分離。
和感知分離體驗標準一樣,瀕死體驗標準得分的分布是偏性的,通常標準差(SD)和均數一樣。由於這個原因,只應用了非參數統計學檢驗。MANN-WHINEY U檢驗被用來比較兩組得分的中位數,SPEARMAN’S 等級相關被用來比較兩個連續變化量的相關,PEARSON’S檢驗被用於評估頻率分布。
結論
研究樣本為134個自稱曾近於死亡的個體。96(72%)人表示有過瀕死體驗且在瀕死體驗調查標準中,描述的體驗的得分等於或高於7分,38人(28%)否認有過瀕死體驗且在瀕死體驗調查標準中,描述的體驗的得分低於7分。性別分布上,兩組無顯著的差別,但有過瀕死體驗的個體要比無瀕死體驗的年齡偏輕。(見表1)
有過瀕死體驗個體的感知分離體驗標準得分顯著高於無瀕死體驗者,儘管他們的得分只是臨床感知分離症患者的三分之一。而在用來評定病理性感知分離症的DES-T得分中,有過瀕死體驗經歷人的得分要高於無此經歷的人。而基於感知分離標準得分等於或高於30分而被劃分為高度感知分離者的比例在有過瀕死體驗者中要高於無瀕死體驗者。兩種差別都介於顯著性差別的邊界。(見表1)
較輕的年齡和瀕死體驗的深度及感知分離的程度顯著相關;較低的年齡和病理性的感知分離的相關性介於顯著性差別的邊界。性別和DES,NDE,DES-T 的得分無顯著性相關。在報告有瀕死體驗的參與者中,瀕死體驗標準得分和感知分離標準得分及感知分離標準-T得分正 相關,說明描述了更多瀕死體驗的人同時報告了更多的感知分離和病理性的感知分離。(見表2)當年齡可比後,瀕死體驗標準得分和感知分離標準得分的部分相關值為0.26。
在高度感知分離組中,婦女所占的比例高於低度感知分離者,但兩者在年齡上無區別。在報告有瀕死體驗人中,高度感知分離者的比例要高於無瀕死體驗的人。瀕死體驗標準得分,在高度和低度感知分離者中相同。(見表3)
討論
因為感知分離通常和已有的創傷經歷有關,而且和有過瀕死體驗的人一樣,被和“來世”的改變狀態聯繫起來,所以有人建議,曾經接近於死亡的人,特別是有過瀕死體驗的人可能會顯示高度的感知分離。
有過瀕死 體驗的人在感知分離標準上的分布情況提示了對壓力的非特異反應性,和與感知分離症的低特異性。這個分布情況和臨床觀察相符:這種個體傾向於在他們的經歷中描述感知分離現象的發生,但並不經曆象具有感知分離症患者所經歷的那種程度的痛苦和損傷。儘管他們報告了高於無瀕死體驗經歷人的非病理性的感知分離的發生率,但這些指征並不足以指示感知分離症的存在。
在這組樣本中,可能的擾亂瀕死體驗標準和感知分離標準的因素是參與者的年齡,年齡與瀕死體驗標準和感知分離標準的得分負相關。為調整這個因素的干擾,計算了部分相關係數。結果仍是高度顯著相關。
這項研究的回顧性設計使我們無法說明,是否瀕死體驗在早先具有對創傷反應的感知分離的人群中經常發生,或是瀕死體驗引發了以前並沒有感知分離的產生了感知分離。儘管感知分離體驗和瀕死體驗似乎正相關,因果問題的回答只能是通過前瞻性研究,在此研究中,感知分離在瀕死體驗前後都被評估。
現在這項研究的缺點是依賴於自我選擇性的參與者。有過瀕死體驗而不自願參與的人可能體驗和自願參與者不同的感知分離症狀。例如,在感知分離標準中得分高的可能有更大的困難去回憶他們的瀕死體驗,或者另一種可能性,具有低度感知分離的人可能對在研究中報告他們的經歷缺乏興趣。而且,我們並未試圖去證明個體對於他們近於死亡的判定的正確性。醫學記錄中註明了近於死亡人和沒有這種證明的人所報告的瀕死體驗在某種程度上有所不同。鑒於以上原因,用未經選擇的近於死亡的隊列,或者是,更加理想的,用可能近於死亡的隨機樣本來重複以上的研究,可能是值得的。
儘管瀕死體驗被認為是積極的經歷,但是由於難於將這種經歷和個體一般的意識相協調,仍可能會導致情感方面的問題。儘管對瀕死體驗有了神經化學方面的解釋,但這種解釋還不被試驗數據所支持。而對於如下無關問題──瀕死體驗對此個體的意義和這種體驗是否會帶給他們對未來生活的個人獨有的或神秘的見解,超出了本研究的範圍。事實上,有人爭論說,這超出了科學的範疇。這裡得到的結論,瀕死體驗是一種對壓力的正常的心理生理學反應,即不支持也不反對這一立場。
