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一先(10):黃琬對日 秦宓論天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3年12月29日】

【原文】

huáng wǎn duì rì , qín fú lùn tiān 。

黃琬對日 , 秦宓論天 。

ㄏㄨㄤˊ ㄨㄢˇ ㄉㄨㄟˋ ㄖˋ ,ㄑㄧㄣˊ ㄈㄨˊ ㄌㄨㄣˋ ㄊㄧㄢ 。

黃琬對日 , 秦宓論天 。

【注釋】
(1)黃琬:字子琰,江夏安陸(今湖北安陸北)人,小時聰慧而有辯才。東漢末年,因黨錮之禍被禁止做官二十多年,靈帝末年才又再度為官。黃琬當豫州牧時,政績為天下表率。後與王允謀誅董卓,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攻破長安後,黃琬被拘,死於獄中。
(2)對:答。答話。

(3)秦宓:字子敕,三國時代廣漢綿竹人。年少時就有才學,每有州郡徵召他出仕,輒以病推辭不就;劉備建蜀後,方才出來擔任“從事祭酒”的官職。

【語譯】

黃琬答日蝕景象,祖父深愛之;秦宓以詩經答問,令張溫嘆服。

【人物故事】

《後漢書》記載,黃琬自小失怙卻十分聰慧,其祖父黃瓊是魏郡(大約在現今河北範圍內)太守。漢桓帝建和元年正月有日蝕出現,但天子所在的洛陽(現今河南範圍)卻看不到這種景象。黃瓊上報天子有日蝕發生。太后下來詔書問:“日頭到底被蝕掉多少呀?”黃瓊想不出形容的詞句來回覆太后。七歲的黃琬,在一旁說:“為什麼不說:‘日頭被吃剩的,就像上弦月剛出現的樣子’呀?”黃瓊大吃一驚,一面用孫子的話回覆太后,一面深感孫子的奇特,更加的愛惜他。

《三國志.蜀書八》中有秦宓的傳記。據載,諸葛亮任益州牧時,選擇秦宓做他的佐官,當時稱“別駕”。不久又請他當左中郎將、長水校尉。

吳國派張溫到蜀國來訪問,過後設酒食,蜀國百官都出來送行。百官都集合了,只有秦宓沒到,諸葛亮一再派人去催促他來。張溫問道:“他是什麼人哪?”亮說:“是益州的學士。”

等到秦宓到了,張溫問他:“君學習嗎?”
秦宓說:“五尺童子都學,小人我,還用說嗎?”
溫又問:“天有頭嗎?”
宓說:“有頭。”
溫說:“在何方呢?”
宓說:“在西方。《詩經》說:‘乃眷西顧’,照這句推測,頭在西方。”
溫說:“天有耳嗎?”
宓說:“天居高處來聽下面的聲音,《詩經》說:‘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假如天無耳,那用什麼聽呢?”
溫說:“天有腳嗎?”
宓說:“有。《詩經》說:‘天步艱難,之子不猶。’假如天沒腳,那用什麼來走?”
溫說:“天有姓嗎?”
宓說:“有。”
溫說:“姓什麼?”
宓說:“姓劉。”
溫說:“你怎麼知道的?”
宓答:“天子(天之子)姓劉,所以知道天是姓劉。”
溫說:“太陽出生在東方嗎?”
宓說:“雖然出生在東方,卻在西方逝去。”

秦宓回答的聲音嘹亮,而且即問即答,不加思索,這才讓張溫大大的敬佩。秦宓的文思辯才,都是諸如此類。

【說明】

黃瓊就太后問話“日頭到底被吃掉了多少”來思考作答,但太陽缺損多少卻很難具體描述。黃琬卻從日頭蝕後,所剩形狀來思考,很快找到恰如其狀的措辭。思考問題如果陷在某種模式裡,忘了此路之外別有他途,一旦此路不通,就被困住了。有時換個角度,改變一下思考方向,問題反而迎刃而解了。至於秦宓有憑有據的對答如流,固然由於才思敏捷,實乃平日積學所致,所學羅列胸中,故得之於心,應之於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