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正述-商之三十二:商廈終覆

神傳文化之中國歷史研究組

【正見新聞網2017年11月10日】

牧野大戰

商朝天命的結束,歷史上稱為武王伐紂,也稱武王克商。武王,周武王,也就是周文王姬昌的兒子姬發;伐,征伐。西伯周文王去世第三年,他的兒子武王出動大軍,討伐商紂王,這次戰爭發生在朝歌郊外70裡處,也有一個專有名稱:牧野之戰。商、周兩族在牧野之戰完成他們的交替。

牧野這個詞原來指的是遠郊。《爾雅‧釋地》說:「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城邑外稱為郊,郊外稱為牧,牧以外稱為野。因為這場戰爭的發生,牧野成了地名,位於現在的河南省衛輝市。

這場戰爭的真相,至今還在慢慢發現中,很多情節至今沒有釐清。

首先是發生的年代。

上古三代史官述史,以天干地支對應年代時日,後世有了改動,公元前841年起列世系,也列紀年,不成想幾百年之後,就沒有人懂得當時的計時法了。武王伐紂的年代,從西漢開始就有史家研究,到現在還沒有塵埃落定。

這卻是一個大問題,說它千古懸案也是可以的。它不清楚,隨後建立的周朝沒法推算年代,它之前的商朝年代也沒法推算。

對讀歷史的人不算什麼,畢竟不是數理題錯不得一個點的;對研究歷史的人就是大問題了。

眾所周知的一段歷史,是紂王的叔叔箕子,在商亡之後帶著一干商朝遺民前往朝鮮半島,在那裡建立了箕子朝鮮。問題就來了,朝鮮歷史的定立從哪一年開始?

唇齒相依的其它國家也一樣,牧野之戰的年代搞錯,它們的歷史也跟著歪。中原的一個戰爭,引發的是國際問題。

從古到今,歷史學家推論出來的年代,有不同的44種,誤差112年,範圍從公元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實在驚人。

2011年,韓國發現了紂王占卜用的紅陶罐,韓國的學者據此提出牧野之戰的年代是公元前1018年,這個觀點同樣沒有得到史界的一致認可。

紀年不明確,日期也難明確,天干地支的計時,不同的年份對應的日期也不相同。記載倒是明確:甲子日。日期存疑,可以確定的是年初的一二月份。

好在,主要人物是明確的,主角是周武王和商紂王,結果也是知道的,商「廈」在這一天坍塌,「小邦周」在中華歷史上披掛登台。

1976年的春天,陝西臨潼的農民挖到一個窖藏,出土了青銅器151件,其中一件不起眼的青銅簋,竟然也記載了三千年前的牧野大戰。

青銅簋,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飯盆,不過不在日常生活中用,是祭祀時用來盛裝煮熟的穀類食物,供奉在神壇上獻給上帝祖先的。它和鼎一樣,也是重量級的禮器。

青銅簋的主人名字叫做利,是周武王的右史,牧野大戰的親歷者,簋的腹內底鑄刻著銘文四行33字: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 。

──周武王征伐商紂王。甲子那天的早上,舉行歲祭並貞問,能戰勝。夜晚剛至就占有了商朝。此八天後的辛未日,武王在闌師這個地方,賜青銅給右史利,利把這些青銅用來作此祭器,以紀念先祖檀公。

當年的「利」為紀念得到獎賞的榮耀,鑄造了這個高28cm、口徑22cm、重7.95kg的青銅簋來祭祖,如今它是國寶,人們稱它「利簋」,也叫「武王征商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裡講述著商周交替的歷史。

和「利簋」一樣,文獻記載的牧野之戰也是速戰速決。

最原始的是《牧誓》,正面交戰之前的誓師大會記錄:「時甲子昧爽,王朝至於商郊牧野,乃誓。」──甲子日的拂曉時刻,周武王率領軍隊來到商國都城郊外的牧野,於是誓師。

同一天的晚上,紂王離去了,《逸周書‧世俘解》追記:「時甲子夕,商王紂取天智玉琰五,環身,厚以自焚。」──甲子日晚上,紂王把五枚天智玉佩在身上,而後點火自焚。

為商朝的最後一刻做個概述:公元前1130年—公元前1018中的某一年,這一年一二月份的某一天,周朝的第一任君王周武王,帶兵到商王畿討伐商紂王,雙方在牧野決戰。商「廈」在這一日坍塌,「小邦周」披掛登台,上承於五帝及大禹時期的「樂天禮地」教化天下,將夏商周三代中華禮樂文明,以文質彬彬演繹的周朝禮樂諸制及其相關記載留給後世。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改朝換代的生死大戰,也是有禮有節的。

