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孫皓虐害其民,終亡國就擒(二文)

陳必謙


【正見網2015年03月25日】

一、孫皓虐害其民,終於亡國就擒

《三國志•吳書•陸抗傳》記載:三國時期,東吳都督陸遜,有一子,名叫陸抗,深通戰略,腹有良謀,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領。由於他才能出眾,二十歲時,就擔任建武校尉之職,統轄五千人馬。孫皓成為東吳國君後,封陸抗為鎮軍大將軍,讓他嚴防晉軍的進攻。

當時,東吳政權非常腐敗,孫皓殘暴驕奢,好色無度,濫用酷刑,殺了很多無辜的百姓。陸抗多次上書,勸告孫皓:要愛護百姓;要加緊訓練軍隊;要把精力用在治國、治軍方面。但孫皓把他的意見,當作老生常談,依舊吃喝淫靡,不管國家大事。

紀元272年,陸抗領了旨意,統率人馬,討伐叛將步闡,在邊境和晉軍對峙。陸抗知道吳國的力量不行,就與晉軍對峙著,卻不主動出擊。孫皓聽說後,非常生氣,派人責問陸抗:“為什麼吃著國家的俸祿,卻不打仗?”

陸抗給孫皓上了一道奏疏,勸告他說:“現在,朝廷在發展農業生產、整頓政治方面,沒有任何積極行動,反而想讓諸位將領,在沙場上立戰功,殺敵將。這樣一來,我國用盡全部兵力,整天打仗,致使耗費的資財,數以萬計,致使士兵,極其疲憊。而強大的敵人的力量,沒有受到損失。但是,我們自己,倒像是得了一場重病!”(原句是:“……而命諸將徇名,窮兵黷武,動費萬計,士卒凋瘁,寇不為衰,而我軍已大病矣。”)

陸抗還指出:“目前晉國勢力很強,我們吳國勢力弱小。要想戰勝大國,就必須暫且停止用兵,以便增強國家實力。等到天下有變時,再主動出擊。”

孫皓看罷陸抗的奏疏,並不贊成,而且覺得陸抗這個人不聰明,難以統兵。後來,由於東吳的統治者,奢侈過度,盤剝百姓過於嚴酷,致使民不聊生。終於被晉國所滅。吳國人民恨透了東吳政權,所以儘管東吳國破,百姓也不同情孫皓。

二、劉秀推心置腹,深得將士擁護

《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 西漢末年,王莽毒殺平帝,篡位奪權,建立新朝。他坐了天下,還說什麼“不得已為之。”於是群雄紛紛造反,都想取而代之。

當時漢室宗親之中,能人甚多,劉玄和劉秀,就是其中的兩位。他們先後起義,後來合兵一處,共討漢賊。劉玄年紀較長,被綠林軍眾將,擁立為更始帝。劉秀作為人臣,立有蓋世之功,曾在昆陽(今河南省葉縣)力挫王莽軍隊,又打敗占據河北的王郎,被劉玄封為蕭王。

紀元24年,劉秀在河北,將銅馬起義軍擊敗,然後把銅馬軍全部收編,並讓眾多降將,在軍中擔任要職。可是,這些降將,心中七上八下,害怕最終被劉秀殺害。劉秀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為了讓這些降將放心,命令銅馬軍官,仍回本部,統率原來的兵馬。而他本人,常帶著少量隨從,巡行於各部隊之中,表示對銅馬軍隊不作防備。銅馬降將們,看到劉秀這樣做,體會到劉秀是真心實意地相信他們,心中的疑慮,也就打消了。他們私下裡說:“蕭王把自己的心,放在別人腹中,我們還有什麼要擔心的?難道不該為他打天下,為他出力賣命嗎?(原句是:“降者更相語曰:‘蕭王推赤心 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劉秀贏得了銅馬諸將及眾兵士之心。這些將軍和士兵,也死心塌地為劉秀打仗。他們為建立東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