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終生的友誼

鄭重


【正見網2015年08月03日】

北宋時期,王安石考中進士以後,在揚州任職。友人曾鞏(北宋文學家(1019—1083),帶上他的幾篇文稿,向歐陽修介紹。當時,歐陽修在京城開封,任龍圖閣學士,名滿天下。儘管位份懸殊,但他對這個普通青年的文稿,非常賞識,“愛嘆誦寫,不勝其勤”,還收進編錄佳作的《文林》裡,向社會推薦。又通過曾鞏,關照王安石,要他(指王安石)的思路再開闊一些,不要生造詞語,力戒模仿。

歐陽修還想和王安石見見面,共同講評一下時人的作品。但人事阻滯,緣慳一面。直到王安石後來調京任職,這兩位“神交”十年的朋友,才得以初次見面。

歐陽修高興之餘,寫了一首七律《贈王介甫》,頭四句是:“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這裡“翰林”指李白,“吏部”指韓愈,稱讚李白和韓愈的詩文,感嘆自己年老衰朽,雖想寫出高水平的作品,但力不從心,希望王安石努力做出出色的成就。

王安石隨後寫了一首七律《奉酬永叔見贈》,末四句是:“摳衣最出諸生後,倒屣常傾廣座中。只恐虛名因此得,嘉篇為貺豈宜蒙?”感謝歐陽修的優禮,表示決不辜負他的期望。

兩人的友誼持續到晚年,而且經受了考驗。王安石執政時推行新法,歐陽修不贊同王安石的某些新法,但並未因私人友誼而有所迴避,他兩次上疏皇帝,陳述對青苗法的意見。王安石也未因此而影響對歐陽修的尊敬。

不久,歐陽修去世了,王安石親自撰寫祭文,表達了對友人的沉痛悼念之情。

正是:
古賢對事不對人,
愛憎從來最分明;
志節如虹千秋在,
友誼常綠萬山青。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