君子之約

甲子日的會戰,雙方事先已經確定了時間和地點。

上古時期的戰爭,最講究 「義戰」,出兵征伐要有正當的理由,《禮記‧檀弓》:「師必有名」,演化到後來謂「師出有名」,還講究禮儀,軍事禮儀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先禮後兵」。

上古有《司馬法》,記述當時動兵的禮儀: 「其有失命亂常、背德逆天之時,而危有功之君,遍告於諸侯,彰明有罪。乃告於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禱於後土四海神祗山川塚社,乃造於失王。然後塚宰征師於諸侯曰:『某國為不道,征之,以某年月日師至於某國,會天於正刑。』」

──君王有瀆天命、亂常綱、壞道德、逆天意和殘害功臣的,要遍及各諸侯國,公布他的罪行。然後告於上天神靈,祈禱於四海山川。再由大臣向諸侯徵召軍隊,說:「某國無道,應徵伐他。軍隊應在某年某月某日到達某國,和天子會同懲治罪犯。」

發起征戰的一方要發戰書給敵方,寫明攻伐理由、地點、時間。三國時期的曹操就發過一個有名的戰書給孫權:「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願與將軍會獵於吳。」──近來奉皇帝命令討伐罪人,我的軍旗指向南方,劉琮投降。如今我訓練了八十萬水軍,希望與將軍在東吳會戰。

又有檄書,為己方陣營所用。《六韜》言:其大將先定戰地、戰日,然後移檄書與諸將吏,期攻城圍邑,各會其所,明告戰日,漏刻有時。──將領先確定作戰地點、日期,然後交付檄書給各將官,明確攻、圍之城邑、軍隊集結之地,清楚說明作戰日期、準確時刻。

檄書是正式的官方文書,寫在特製的木簡上。從古到今流傳下來不少膾炙人口之作。

周武王是否遞交過戰書、如何遞交給商紂王已無從考據,可以見到的史籍記載,是商紂王派出了他的大臣膠鬲,在鮪水這個地方與武王交接。

《呂氏春秋》記載: 武王的軍隊到鮪水,商王朝派膠鬲等候周師,武王會見了他。膠鬲說:「西伯將到哪裡去?不要欺騙我們。」武王說:「不欺騙你,我們將到殷地去。」膠鬲說:「哪一天到達?」武王說:「將在甲子日到達殷都的郊外。你就這樣去報告吧。」

這叫「結日而定」。

但是天卻下起雨來了,日夜不停。武王反而下令快速行軍。軍師們紛紛進諫說:「士卒已經生病了,讓他們休整一下吧。」武王說:「我已經讓膠鬲把甲子日到達殷都郊外的事報告給他的君主了,如果甲子日不能到達,就會使膠鬲失去信用。膠鬲失信,他的君主就一定會殺死他。我急行軍是為了救膠鬲不死啊。」武王果然在甲子日到達殷都郊外,殷軍已經先擺好陣勢了。

周武王當然是仁義之君,面對要去討伐的商紂王,卻也不使詐術,不偷襲,也不趁對方兵馬困頓趕去圍剿,而是在約定的時間到達牧野。堂堂正正,是上古時代行為處事的規範,也是軍事禮儀,戰爭雙方都自覺遵守。

「詐」戰出現在幾百年以後的春秋戰國,隨著禮崩樂壞,社會道德大跌落,《孫子兵法》的「兵以詐立,以利動」之說也被接受。戰爭之禮逐漸為人遺忘。後世的許多證論著作,將牧野之戰視作偷襲、間諜戰,皆因不知上古軍事禮法所致。

參考文獻:
1. 《說文》
2. 《回天──武王伐紂與天文歷史年代學》
3. 《從五星聚房與帝辛占星陶文看武王克商日(公元前1018年2月22日)》
4. 《呂氏春秋》
5. 《春秋‧公羊傳》
6. 《孫子兵法》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