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秀:戲鬧書院之——快樂達人

紫韻


【正見網2014年02月21日】

古代書院是傳承文明,傳播思想和文化的載體,從漢代獨尊儒術開始,中華民族就確立了以孔子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文化,所以漢族是以文化確立的,也是以文化融合各個民族,由繁星點點匯聚成燦若星河的中華文明,從此孔子不再屬於春秋時代了,他已是屬於千秋萬代的孔聖人。

書院教育對正統文化的傳承,為一個民族踏出了通往未來的聖賢之道,塑造了中華民族文質彬彬的君子氣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寒窗苦讀的儒生常常被人戲稱為書呆子,豈知他們在苦嚼書本時也不忘給自己找樂子,其中也不乏精靈古怪的學子,鬧出點亂子給大家提提神,使得求學路上並不寂寞,趣味層出不窮。舞台上儒生們正在搖頭晃腦的讀書,文章朗朗上口已是讀得口乾舌燥,盤坐的筋骨酸麻,忍不住的就伸伸懶腰,略一放鬆後繼續讀書,大家正在難熬之時卻發現有個小儒生偷懶,公然抱著書本打瞌睡,做起了春秋大夢,周圍的學子開始笑他不用功,要幫他把瞌睡蟲嚇走,就跑到背後猛擊一掌,嚇得小儒生一下跳起來,睡眼朦朧的左右環顧以為被先生髮現挨了板子,又忙坐下抱起書簡裝樣子,眾人一哄而起學著孔夫子的腔調笑他:“朽木不可雕也”。

大家開始講書,交流心得,用功讀書的儒生把所學的文章講的頭頭是道,口若懸河,已是滿腹經綸筆如游龍,令人佩服,前途無量。小儒生偏不服氣,拿著書簡又辯不過人家,不下苦工哪來的錦繡華章,奈何肚裡沒裝進多少墨水,讀書不得要領,腹中空空講不出個所以然來,沒得惹人笑話。幸好下課時間到了大家都跑到院子裡活動筋骨,這時小儒生又想要用功讀書了,拿著書簡跑來跟同窗討教,人家一看書簡都拿倒了,忙幫他糾正,誠心的幫他補課,誰知小儒生道心不堅經不得一點誘惑,大道理聽不幾句就被別的同窗叫去跑到大樹底下一看,咦!好大的馬蜂窩啊!頓時來了精神,別看講書不行調皮搗蛋爭個第一還是沒問題的,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就要顯擺自己的勇敢——敢於捅馬蜂窩的精神。馬上招呼大家,提議把樹上的馬蜂窩捅下來玩,立刻引起眾人的興趣和支持,這時有人出來反對了,讀聖賢書的人自然要有仁愛之心,馬蜂招誰惹誰了,不勞而獲還想吃蜜想的美,何況馬蜂也有捍衛家園的權利,捅下來後果很嚴重。

正在興頭上哪個肯聽,小儒生找來掃帚跑到樹下跳著高的夠那個馬蜂窩,幾下就給打了下來,一落地窩裡的馬蜂就炸了營如彈珠一般噴射而出,憤怒的吼叫著劈頭蓋臉的撲面而來,沖向眾人打響了家園保衛戰,可憐儒生們整日讀書,養的細皮嫩肉哪個敢招架,也顧不得斯文了,抱著腦袋就跑,大家四處躲散,連竄帶跳跟頭把式的表演,加上天幕中那群嗡嗡亂叫,如轟炸機的陣勢,滿天都是發起進攻的馬蜂,還有那湍急熱鬧的音樂扣人心弦,叫人看著就緊張蜇一下可不是好玩的,小時候我體會過被蜇的感覺,說出來不怕人笑話,真是疼的吱哇亂叫的,不覺心裡為他們加油快跑。

