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即將枯竭的七大河流

【正見新聞網2012年01月12日】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氣候變暖和污染成為嚴重問題的同時,蓄水、過度使用等也成為威脅河流生態環境的最普遍因素。《國家地理》雜誌近日列舉了世界上由於過度使用而即將枯竭的七大河流,包括科羅拉多河、墨累河、裡奧格蘭德河等。這些河流水量的減少使人類面臨嚴重的淡水供應危機,河流中的大量淡水生物滅絕,水資源嚴重短缺。
 
科羅拉多河

科羅拉多河是地球上最常用和最有爭議性的水道之一。它為3000萬人提供用水,沿其1450英裡(2333公裡)範圍內有許多水壩。

由於農業、工業和河岸城市如此大量的用水,科羅拉多河很少到達其三角洲和加利福尼亞灣。現在該河流只有流量的約十分之一流向墨西哥,但大多數是用於農業和邊境南部的城市。

墨累河

一些專家警告稱,澳大利亞的墨累河可以成為全球變暖與人口增長的先兆。墨累河是澳大利亞最長和最重要的河流,從澳大利亞阿爾卑斯山綿延1476英裡(約合2375公裡),橫跨內陸平原,匯入阿德萊德市附近的印度洋。

由於灌溉,墨累河成為澳大利亞最多產的農業區,被廣泛認為是該國的飯碗。該河流退縮導致河水鹽度上升,威脅農業生產。這條河也是阿德萊德和許多小城鎮居民的飲用水的主要水源。

由於21世紀初淤泥形成,河口封閉,河流中斷及改道導致水流量大量減少,只有疏通能夠保持最後的通道開放,流入Coorong國家公園附近的大海和瀉湖。

圖為休姆湖,拍這張照片時一個水庫有19.6%的容量。到2009年夏末下降到2.1%的容量。

墨累河口,疏通使通道打開。

墨累河面臨著其他嚴重的環境威脅,包括徑流受污染,尤其是來自澳大利亞四個州的農場,以及引進外來物種,特別是歐洲的鯉魚。

類似的問題影響達令河( Darling River),達令河流入墨累河,稱為內陸地區的主要航道,但幾年的挖掘和受乾旱影響,它幾乎斷流。

印度河

一個獵人在印度河( Indus River)水面上抬起頭。印度河是巴基斯坦淡水的主要來源,這個最快速增長的國家人口超過1.7億。

印度河水被抽取用於家庭和工業用水,支持這個乾旱國家約90%的農業。印度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但現在由於過度使用,它不再流向喀拉蚩(Karachi)港的海洋。

相反,用紐約時報作家史蒂芬·所羅門(Steven Solomon)的話說,印度河“正在走向枯竭,曾經肥沃的稻田和漁業三角洲已經變得貧乏了。”印度河低處曾經是繁盛的生態系統,支持傳統漁業,並為不同的物種提供棲息地,包括極度瀕危的印度河海豚。

供水中斷,喀拉蚩市受水荒的困擾。許多人指責上遊河水的居民用水太多。《國家地理新聞》近日報導,用水緊張危機已危及鄰國印度,印度是印度河的發源地。

所羅門得出結論,巴基斯坦未來的水資源形勢嚴峻,預計人口將在十年內突破2.2億,隨著全球變暖進一步加劇,印度河將進一步縮減。他指出,該國目前只具有存儲大約30天用水的能力。

即便如此,《國家地理》雜誌報導,有跡象顯示,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水資源方面的合作比過去要多。印度人口增長已經放緩,並提高了保護世界上最重要河流的意識。

提斯塔河

提斯塔河長196英裡(315公裡),流經錫金,流入孟加拉國布拉馬普特拉河。它起源於喜馬拉雅山的冰雪融水,然後通過溫帶和熱帶河谷。

提斯塔河通常被稱為錫金的生命線,但近年來它已被用於灌溉和其它用途,它已在很大程度上乾涸。漁民不能在沿河岸謀生了,數以千計的農民失去了他們的供水來源。

即便如此,印度計劃沿提斯塔河新建一系列水壩用於發電。地質學家警告稱,沉積物的重量可能會在地震活躍區引發地震。

印度環境活動家Golam Mostafa告訴《每日星報》記者說:“合理分配提斯塔河水是改善該地區生態狀況的唯一途徑,但它需要孟加拉國和印度政府之間協商解決。”

