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反思:醫療產業發明疾病賣掉我們的健康

【正見新聞網2014年05月18日】

德國最佳醫藥記者尤格.布雷希試圖在本書中證明,許多疾病根本不是疾病,而只是為了促銷藥囧品的結果。現今的醫藥工業重新界定了人類的健康,許多人類正常的發展階段,如生、老、性和死亡,都被視為疾病。全球運作的大型企業集團(藥廠)促成“發明”疾病及其治療方法,好在市場上行銷他們的醫藥產品。在許多聳人聽聞的疾病報導中,都有這些企業在贊助。因此,今天我們已難區隔真正的醫學和巧妙的醫藥行銷戰爭。疾病於是成了工業產品。

廠商和利益團體把正常的生命過程扭曲成醫學問題,他們把生命“醫藥化”了

這個生命醫藥化到底進展到什麼程度,到底對我們的社會、對我們的醫療體系、對我們個人產生何等重大的影響?這一切到現在還很少有人談起,更沒引起過爭議。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改變這種情況。讀者將會知道,拍賣健康的規則有哪些,而我們如何才能自保不讓健康被賣掉。發明疾病的人這本書,很有趣也頗有意義,作者從另類的角度來看醫學,特別在醫學快速企業化、商品化及世俗化的時代,部分不當的行為已經扭曲了醫學的真義。本書用不同的思考模式來批判醫學,有振聾發聵的功能,但也有一些小小的偏差,為怕這本足夠顛覆醫學的書誤導大眾,便應允為序,藉以提出另類的看法。本書的確發揮醍醐灌頂的效應,讓醫療工作者有機會做另一次工作上的深刻省思,重新出發。就像作者強調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現像,其間所產生的不正常,如果硬要當作不健康,就有值得商榷之處。另外,本書也提到“疾病成了工業產品”,我認為相當不幸,尤其原來疾病診斷是醫師的職責,卻讓廠商和利益團體逐漸介入,合力扭曲正常生命,創造模糊的醫學問題。所以到底是誰真正發明疾病,讓生命“醫療化”?有些不合理的現像,確實活生生在我們社會中不斷上演。但是,平心而論,並非所有的醫師都在操控疾病,至少有良知的醫師不會玩弄病人。書上說“疾病發明家”在暗處鬼鬼祟祟的行為,我在傳統醫學裡並不常見,至於把醫院變成賣場,更不是我所樂意見到的。赫胥黎說:“醫學已經進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在這裡容我稍作辯駁,生命原本就在不斷地老化,一個人從出生後的第十七天,血管就已經開始硬化,所以在生命機轉的過程中,“醫學進步到不再有人完全健康”是必經的歷程,但是在不健康的情況下,假使沒有失能,我認為還是正常的。醫學的功能是要讓所有的器官細胞都健康,最少也要保持功能。老化是必然現像,假使沒有更好的預防及治療方式,聽其自然變化,只要能夠維持功能,也要順受,這是我們應該保有的心態。不過,這種看法似乎與商業利益背道而馳,所以有些廠商甚至有些人,不斷將生命中的自然變化和正常行為,有系統地扭曲成病態。英國醫學期刊提到“生命中許多正常的過程,如生、老、病、死和不快樂,都可以拿來醫療化”,我不認為這種說法是對的,醫療應該是有限的。像過去廣為流行的“希希症”,由於藥廠利用廣告大量宣傳,造成許多人恐慌,自以為罹患類似病症。事實上,有人確實是希希症患者,但大多數人仍須專業醫師診斷才能下定論,因此廠商利用人人自危的心理來促銷藥囧品,站在醫界的立場,我認為這樣是不道德的。書裡以各種林林總總的症狀為例,如多汗症、食道逆流、憂鬱、悠閒病等,其實有些並不是疾病,卻被過度強化;有些藥物的臨床效果相當有限,但是有人挾著強力的置入式行銷,高舉用藥的急迫性及正當性,這些都是相當可議的。

