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試解(一)

撣塵


【正見網2014年03月12日】

《西遊記》問世以來,一直受到世人的喜愛。人們不僅喜愛其中的各種形像,故事情節,更被作品體現出來的樂觀向上的精神所陶冶。中國人對修煉、神佛、 天國世界、妖魔鬼怪的認識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都與《西遊記》相關。關於《西遊記》的內涵與主旨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筆者修煉後,對《西遊記》有了較深一層的認識,今天整理出來,願與讀者分享。

一、 孫悟空的修煉歷程

(一)、孫悟空的本來面目

《西遊記》開篇就寫孫悟空的出身,是由一塊仙石感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生成,按菩提老祖的說法是“天地生成”的。作者寫這個石猴的目的也交待得相當明白,書中有這樣的詩句:“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又說:“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寫石猴的求道與修煉,也就是在講述一個人的修煉歷程。

美猴王從東勝神洲,歷經南瞻部洲,最後在西牛賀洲找到了須菩提祖師。這麼遙遠的路途只不過是一個求道的歷程,可是最終在什麼地方找到了祖師呢?書中說的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這兩句話說的是一個“心”字,人們自古就把心說成是“靈台”,而“方寸”指的也是心,“斜月三星洞”更不用說了,“三星”就是心字的三點,那個“斜月”就是一個臥勾。美猴王歷經千難萬險,最終是在自己的心中找到了修煉的真法。

這句話很符合佛家的一個說法,就是“佛在心中”、“即心是佛”。並不是說心中有個佛,而是說要向內去修,向自己的心中去修,才能修煉成佛。美猴王不管他歷經多少歷程,經歷多少歲月,最終是在自己的內心中悟到了真法真道。那麼他的師父須菩提祖師又是誰呢?他怎麼能在美猴王的心裡?

書中寫孫悟空,很多地方都提到他是“心猿”。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還有一首頌子:“猿猴道體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那麼,他是誰的心猿?其實書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這五位合起來就是一個人。孫悟空就是唐僧的心的象徵。

看孫悟空不能單一的看,他是多個象徵形像的複合體。一方面他是一個人“心”的形像化體現;一方面他又體現了個人修煉中身體陽剛的屬性,書中用的“金公”就是指他,這個金公是按身體的五臟所對應的五行所說;有時還用他指六欲中的欲,例如,第七十七回的開頭有這樣的詩句:“六般體相六般兵,六樣形骸六樣情。六惡六根緣六欲,六門六道賭輸贏。”這裡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與另外三個妖魔就代指了人的六欲。菩提老祖給他起姓名時,又說他“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這從另一個角度又可看作一個人修煉到一定層次時,在丹田部位所產生的元嬰。而就花果山與水簾洞來說,那是孫悟空的身體與心窩的象徵。石猴跳過水簾進入水簾洞,書中寫的水簾,是“橋下之水,沖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這也是“心”字的形像化描寫。孫悟空悟道後與天兵天將大戰,他將兩個赤尻馬猴和兩個通背猿猴封為四健將,那也不過是他的四肢。所以在他和眾神大戰時,七十二洞妖王都能被捉去,可是這四健將包括群猴,竟然沒有一個被捉。而當他被拿住前,四健將與群猴就全被衝散了。

孫悟空是唐僧的心猿,須菩提又在孫悟空的心中,那唐僧與須菩提是什麼關係?《西遊記》中說唐僧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二個徒弟金蟬子轉生。可是在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中並沒有這個金蟬子,這說明作者使用“金蟬子”這個虛名只是取其“金蟬脫殼”之意。而在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中卻確實有“須菩提”這個人。孫悟空是在王莽篡漢時被壓在五行山下的。而孫悟空從出生到動心學道已在山中歷經了五百餘年,他求道學道又經過了幾十年,這樣一算,孫悟空就出生在釋迦牟尼佛傳法的那個時代。從另一個角度看,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與唐僧前九世修行的時間也大體相當。孫悟空、唐僧、須菩提的最初來源是在同一個時代,通過書上的描寫,這三位也可看成一個人。

