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中國古典舞大賽落幕 誕生七位金獎得主

施萍

【正見新聞網2025年09月15日】


經過四天緊張激烈的比賽,9月14日,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最後決出7個金獎、10個銀獎、11個銅獎和23個優秀獎。圖為獲獎選手們一起合影。(戴兵/大紀元)

2025年9月14日,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在紐約上州Sugar Loaf Performing Arts Center進行了最後一天的決賽。經過四天的緊張比賽之後,大賽誕生了7個金獎、10個銀獎、11個銅獎和23個優秀獎。

新唐人總裁周世雨博士為金獎和銀獎的選手頒獎,並向評委、選手以及他們的家長表示了誠摯的感謝。他說,「你們的辛勤付出成就了這次精彩的比賽,感謝你們所有人!祝賀所有獲獎以及參賽的年輕才俊!」

大賽評委表示,新唐人比賽選手們的「身帶手、胯帶腿」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可以說代表了當前中國古典舞的最高水平。

觀眾也被選手們表現的「純真、純善、純美」的中國古典舞藝術所打動。其中不少藝術院校的學生表示,參賽的選手給他們指出了方向,讓他們在今後的藝術生涯中更要發奮圖強。

冠軍獲獎感言:心懷感恩 重新出發

「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是新唐人電視台國際文化藝術比賽系列賽事之一。大賽以中國古典舞為比賽項目,要求選手表現正宗的中國古典舞,弘揚正統的中國傳統文化。

青年女子組選手付百合對於自己贏得金獎,感到「很驚訝」。她說,「因為其他選手實力真的都很強,而且各有所長。每個人表現得都很出色 」


9月14日,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最後決出7個金獎、10個銀獎、11個銅獎和23個優秀獎。圖為新唐人總裁周世雨博士(右)為青年女子組金獎獲得者付百合(左)頒獎。(戴兵/大紀元)

2025年9月13日,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青年女子組複賽在美國紐約州SugarLoaf表演藝術中心舉行。圖為青年女子組複賽選手付百合表演舞蹈《1948》。(戴兵/大紀元)

付百合說,「我來參賽並不是想來得獎的,只是想提升自己,因為對我來說每次參賽都是一次磨練,每次參賽都會讓我收穫很多東西,雖然這個過程是蠻艱苦的。跳舞就是這樣的,有苦有甜,當你真的熬過去,真的有所突破的時候,收穫的喜悅是很珍貴的。」

她感謝一路上給予她幫助的人,她最想感謝神韻藝術總監D.F.先生。「一路上大家對我的幫助太多了。最想感謝的是神韻藝術總監。」

付百合最後說,「我覺得藝無止境。這次獲得金獎,希望自己以後做得更好。」

少年女子組的金獎得主之一是位西人女孩Grace Rubacek,她有一個中文名字:李恩慈。她說,一個西人跳中國舞,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她必須讓自己沉浸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


9月14日,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最後決出7個金獎、10個銀獎、11個銅獎和23個優秀獎。圖為新唐人總裁周世雨博士(右)為兩位少年女子組金獎獲得者頒獎。(戴兵/大紀元)

「對西人來講這很有挑戰性,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李恩慈說,「我學習了很多中國歷史,比如唐詩,還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我一直在努力深入研究中國人的思維,感覺真的很有幫助⋯⋯我正在變得更像一個亞洲人。」

李恩慈說,獲獎對她是一種激勵,鼓勵她繼續前行,「參加比賽本身就是一種榮幸,這是一次很棒的經歷,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我認為這並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來自加拿大的選手王雨熙以劇目《老驥伏櫪 志在千裡》獲得了青年男子組金獎。他對自己的獲獎感到驚訝與感恩。


9月14日,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最後決出7個金獎、10個銀獎、11個銅獎和23個優秀獎。圖為兩位青年男子組金獎獲得者。(戴兵/大紀元)

2025年9月12日,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青年男子組初賽在美國紐約州Sugar Loaf表演藝術中心舉行。圖為青年男子組參賽選手王雨熙表演舞蹈《老驥伏櫪 志在千裡》。(戴兵/大紀元)

「我聽到自己的名字時腦子一片空白,我感到震驚和興奮。」王雨熙說,這是他第二次參加新唐人比賽,他跳得更加沉著,「我非常感謝評委給我這個機會,這對我是一個極大的鼓勵,讓我在舞台上更有信心。」

他表示,作為一個出生在海外的中國人,中國傳統文化教給他很多東西,「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必須尊重你的導師,因為你尊重他們,你才能從他們的教導中學到最多的東西。」