醫學家為幫製藥公司牟取利益,隨時準備出賣自己的專業鑑定能力

長久以來,我一直認為專業不應成為別人的俘虜,做一位學人應該要有所秉持,這種包裝式的醫療都不是正當的。澳洲藥學家形容販賣疾病有五種方式,分別是把生命正常過程當作醫療問題、把個人問題和社交問題當作醫療問題、把致病風險當成疾病、把罕見症狀當作四處蔓延的流行病、把輕微症狀當成重病前兆。在臨床上有其真實面,過分強調上述問題的嚴重性,無所不用其極將醫療商品化,真的是矯枉過正,因為有些症狀需要時間去適應,不是用藥就可以解決。不過,將某些致病的風險因子當做疾病,像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血,我認為有其需要,提前準備確實能降低心血管病之致病及致死率。但是過度強調或誇大,例如性功能障礙、大腸激躁症等罕見或輕症的現像,則不免流於偏頗。

藥廠為了促銷藥囧品,將一般人的無知轉化為疑心疑鬼,進而從中獲取利益,也使醫師治療病人的機會大增

目前由於合法行銷與非法圖利之間界線相當模糊,我希望台灣省不要有拿人錢財看人臉色的“穿白袍的黑心人”,適當的利益迴避有其需要。有病就有藥,有藥才有病,特別在藥廠推波助瀾之下,醫界似乎真有這樣的現像存在。事實上,人一生下來就會衰老耗損,經由精密健康檢查找出的不正常,最重大的意義是必須調整自己,做適當的節制及補強,不要讓耗損進展得更快。有些不正常還沒有進展到疾病,如果利用高貴的儀器提前認知也未嘗不可,提早調適自我避凶趨吉才是它的意義。但是像最近遭到濫用的正子掃描或癌症CHIP診斷,我認為是搶流行、追時髦,也嚴重地浪費醫療資源,實在不幸。另外,書上也提到許多假性疾病,如老化、工作、無聊、眼袋、無知、禿頭、雀斑、帆船耳、灰發或白髮、長得丑、出生、對二十一世紀過敏、飛行時差、不快樂、橘皮組織、宿醉、陰囧莖尺寸引發的焦慮、懷孕、在交通中大發雷霆、寂寞等,這些都不是病,卻被刻意擴大,當然這也是利益炒作的結果。疾病讓人功成名就,世界上真有這樣的人。到底誰在發明疾病?降低膽固醇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可是要降到多少?有人說愈低好,也有人不以為然,固然降低標準,病人也就隨之增加,但我認為應該依各地社會環境差異而有不同考量,不要一意隨著廠商說法起舞。另外,骨質疏鬆也是一樣,一個人七十歲時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骨質會流失,我把它歸到不正常,如果硬要治療,以目前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及其他的效果都有限。不能達到好的治療,其實都是醫療的浪費。二十一世紀有太多不正常的現像,許多商品和試驗都已經超過醫療的需求,完全沒有考量病人的需要。恐懼有藥醫治,就我來講實在不可思議;社交恐懼需要的是訓練機會,可是偏有人宣布全美百分之十三點三的民眾有社交恐懼,我認為這是數據的暴力;有些藥物打著小孩吃了記憶力會好、過動兒會穩定的名號,我認為需要吃的只是少數,如果兒童必須藉著藥物來過無憂無慮的童年,我認為這是一個悲劇。同樣的,剖腹生產也是現代產物,看時辰、找時間出生更是扭曲了自然。時代的進步改變了健康和生病的界限,可是醫學還是應該順著自然,如停經被定義為疾病,合成荷爾蒙被過度使用,都是違反自然的醫療措施,況且東方人與西方人更年期的症狀不一樣,但是在大廠大力促銷之下,這些都已變得微不足道。大廠製造的危言聳聽已經明顯威脅到醫學的價值。綜上,藥廠之間的競爭是商業行為,我認為醫師不應該選邊站,而是堅持站在正義的一方,假如介入太深,將醫學專業變成他人的俘虜,可能會有不可臆測的後果,身為現代醫學工作者必須警惕在心、戒慎恐懼才是。醫學是科學及藝術,有多元的融合觀念、宏觀廣闊的視野,才合適為人解決健康問題。我身為一位醫人,相信不管是醫師或非醫師,都該秉持自己的專業立場,而且面對問題不甘緘默,這也是我為文作序的意義。醫學是良心事業,竭盡心力,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是醫療工作人員責無旁貸的天職。藉用專業能力,創造枝節,滋生混淆,產生商機,特別成為別人牟利的工具,都要防範及迴避。在高度商業化的現代文明,我們不要迷失自己,這是我看這本書的心得及感言。