大家對菩提老祖在悟空頭上打了三戒尺,悟空就悟到是祖師讓他三更後去學藝津津樂道。其實這個典故卻出自於《六祖壇經》,六祖慧能曾作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見後,知慧能已能了悟本性,恐人加害,就將這個偈語擦掉。第二天,五祖悄悄找到慧能,見他正在舂米,說過幾句話後,五祖用禪杖敲擊了石碓三下,然後離去。慧能當時就明白了五祖的意思,到半夜三更時,悄悄來到五祖的住處。五祖用袈裟遮住窗戶燈光,給他解說《金剛經》。慧能遂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這裡的“自性”指的就是人的本性,在《金剛經》中就被稱作“菩提”。佛教中指的菩提心也是指人的先天純潔的本心。

而《金剛經》又是釋迦牟尼佛同以須菩提為首的弟子的對話紀錄。須菩提本來就是釋迦佛的十大弟子,被稱為“解空第一”,他給悟空起名為“悟空”也就更易理解了。其實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是孫悟空給自己起的名字而已。就連唐僧都對孫悟空稱讚,說他所解得的《心經》是“無言語文字,乃是真解”。當然,金蟬子與須菩提是不是一個人,我們沒有必要下這樣的結論。是也好,不是也好,他們只是有這樣的聯繫而已,佛家講的就是一個空字,所謂萬法空相。其實,作者做這樣的安排,還有更深遠的用意,讓我們慢慢道來。

(二)、孫悟空的修煉

修煉的核心就是修心。菩提祖師問悟空姓什麼時,他說:“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這看似無意的打岔,說的則是悟空在求道過程中已經在實修他那顆心了。就是因為他有這麼高的心性,他才能非常快的悟道。

菩提祖師傳授給孫悟空的“顯密圓通真妙訣”,就名稱來講,是將佛教的顯教和密教融合在了一起的修煉秘訣。可是內容卻完全是道家的修煉內容。其中“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裡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包含了道家修煉的術語和規律。“月藏玉兔日藏烏”的意思是,周天運行時腎水上提,心氣下降,從而達到水火交融,也就是水火既濟。因為水屬八卦中的坎卦,用“月”來形容。坎卦的卦形是兩陰夾一陽(☵),“玉 兔”指的就是那一陽。心在五行中屬火,用“日”來比喻,火是離卦(☲),卦形是二陽夾一陰,那一陰也就是“烏”。龜蛇相盤結,指的是陰陽合和。“五行顛 倒”指的是水上走,火下行,木沉下,金上浮,而用土調和。這也符合了道家修煉中的後天返先天之說。我們結合《西遊記》後面所講的“靈龜吸盡金烏血”一看就能明白了:道家認為,人出生前,腎臟對應的卦位為坤(☷),心對應的則是乾(☰),坤卦是三陰爻,乾卦是三陽爻。人一出生,坤卦就變成了坎卦,乾卦變成了 離卦。而從坎卦取陽填充到離卦中,離卦變成了乾卦。靈龜吸盡金烏血所說的“金烏血”指的則是離卦中的那個陰爻,放到坎卦中,就變成了坤卦。這就是後天返先天之說,也就是五行顛倒的意思。

其實,菩提祖師傳授給孫悟空的修煉方法,在後來的唐僧師徒的取經修煉中,也基本上都是按照這個修煉方法走的。菩提祖師傳授孫悟空躲“三災”之法中的“天雷、陰火、贔風”,裡面全是道家修煉的術語。書中也多次提到孫悟空修成的是“太乙散仙”。

悟空學道歸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剿滅“混世魔王”。修煉界講,人有佛性,也有魔性,修煉就是去除魔性充實佛性的過程。那悟空了悟了本性,當然就要清除自身的魔性。這混世魔王正是他自身魔性的象徵。其實就每個人來講,誰沒有混世的思想和特徵。書中說混世魔王居住在花果山北邊的“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髒洞”內,其實就是指他的腎臟部位。人身體的腎臟在五行屬性上就是屬水的,而“坎”在八卦中也是指水,方位屬北。從這裡我們也可看出花果山就是悟空身體的象徵。那混世魔王的名號和人身上的魔性也非常相符。所以,悟空剿滅混世魔王也是他修煉的一個方面。這一回的標題“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就說明了這個方面。