這項研究支持以下的觀點:瀕死體驗包括了一種從物理環境到改變了的意識狀態的注意力的轉移。而在這個改變了的意識狀態中,知覺、認知功能、情感狀態、對個體的主體的意識可能會部份或全部與主體意識分離。瀕死體驗似乎並不是一種感知分離的病理性類型,亦或是感知分離症的表現,他可能是一種非病理性的體驗,包括了感知分離的心理性機製作為對無法忍受的創傷的正常反應。對感知分離的更深入的了解可能會因此而使瀕死體驗得到更進一步的闡述,甚或擴展至對其它神秘的或超常的意識狀態的研究。
總人數(N=134) | 曾有過瀕死體驗的個體(N=96) | 不曾有瀕死體驗的個體(N=38) | 統計學檢驗 | P值 | ||
人口統計學男性人數 | 50(37%) | 33(34%) | 17(45%) | X2 =1.25 | 0.264 | |
年齡中位數(範圍)( 年齡) | 50.0(22-82) | 49.0(22-82) | 58.5(24-75) | U=1440.5 | 0.058 | |
瀕死體驗NDE得分的中位數(範圍) | 13.0(0-31) | 17.0(7-31) | 0.0(0-6) | .. | .. | |
感知分離體驗DES得分的中位數(範圍) | 9.0(0.2-83.2) | 10.7(0.2-83.2) | 7.3(2.1-38.2) | U=1404.5 | 0.008 | |
DES-T得分的中位數(範圍) | 2.5(0-70.0) | 4.4(0-70.0) | 1.9(0-40.0) | U=1438.5 | 0.054 | |
高度感知分離的人數 | 19(14%) | 17(18%) | 2(5%) | X2 =3.465 | 0.063 |
表1 近於死亡的個體的特徵
NDE標準(N=96) | DES(N=134) | DES-T(N=134) | |
人口統計學年齡 | -0.31(0.002) | -0.17(0.046) | -0.17(0.055) |
瀕死體驗NDE得分 | .. | 0.27(0.008) | 0.27(0.008) |
感知分離體驗DES得分 | 0.27(0.008) | ||
感知分離體驗DES-T得分 | 0.27(0.008) |
數據為Spearman’s等級相關值(P值)
表2 瀕死體驗標準得分和感知分離標準得分的相關
高度感知分離者(N=19) | 低度感知分離者(N=115) | 統計學檢驗 | P值 | |
人口統計學男性人數 | 3(16%) | 47(41%) | X2 =4.385 | 0.036 |
年齡中位數(範圍)( 年齡) | 42.0(24-70) | 52.0(22-82) | U=860.0 | 0.138 |
瀕死體驗:報告具有瀕死體驗的人數 | 17(89%) | 79(69%) | X2 =3.465 | 0.063 |
NDE得分的中位數(範圍) | 15.0(8-31) | 17.0(7-31) | U=624.0 | 0.648 |
數據來自報告具有瀕死體驗的人
表3高度感知分離者和低度感知分離者的特徵
參考文獻
1 Bernstein EM, Putnam FW. Developmen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dissociation scale. J Nerv Ment Dis 1986; 174: 72735. [PubMed]
2 Spiegel D, Cardeña E. Disintegrated experience: the dissociative disorders revisited. J Abnorm Psychol 1991; 100: 36678. [PubMed]