醫學已進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

出自赫胥黎這位出生於十九世紀末,以寫諷刺詩文揚名於二十世紀的作家。這句話乍看矛盾至極,因為醫學的不斷進展,不正是為了要幫老百姓除病解痛,以求更健康嗎?怎麼醫學進展的結果是沒有人是健康的?醫學領域發生什麼事了,以致讓赫胥黎(一九六三年過世)早在半個多世紀前預言式地口出此言?難道世界人口在健康上,真的一代不如一代,以致醫學進展也無濟於事?當然這個矛盾還有另兩種解釋的可能。其一,是所謂的“醫學進步”的“進步”二字值得特別好好玩味檢視。“進步”究竟是甚麼意思?是什麼進步了?對誰是進步的?測定進步的指標是哪些?怎麼制定出來的?舉例而言,醫療高科技器材日新月益,這是事實,但同時,新一代養成的醫護人員因為新科技的發達而大量依賴這些儀器,導致眼觀手觸的基本能力日漸喪失,這種情形是“進步”,還是“退步”?其二,醫學發展至今,各種前所未聞的病毒細菌、其相關疾病及測量儀器被發現及發明,以致我們活在被各種“疾病稱呼”包圍的世界裡,不少人被醫學發展出來的各種“疾病”的指標數據搞得緊張兮兮。因為這些標榜著“客觀”的健康數據,總是讓“數字說話”,許多人因此被提醒要開始注意自己的血壓啦、膽固醇啦、尿酸啦、血糖啦,這種情況就像本書第一章開頭故事中二十世紀初的法國醫生所講的話:“健康的人都是病人,只是自己還不知道而已。”如果醫學的發展,是以數據來提醒我們其實不是自己所認為的那麼健康,對市井小民而言,這樣的提醒簡直等同災難。究竟我們要的生活是開開心心每天快樂地吃三碗飯,還是每天總是擔心著吃進的卡路裡、熱量或脂肪是否過多了(究竟多了多少才算是過多,這個標準的拿捏也很令人頭痛)?

