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人有「第七感」 不接觸也能感知物體

陳俊村

【正見新聞網2025年11月13日】


英國的研究發現,人類能在不接觸的情況下感知物體。此為大腦的示意圖。(Shutterstock)

除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這五感之外,人們據信還有第六感——超感官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也就是以正常器官以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而預知未來的能力。現在,有研究發現,人們可能還有第七感,也就是在不接觸的情況下感知物體的能力。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和倫敦瑪麗女王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神秘的第七感是「遠程觸覺」(remote touch),亦即藉由微妙的觸覺線索感知埋藏物體的能力。

倫敦大學學院在11月12日發布的新聞稿中指出,這兩所大學共同進行的研究首次證實,人類具有在不直接接觸的情況下感知物體的遠程觸覺,與鷸類等鳥類的能力類似。

人們通常認為人類的觸覺僅限於物理接觸,即通過皮膚接觸來感知物體,但鷸類等涉水鳥類卻會利用遠程觸覺這種能力,以鳥嘴來探測隱藏在沙子下的獵物。

遠程觸覺是指在埋藏在沙土之下的物體附近施加壓力時,利用物體通過沙土等顆粒狀物質傳遞出微妙的機械訊號,從而探測到這些物體。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12名參與者在實際觸摸之前,用手指在沙子間輕輕移動來尋找隱藏的小型立方體。這項實驗總共進行了216次。結果顯示,儘管人類缺乏鳥類特有的喙部結構,卻擁有比得上涉水鳥類的感知能力。

經由對遠程觸覺現象的物理特性建立模型,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手部極其敏感,能夠通過感知周圍沙子的微小位移來偵測埋藏物體的存在,在預期可偵測範圍內的準確率達到70%。

在大多數成功的偵測中,參與者發現目標物體時,手指距離目標物體約2.7公分。

研究人員也使用配備客制化觸覺感測器並經過長短期記憶(LSTM)演算法訓練的機械手臂進行了相同的實驗。儘管就平均而言,這種機器人能從比較遠的距離感知物體,但經常出現誤報,導致整體準確率僅40%,遠低於人類。

這些發現證實,人類確實可以在與物體發生物理接觸之前就感知到它的存在。這種感知能力令人驚訝,因為感知通常與直接接觸的物體有關,而它也拓展了我們對觸覺的認知。

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為人類一種先前未被記錄的觸覺能力提供了量化證據。這些發現也為改進輔助技術和機器人觸覺感測提供了寶貴的基準。藉由以人類感知為模型,工程師可以設計出整合類似自然觸覺靈敏度的機器人系統,用於探測、挖掘或搜尋等視覺受限的實際應用。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心理學資深講師暨「預備心靈實驗室」(Prepared Minds Lab)負責人凡賽斯(Elisabetta Versace)構思了這項人體實驗,她說:「這是首次在人類身上研究遠程觸覺,它改變了我們對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的感知世界的理解。」

上述研究成果發表在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發展與學習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上。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