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23年10月14日】
【編者注】宇宙的浩渺對人類永遠是個迷,無從知道其實質。現代天文學所認識到的只是用現代高科技捕捉到的天體在人類空間能觀察到的變化瞬間,科學家抓住這一刻的觀測數據,提出理論,假說,象盲人摸象,難以窺探到整體和其本質所在。如果只在人類這個空間去探索宇宙的奧秘,終歸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希望讀者從現代天文的發現中,能思考宇宙、人體、生命的真正意義何在。
據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優睿科網站(eurekalert.org)2023年10月0日報導,科隆大學天體物理研究所 Florian Peißker 博士領導的國際團隊詳細分析了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 A* (Sgr A*) 附近的一個年輕星團,顯示它的恆星比預期的要年輕得多。這個被稱為 IRS13 的星團是二十多年前發現的,但直到現在才有可能通過結合各種望遠鏡在幾十年內拍攝的各種數據來詳細確定星團成員。這些恆星的年齡只有幾十萬年,這對於恆星來說非常年輕。相比之下,我們的太陽大約有 50 億年的歷史。這一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 SGRA*(黃色 X)周圍環境的多波長視圖。紅色是星星,藍色是塵埃。星團 IRS13 中的許多年輕恆星被塵埃遮蔽或被明亮的恆星混合。圖片來源:圖片來源:FLORIAN PEISSKER / 科隆大學
韋伯望遠鏡(JWST)首次用於記錄來自銀河系中心的不受大氣干擾的光譜。目前的光譜顯示銀河系中心有水冰。這種水冰經常出現在非常年輕的恆星物體周圍的塵埃盤中,是黑洞附近一些恆星年輕年齡的另一個獨立指標。
除了韋伯意外發現年輕恆星和水冰之外,Peißker 博士領導的研究人員還發現 IRS13 背後有著一段動盪的形成歷史。研究結果表明,IRS13通過與星際介質的摩擦、與其他星團的碰撞或內部過程向超大質量黑洞遷移。從一定距離開始,星團就被黑洞「捕獲」。在此過程中,星團周圍的塵埃可能會在星團頂部形成弓形激波,類似於水中的船尖。塵埃密度的相關增加隨後刺激了進一步的恆星形成。
除了IRS13之外,還有一個星團,即所謂的S星團,它距離黑洞更近,也由年輕的恆星組成。他們的年齡也比公認的理論年輕得多。IRS13 的發現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機會,以在黑洞附近和幾光年之外的區域之間建立聯繫。該研究的第二作者、布爾諾馬薩裡克大學(捷克)的科學家 Michal Zajaček 博士補充道:「星團 IRS13 似乎是解開銀河系中心密集恆星群起源的關鍵。我們收集到的大量證據表明,超大質量黑洞範圍內的非常年輕的恆星可能是在 IRS13 等星團中形成的。這也是我們第一次能夠在如此靠近銀河系中心的星團中識別出不同年齡的恆星群——熾熱的主序星和年輕的新興恆星。」
資料來源: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0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