生活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代價是我們同時也掉入了資訊洪流裡,令人無所適從

特別是以科學證據及專業術語構築起來的醫療領域,每天以醫療科學新知的姿態出現的新疾病、新診斷、新藥物或新治療的訊息,讓民眾日漸恐慌,疲於求醫。這些年來出版了不少教人健康生活的書籍,以及教民眾作個聰明病人的就醫完全自保手冊。但對更大多數的人而言,這些書對滿是“疾病恐慌症”的現代人而言,無法為民眾解決大大小小的疑惑,煩惱是否自己長太矮了、胸部是否發育不良、手足是否太多汗了、毛髮是否過於濃密粗硬了、身材是否肥胖了點、精神是否得了躁鬱症、是否患了惱人的嗜食症或厭食症,甚至調皮到過動之間,究竟什麼程度就算是“疾病”的症候了?愈來愈多人困惑,過去年代沒有的問題,怎麼今天都成了問題?生、老、病、死,過去平常心看待的過程與現像,現在在醫學的顯微鏡下,無一不被疾病化。當然這股趨勢背後牽涉的是複雜的利益糾葛,因此,唯有把背後牽涉的利益攤開來,才有可能拆穿“生命醫藥化”這個現像的荒謬。很高興這本書的中文譯本此時出現,對於一般民眾而言,無異拉開了高深難懂的醫學領域的神秘面紗,往後再看到以醫學研究/實驗成果發表會為名,行銷新藥物、新治療、新疾病、新手術、新檢驗等時,我們可得提防點了。對於持續關注民眾醫療福祉與醫療品質的“台灣省醫療改革基金會”,我們樂於見到這本書的出版,幫助民眾認清什麼才是真正關乎民眾福祉及品質的醫療原來面貌。毫無疑問,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民眾“充權”的機會,以制衡有人以各種五花八門的醫學手法,獲取一己利益,枉顧醫學本質的不當行為。醫療要回歸人本價值,“台灣省醫療改革基金會”對於目前這種無視人本價值,只問利潤高低的醫療產業化趨勢,提出相當多肯切的建言,期望這本書在給民眾充權的同時,愈來愈多的民眾能加入我們醫改的行列,讓醫療回歸人本價值,讓每個生命都受到尊重。

現代醫學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科學符號,從實驗數據到專業術語,在在都令民眾對醫藥科技充滿敬畏之心

然而,尤格.布雷希這本《發明疾病的人》卻企圖揭穿當代醫療體系的共犯結構,點名醫藥界操弄社會對於疾病的概念與印像。作者採用一系列的個案和內部報告,直指醫師與藥廠如何操弄研究並運作媒體,讓民眾對原本正常的生理現像產生患病的焦慮,從而為不必要的治療及藥物創造令人咋舌的市場消費。從作者的論點來看,當代醫學就好似披著科學外衣的巫術,喃喃念著用數據和專業名詞拼湊而成的咒語,讓患者在無助與疑懼的焦躁中膜拜醫學,而慷慨奉獻給其執業者—古代的巫師或今日的醫師!醫學雖說在二十世紀後放棄了和巫術的聯姻,全然投入科學的懷抱裡,但醫療作為人類活動一環的社會本質卻沒有改變。一九九二年,醫學史家出版,是書為醫療社會學與醫學史研究者投下一枚震撼彈,讓許多人從歌頌醫學技術偉大的氣氛裡清醒過來,開始懷疑醫療與疾病其實是一組相互建構的概念,並深受社會及文化脈絡所制約。換言之,儘管醫療技術的產生日益符合自然科學準則,但醫學的應用卻都是社會或文化的產物,無由從科學的角度加以定義及規範。Framing Disease在出版後的十年裡,幾乎可被稱為經典之作,但它的影響力卻似乎無法及於醫藥界或是社會大眾。醫藥界顯然需要更直接的論述,才能迫使他們反省操弄醫學的不道德性;而民眾也需要更切身的事證和通俗的說明,才能讓他們從當前被專業“恐嚇”的局面中解脫。發明疾病的人這本書正好用更為通俗親近的手法,把類似的觀點直接訴求於一般讀者。儘管沒有全面性地檢討社會和文化因素對於形塑疾病與醫療的影響,作者尤格.布雷希仍扣緊了一個現代醫學最大的魔手—藥囧品的市場機制,藉此呈現藥廠如何以市場為誘因,勾結醫師、製造數據、操弄媒體,陷大眾於患病的憂慮中而橫行牟利。當現代高投資、高收益的醫療模式主導大眾的醫療機制後,醫療倫理與道德的淪喪似乎成為無可逃避的宿命。這本書對身陷患病焦慮的大眾來說,不啻是自我精神武裝、勇敢面對當前醫療怪像的第一步;而對於醫藥界來說,或可透過此書揭發的種種,反思訴諸醫師個人道德修養的負負空談,從根本結構上提振醫療的核心價值。《發明疾病的人》這本書或許會因為挑戰社會主流意識,令許多病患及醫師再度感到無所適從;但也可能會因為本書,讓病患再度拿回對於自己身體健康的主導權,使醫病關係一改當前的教誨關係,成為平等的對話性關係,這又豈非美事一樁。