3 Janet P. L'automatisme psychologique. Paris: Félix Alcan, 1889.
4 James WW.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90).
5 Prince M. The dissociation of a person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5).
6 Ray WJ. Dissociation in normal population. In: Mitchelson LK. Ray WJ, eds. Handbook of dissociation: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Plenum, 1996; 5166.
7 Waller NG, Purnam FW, Carlson EB. Types of dissociation and dissociative types: a taxometric analysis of dissociative experiences. Psychol Methods 1996; 3: 30021. [PubMed]
8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n.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1994.
9 Rose DS. "Worse than death": psychodynamics of rape victims and the need for psychotherapy. Am J Psychiatry 1986; 143: 81724. [PubMed]
10 Carlson E, Putnam F. An update on the Dissociative Experiences Scale. Dissociation 1993; 6: 1627. [PubMed]
11 Noyes R, Kletti R. Depersonalization in response to life-threatening danger. Compr Psychiatry 1977; 18: 37584. [PubMed]
12 Greyson B.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Scale: constructi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J Nerv Ment Dis 1983; 171: 36975. [PubMed]
13 Robert G, Owen J.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Br J Psychiatry 1988; 153: 60717. [PubMed]
14 Wiltse AS. A case of typhoid fever with subnormal temperature and pulse. St Louis Med Surg J 1889; 57: 35564. [PubMed]
15 What drowning feels like. BMJ 1894; 2: 82324. [PubMed]
16 Heim A. Notizen über den Tod durch absturz. Jahrbuch des Schweitzer Alpenclub 1892; 27: 32737. [PubMed]
17 Greyson B. The incidence of near-death experiences. Med Psychiatry 1998; 1: 9299. [PubMed]
18 Jansen KLR. Neuroscience and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roles for the NMDA-PCP receptor, the sigma receptor and the endopsychosins. Med Hypotheses 1990; 31: 2529. [PubMed]
19 Blackmore SJ. Near-death experiences. J R Soc Med 1996; 89: 7376. [PubMed]
20 Greyson B. The psychodynamics of near-death experiences. J Nerv Ment Dis 1983; 171: 37681. [PubMed]
21 Kellehear A. Culture, biology, and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a reappraisal. J Nerv Ment Dis 1993; 181: 14856. [PubMed]
22 Ring K. The omega project: near-death experiences, UFO encounters, and mind at large. New York: Morrow, 1992.
23 Greyson B. Biological aspects of near-death experiences. Perspect Biol Med 1998; 42: 1432. [PubMed]
24 Gabbard GO, Twemlow SW. With the eyes of the min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out-of-body states. New York: Praeger, 1984.
25 Irwin HJ. Flight of mind: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outer-body experience. Metuchen, NI: Scarecrow Press, 1985.
26 Greyson B.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as a focus of clinical attention. J Nerv Ment Dis 1997; 185: 32734.
27 Pfister O. Shockdenken und shockphantasien bei höchster todesgefahr. Zeitschrift für Psychoanalyse 1930; 16: 43055. [PubMed]
28 Irwin HJ.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as a dissociative phenomenon: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 Near-Death Studies 1993; 12: 95103. [PubMed]
29 Greyson B. Near-death narratives. In: Krippner S, Powers M, eds. Broken images, broken selves: dissociative narratives in clinical practice. Washington: Brunner/Mazel, 1997.
30 Owens JE, Cook EW, Stevenson I. Features of "near-death experience" in relation to whether or not patients were near death. Lancet 1990; 336: 117577. [PubMed]
31 Cook EW, Greyson B, Stevenson I. Do any near-death experiences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survival of human personality after death? Relevant features and illustrative case reports. J Scientific Exploration 1998; 12: 377406. [Pub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