9月14日,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最後決出7個金獎、10個銀獎、11個銅獎和23個優秀獎。圖為兩位少年男子組金獎獲得者。(戴兵/大紀元)

評委:選手展現中國古典舞的頂尖水平

根據大賽評委介紹,在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體系中,一種在行內人士中只聞其名不知其所以然的絕技——「身帶手、胯帶腿」是正統中國古典舞身法的最高境界。

這項技法過去在中國一直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承傳的,由於沒有教材而不能夠普及,所以漸漸就消失了。而今天,是神韻藝術團的藝術總監D.F.先生第一次把這種絕技傳授出來,如今已成為世界頂級的中國古典舞演員不斷研究與實踐的核心技法。

新唐人舞蹈大賽評委、資深舞蹈家李寶圓對大紀元表示,「身帶手、胯帶腿」技術的掌握程度是本次評委評判選手的主要指標。


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評委李寶圓。(戴兵/大紀元)

「我們一直關注的『身帶手』和『胯帶腿』是我們的主要評判標準。我們注意到選手們對『身帶手』和『胯帶腿』技巧的運用越來越熟練。」李寶圓說,「這體現在他們的身體更具表現力,動作和姿勢也更大。」

這種技法讓選手們更清晰而感人地表達他們的故事。

「舞蹈演員的一切是為了把信息傳遞給觀眾,而『身帶手、胯帶腿』讓你的動作更有表現力,無論你想表達什麼,觀眾都能感受到。」李寶圓說,「還有很多自編自演的作品非常感人。即使作為評委,觀看這些作品時,我也會非常感動。這也是中國古典舞的優點之一,因為它能夠描繪故事中的情感。這在選手的表現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因此,李寶圓要祝賀獲獎選手及每一位參賽選手,因為他們已經處於當代中國古典舞的頂尖水平了。


第十一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評委王琛。(戴兵/大紀元)

另一位大賽評委、資深舞蹈家王琛表示,新唐人的比賽選手參賽的劇目,無論是傳統故事還是原創作品,都體現了正統的中國傳統文化。

「我在今年大賽的劇目裡看到,很多選手在自己的原創劇目中,不管是一個意境還是人物,或者是當下發生的一個事件也好,他們都從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去選擇他們的題材,而不是隨便地去表現。」

王琛說,「中國古典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當選手表現一些中國歷史上的人物,就表現了人物背後他們的那些美德和道德價值觀,比如說中國人講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也非常打動人心。」

王琛認為,雖然選手們的水平已經相當高了,但是「藝無止境」,相信他們會繼續專注在中國古典舞這門藝術上,在不斷的進步中還會更上一層樓的。

藝術學院觀眾:選手們給我指引 讓我發奮圖強

正在讀大二的藝術學院學生孫嘉遜看了決賽之後非常佩服選手們的舞蹈功力。

「決賽選手每個人都非常厲害,水平很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比如腳背、膝蓋等細節都做得非常好。」他說,「有幾個節目非常打動我,其中一個爭取自由民主的故事,還有《兄弟》那個舞蹈,之所以達到這個效果,是因為他們的舞蹈比如表現悲傷,他讓最遠的觀眾都看到了他在哭,因為他們的『身帶手、胯帶腿』做的非常好。」

孫嘉遜說,和選手們相比,他感到自己的基本功還需要大力加強,「我真的受到了激勵,我今後要向他們學習。」

另一位大一的舞蹈系學生廖品柔是第二次看新唐人的比賽,她從中學到了很多。

「比賽的水平越來越好,每次都能看到新的東西。只從觀眾的角度看這些舞蹈動作、編排技巧和音樂的運用……都讓我受到很大的啟迪。」她說,「因為他們展現的『身帶手、胯帶腿』是中國古典舞的最高境界,所以看到他們舒展的舞姿,我都有不同的感覺,在身體和手臂的力量方面都有大的啟發。」

廖品柔表示,她從比賽上得到了一個「指引」,一個「方向」。

「如果不看新唐人的大賽,或者神韻演出,你可能會走偏,不知道方向。」她說,「但是每年我都看神韻,看這個比賽,這給我們學生一個指引,讓我們知道往哪個方向去努力,從而達到更高的舞蹈境界。」

新唐人大賽副總監Helen Li為今年的比賽圓滿落幕感到欣慰。她說:「比賽中湧現出了越來越多具有高超水平的中國古典舞選手,令人驚艷。」她說,「同時比賽也激發了更多人對中國古典舞的興趣,如果能為恢復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獻出微薄的貢獻,我們為此感到榮幸。」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