20世紀初,有一個法國醫生柯諾克告訴人們:健康的人都是病人,只是自己還不知道而已

在中華讀書報中介紹了尤格·布雷希所著的《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學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其中柯諾克的故事告訴人 們,健康的人是如何被愚弄成病患的。柯諾克的行醫生涯始於一個叫聖莫希斯的山村。當地居民個個身強體壯,根本不必看醫生。怎樣才能吸引 活力旺盛的居民來診所?要開什麼藥給健康的村民呢?柯諾克辦了幾場演講,向村民誇大微生物的危險,宣傳這個一向健康的地區,近年來已遭各種疾病入侵,同時他公告民眾,他是幫大家免費義診,義診目的是要防堵各種疾病大幅傳播。於是很快候診室擠滿了人。診療室裡,沒病沒痛的村民被柯諾克診斷出大病大症,還被再三叮嚀要來定期診治。許多人從此臥病在床,頂 多喝水而已。最後整個村子簡直成了一間大醫院。不過不少人仍保持健康,這樣才有人照料病患。藥局老闆成了有錢人,開餐館的也大發 利市,因為店面都成了急診室,隨時爆滿。每到晚上,250間病房燈火通明,每間都備有一支體溫計,根據醫囑,每到10點就塞進病患體內。 今天,讓病房燈火通明的並不是招搖撞騙的鄉下醫生。幫人類祛除健康的,是一股更大的勢力———現代醫學。在新世紀初,醫生組織和 藥廠(通常在病患團體支援下)持續鼓吹一種讓健康人永遠消失的醫療技術。醫療產業為了維持早年的飛躍成長,必須加快腳步用醫藥摧殘健康的人。

布局全球的大型製藥公司,還有形成國際網路的醫生組織,聯合起來重新定義了我們的健康:生命的自然變化和正常的行為方式被有系統 地扭曲成病態

製藥公司出資贊助各種疾病的發明,為自家產品開拓新市場。柏林的耶拿藥廠和卡德貝辛博士製藥公司僱請民調機構、公關公司、廣告公司、醫學教授等正大力宣傳一種疾病:AgingMaleSyndrome,也就男性更年期,全力讓大眾知道男性更年這個東西 及男性荷爾蒙悄悄消失的可怕。根據他們的說法,這種疾病正侵襲數百萬正值壯年的男性。這場宣傳活動的目的,是為2003年4 月在德國上市的兩種荷爾蒙劑打響知名度。疾病發明家的另一劇目,是把藥囧品的原始適用範圍一再擴大。美國允許上市的不夜神就是一例。這種藥能讓人 保持清醒,用來治療罕見的疾病(猝睡症),此症的患者會突然陷入睡眠狀態。為擴大消費群製造商瑟法隆公司傾力找出符合的病狀。瑟法隆公司贊助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殺死睡意的藥能幫助躁動不安的孩子。不但如此,該公司還研究發現一種新疾 病:夜班工人睡眠失調症。