悟空向龍王索取金箍棒的過程也寫得讓人如身臨其境一般,其實那只不過是悟空修煉層次的如意表現。書中說悟空從水簾洞鐵板橋下直入海底,在海底見到了定海神珍鐵,也叫“如意金箍棒”。這裡作者用的是一個暗喻,指孫悟空的定力與層次。一般來講,通常把人的會陰穴稱為海底,孫悟空從水簾洞直入海底,那就是他修煉入定的形像化表述。再說定海神珍鐵,它本身就是定江海深淺的,作為兵器也就成了如意金箍棒。

孫悟空被封為弼馬瘟也有用意。書中將孫悟空比喻成心猿,將白龍馬比喻成意馬,有這樣的詩句:“馬猿合作心和意,緊縛拴牢莫外尋。”《西遊記》的回目中有“意馬憶心猿”,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孫悟空在天空看管天馬,意思就是一個人的心要管住自己的意,不能讓心胡思亂想。

孫悟空被封齊天大聖后,在齊天大聖府還設了兩個司:一個叫安靜司,一個叫寧神司。安靜、寧神就是讓他安心定神的。從另一個角度講,孫悟空自封為“齊天大聖”也是有道理的。道家修煉把人體視為一個小宇宙,人修煉得道後,就其自身來說,他也是壽與天齊,與天同合一的,叫齊天大聖也有此意。只是《西遊記》 是一部文學作品,是以文藝的形式來載道的,所以表面上寫得精彩紛紜,實質表現的卻另有用意。再則來說,借孫悟空自起綽號一說,也將他驕傲的本性表達了出來。

看孫悟空被捉拿後推入八卦爐中煅煉,那也是他修煉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火眼金睛,銅頭鐵臂,也是經此而煉成。

《西遊記》的前七回,寫的就是孫悟空的出身與修煉的經歷。看他大鬧天宮時的勇猛威武,那不過是修煉的一種表現形式。這個章節是全書中最能吸引人的, 普天的神將竟然奈何不了一個猴子。看孫悟空學仙道、借兵器、吃蟠桃、飲御酒、偷仙丹、敗哪吒、戰二郞、八卦爐中鍊金睛、佛祖手中逞凶頑,真讓人大呼快活。 這紛繁的表現形式內,蘊藏著的正是一個人修煉的內涵。

道家修煉將人體視為一個小宇宙,孫悟空的修煉是在其自身上完成的。其實任何一個人的修煉都是他自己身心的修煉。那麼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天宮在哪?那就 是他的頭部。他從八卦爐中逃出後,對如來佛聲言要坐靈霄寶殿,取代玉皇大帝。靈霄寶殿是哪?正是人的泥丸宮,那是人的主元神所在的地方。孫悟空想將玉皇大 帝趕走,那哪能行?就像一個人,沒有了主元神,其他什麼也不用說了,主元神統領著人心身的一切。孫悟空之狂已經狂到找不到自己的地步,那麼他也就到了被困 於五行山下的時候了。

(三)、孫悟空的驕傲

孫悟空的驕傲真值得我們說一說。孫悟空出身在東勝神洲傲來國,這說明他生來就傲。入了水簾洞便讓群猴拜他為王。本是一個石猴,又自稱起“美猴王”。 在天上得了個弼馬瘟,嫌官小,打出天宮,又自稱起齊天大聖。最後又狂妄到要將玉皇大帝趕走,他坐此位。你看他在如來手掌心中翻筋鬥,以為到了天盡頭,留個記號也要寫上“齊天大聖,到此一游”,傲慢之心,溢於言表。

其實,孫悟空的傲也在影射和告誡世人。人在世間,按照宗教的說法都是有罪的。可是世間又是一個迷的空間,人不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神佛在看護著,一旦有了本事的時候,便唯我獨尊起來。特別在修煉中,這個傲實質就是對神佛的不敬。修煉人,你的一切都是神佛在給你安排著、演化著、看護著,也就是說,你就是神佛所造就的一個生命。一個人有了驕傲之心,可不只是對某人某事驕傲,而是在他所有的行為中都會體現出傲慢來。《西遊記》中講,唐僧原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二個徒弟金蟬子,因輕慢佛法被貶下界。金蟬子為何輕慢佛法,那不是他有驕傲之心才導致他輕慢的嗎?最終的結果是被貶下界,從新修行。孫悟空的狂傲最後落的是被壓於五行山下五百年。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