奇怪的是這麼多演員在舞台上翻騰跳躍,跑來跑去,卻都落地無聲聽不到一點雜音,我早就好奇了,有時近二十個男演員一起彈跳落地,卻像落在了雲端裡,沒一點動靜,異於常規,莫非真的煉成了輕功,達到傳說中水上飄的境界?還有唱歌的演員都不用麥克風,卻能將聲音傳遞到每個觀眾的耳中,清晰的如穿越心靈的溪流,只覺洪亮的歌聲震得歲月的封塵嘩嘩的往下掉,內心的障礙一掃而光,仿佛回到靈魂深處的故鄉,得到神的撫慰,令人氣定神閒,沉醉在心游萬仞的自由空間,所及之處觸目生春充滿了歡樂。精妙絕倫的歌詞,向世人道出真相,神佛的慈悲召喚,如甘露一般提煉出所有世界的光芒,慈悲的折射在一花一葉上,啟迪人的心智善念,猶如給靈魂插上一雙非凡的翅膀,與神共舞,完成天地間一番逍遙遊,體悟人生的至高境界,回歸生命的本真。

用心去看,咱神韻的絕活多了去了,神韻的每個環節都當得上一個神字,演員們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滿載華夏神州的韻味,譽滿全球。雖然神韻屬於全世界,但畢竟中國人是東道主,提起神韻感覺頭上都沾上光環了,滿滿的自豪感,真是中國人的驕傲。

當然中國人的驕傲不止今天,歷史上已經驕傲五千年了,只是紅魔竊國中斷了我們民族的文化承傳與精神延續,好在當今又始於神韻,重新銜接了神傳文化,有我們五千年的文化底蘊隨意所用,有這麼多真善忍的實踐者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出的真理之路,有創世主親自掌舵,神韻已是救世的方舟,當仁不讓的世界第一秀。不過飲水思源,說起文化的承傳與延續還得說說古代傳道授業的書院教育,在古代社會中,那些立志於傳道的儒家士人常常表現出一種學術獨立、自由講學的精神,他們遠離世俗,寄情於書院,其中多有山林隱士和地方飽學之士。師資上歷代書院出任院長的人幾乎都是學壇巨子,學有專長,不少人在學術上自成流派,匯集的都是志同道合的飽學之士任教,奉行達則兼濟天下,隱則獨善其身的原則,在一個依山傍水,風景幽靜的環境裡,專心教學和治學。

生源上涵蓋社會各個層面的慕名而來虛心求教的學子,書院將德行的修養當作學習的最高目標,都崇尚以道德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修德的基礎上教書,解惑,指明了為學的方向主要進行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從儒生的日常行為舉止出發,重視合理的生活習慣和完善的人格培養,所以除了讀聖賢書之外,《學規》中把學禮、學坐、學行、學力、學言、納入學習規範,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夫子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指導學生自己讀書,多採用問難論辯式,學生提問,先生解答,大家討論研習,以理服人,融會貫通。言傳之外特別重視身教,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感染學生,書院所有的規矩夫子都要率先執行。學生通過“自修—質疑—討論—自省—自察—躬行實踐”以問題為學習的紐帶,以過程為重點,開放式,研究性的師生互動的學習與教學,薰陶式的道德教育,培養出一代代的大儒,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的記憶,一代一代的銜接了五千年文明。

總之古代書院教育雖然最普及的是私人教學,但所承傳的育人方式是最智慧的,最成功的,結出的果實就是五千年的燦爛輝煌。恐怕早就有讀者嫌我囉嗦了,書院教育就像個聚寶盆,英才輩出,要展開去寫,寫本書都會意猶未盡,可惜沒時間啊,相比今天大陸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洗腦式的封閉智慧,無賴式的鎖閉思維,流氓式的泯滅人性的中共教育,都是文革式的改造思想,活摘靈魂,轉變神傳基因的邪靈附體,中國的亂象百出都是紅魔變異教育結出的惡果。

相比之下,古代的儒生太幸福了,所讀聖賢書是靈魂的伴侶,所受的教育是通過精神上的對話,達到一種真正的人性的覺悟,心不被形役,是非泯滅瞭然於心,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人的潛在特質,天人合一,獲得真正的自由,即使窮困潦倒,也依然享有生命的高貴與快樂,一生手不釋卷悠然心會,如閒雲野鶴般悠哉游哉,可見寒窗苦讀的學子真是名副其實的快樂達人。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