要找出新疾病和新治療方法很容易,生命中許多正常的過程,如生、老、性、死和不快樂,都可以拿來醫療化

在工業國家,診斷行為已膨脹到怪誕的地步。有醫生自稱在現代人類身上找出傳染病、症候群、失調症共約3萬種。每 種疾病都有藥可治。相對的,每產生一種新藥就出現一種新病,也已成了大勢所趨。英文早已有一個名詞專指這種現像:,即販買疾病。希希症在1998年首度出現,是在史克美占公司,後來與葛蘭素於2000年合併為葛蘭素史克)一個片面廣告裡。據該公司說法,該種症狀的病患有憂鬱傾向,需服用精神藥物治療,但在 人前又通常表現得活力充沛,對生命十足肯定,藉此掩飾自己的病態沮喪。該症候群是以奧地利的伊莉莎白皇后為名(希希是她的昵 稱),因為她最能代表這類病人。從此這個名詞攻占了大小媒體,還被部分精神科醫師拿來大作文章,直指德國有300百萬人罹患希希 症。2003年5月,敏斯特大學醫院的醫療人員分析專業文獻後顯示:希希症的病徵並無根據。媒體呈現的希希症,其中包括一本以此為主 題並大量曝光的書籍,資料全部來自偉多媒體公司,而這家屬於伍爾瑟的公關公司,所作所為都是葛蘭素史克公司委託的。偉多媒體還自 夸把新憂鬱症引進媒體,為希希症點燃了第一把熊熊烈火。發明疾病的人不斷說服健康的人相信自己病了,以便從中獲利。媒體裡面的醫藥專題文章,七到八成是公關的傑作。有時公關公司還 公開找電視台做為造勢活動的媒體夥伴。他們的目地是如何策劃察覺疾病活動,如何讓各種病徵慢慢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進而 讓我們害怕這些病痛。 比如讓常接觸媒體的人,逐漸感覺到自己有一堆與媒體有關的毛病:高血壓、社交恐懼症、飛行時差、上網癮、膽固醇過高、面罩式憂鬱症、過重、更年期、纖維肌痛、大腸激躁症、勃起功能障礙等。衛生教育資訊實際上已遭疾病發明家全面壟斷並充分利用。

醫學專業社團、病患團體和藥廠輪番上陣,大肆宣傳種種疾病,他們不停說明 問題多麼重大,治療的人卻又多麼少

德國境內所有人都有維他命不足的毛病。這是亞琛的飲食醫學暨營養學會發表的消息。在魯爾地區,三分之二的45歲以上的成年 人有血管梗塞的危險,這條消息出自《醫師報》。杜塞道夫出版的《醫學報訊》聲稱,超過300萬德國人患有急性疲勞症候群和軟 組織風濕———文末還無恥地加上一句對本文內容恕不負責。至於驚訝眼、鷹勾鼻、帆船耳和騎馬臀等症狀在德國有多少病例,雖然沒人一一細數,但是杜賓根的許溫冊醫師講得振振有詞:不利的 外表本身就有治療的需要。據估計,德國整形外科醫生每年進行美容手術30萬到50萬次———而且每次必劃開健康的肌膚。在西班牙馬約卡島度假的德國退休老人也亟需醫生。儘管當地有最優美的環境,但或許正是這樣才使得老人們深受天堂憂鬱症折磨。 在陽光普照的小島上執業的心理治療師諾以曼宣稱觀察到這樣的問題。類似的威脅還有悠閒病,亦即患者對悠閒無福消受,會因此而生病。荷蘭提爾堡大學的溫格霍茲表示,百分之三的民眾一閒下來就會 生病。病症包括疲勞、頭痛、四肢疼痛,甚至嘔吐和憂鬱;度假勝地儘量少去,因為這種流行病在那裡蔓延得格外厲害。不怕陽光也不怕休閒的人,恐怕一樣有病要治,活潑好動的人,其實患了全身性開朗症。《心理分析論壇》有一篇文章描述了這種快 樂開朗症候群,症狀包括無憂無慮和不切實際。連拒絕就醫的民眾也算病:德國精神醫學、心理治療暨神經醫學協會指出,百分之二到三的德國人得了一種害怕醫生的病,叫懼血懼醫症。還我青春來!這是歌德寫的《浮士德》裡對魔鬼講的一句話。如今則新出現一個惡魔集團。一個由醫生、藥廠、病人所組成的聯盟, 正朝只有完美人類的烏托邦邁進。健康的人活得好還不夠,還要追求更好,於是吞下享受人生藥。這類藥囧品的使用近年來明顯增加, 例如益智劑、精神藥物、荷爾蒙、維他命A或肉毒桿菌,都被宣揚成為使追求健康的消費者擁有完美的健康狀況。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