圖為孟加拉國朗普爾(Rangpur),提斯塔河中部,一名男子正在田裡勞作。他的家庭在2005年的嚴重洪澇期間失去了3英畝(12140.57平方米)水稻。
 
科羅拉多河

越來越多的倡導者聯盟,包括《國家地理》雜誌,正在試圖恢復科羅拉多州的河水,希望恢復現在乾旱的三角洲和沿途重要的生態系統。

更多的人意識到該河流對邊境兩側所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並在沿其路徑中拆除一些水壩,包括備受爭議的格倫峽谷大壩(Glen Canyon Dam)。

裡奧格蘭德河

裡奧格蘭德河(Rio Grande River)是北美最大的河流之一,長1885英裡(約合3033公裡),從科羅拉多州西南部流入墨西哥灣,流經德克薩斯州和墨西哥邊境的大部分地方。由於邊境兩側的大量使用,裡奧格蘭德河即將枯竭。

現在不到五分之一的裡奧格蘭德河流到墨西哥灣。在21世紀初的幾年中,該河流未能完全到達海岸。在美國和墨西哥之間出現一個骯髒的沙灘和一個橙色的尼龍圍欄。

藻類植物染綠了裡奧格蘭德河和卡洛斯-阿羅約(Carlos Arroyo)河的匯合處。

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時代的工業和農業生產力的推動下,德州裡約格蘭德谷低地(Lower Rio Grande Valley)的人口正在迅速增長。但在到達馬塔莫羅斯時,河流的水位如此之低,往往低於墨西哥城的進水管。德克薩斯州的農民說,他們每年因缺乏灌溉用水損失4億美元。

該地區的濕地曾經是候鳥的一個重要中途站,現在已沒有原來的美好風光。該地區長達數十年的乾旱,所有這些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錫爾河

雖然錫爾河在一定程度上比它的姊妹河--阿姆河的境況要好一些,但還是受到嚴重污染。錫爾河起源於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天山,長1374英裡(約合2212公裡),流向鹹海。

在18世紀,運河系統是建在河上的。這些結構在20世紀被蘇聯工程師大大擴展了,主要種植大量棉花。實際上,整個河流被分流,只有涓涓細流流向內陸海。

哈薩克斯坦應用生態學機構副主任Malik Burlibaev最近警告說,“錫爾河受到如此大的污染,水已不適於飲用或用於灌溉。”

在過去幾年中,世界銀行資助建一個水壩,改善錫爾河的水質,以及增加流向鹹海北部的水流量。

阿姆河

許多學生都知道鹹海(The Aral Sea)的悲慘故事。鹹海曾經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表面積為26000平方英裡(約合67300平方公裡),周圍城鎮繁榮興旺,並支持一個利潤豐厚的麝鼠皮行業和欣欣向榮的漁業,提供4萬個職位,並為前蘇聯提供六分之一的捕魚量。

鹹海原本來源於中亞的兩大河流:南部的阿姆河和北部的錫爾河。前者是該地區最長的河流,蜿蜒通過1500英裡(約合2414公裡)的草原。

但在20世紀60年代,蘇聯決定開發草原。因此,他們建立了一個巨大的灌溉網絡,包括20000英裡(約合32186.88)長的運河,45個水壩和80多個水庫,用於灌溉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廣闊的棉花和小麥地。但是,幾十年後,阿姆河已失去了大部分流量,它不再流向鹹海。今天,它只剩下大約70英裡(約合110公裡)的流域。

缺少了水的主要來源,內海迅速萎縮。在短短几十年間,鹹海縮小成少數幾個小湖泊,是原來總體積的十分之一,由於蒸發,海水鹽度更高。數以百萬計的魚死亡,周圍出現沙塵暴。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