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是什麼

舒醒


【正見網2015年08月01日】

在中國大陸,人們受無神論思想的毒害,已經不怎麼相信“頭上三尺有神靈”這樣的古訓了。而且把對天、神、佛的敬仰看作是封建迷信,違心的和所謂的科學對立起來。但“神”不會因為人的不相信他就不存在,正如中國古代的神傳文化一樣,雖然已被人們遺忘,但還是會有痕跡留在現今人們的生活中,只要人稍微用一種理智的邏輯去觀察和推理,即會發現“神”是一定存在的。下面我就用人們生活中常用的“天賦”一詞來推理論證這一觀點。

大千世界存在著諸多的奇人異士。在這些奇人異士的身上,都有著一般人所不具備的天賦。人們認為,天賦就是天分,是一個人成長之前就已經具備的特性。從教育學和心理學上說,這種特點相對於人後天培養的特點而言,是一種先天就攜帶的東西。

“天賦”一詞的產生背景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到漢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用字法有轉注、假借兩種,它們並稱為漢字的六義,也叫“六書”。這些方法都說明了漢字的產生不是憑空想像的,都和具體的事物有著一定的關聯,這也是使漢字具有深厚內涵的基礎。從語言學中我們了解到,人類的語言是人們溝通交流的工具,是為了滿足交際需要產生的,而那些被固定下來的語言一般都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需要約定俗成的。因此,每一個沿用至今的詞語,背後都有著一段人類文明的歷史。

“天賦”從何而來

正所謂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現今人們只知道“天賦”是個人所特有的,是一種差異性的正發展表現。但是卻很少有人去思考個體“天賦”的來源。從“天賦”的定義我們了解到,它是一種個體先天攜帶的特性,但是通過觀察我們卻發現,個體所具有的這種先天特性並非來自於遺傳。很多和“天賦”有關的例子顯示,個體自身的這種先天特性,在他們父母甚至祖輩上都沒有找到相關因素,好比貝多芬的父母也並非音樂家一樣。所以,從無神論、進化論的觀點是無法解釋個體的“天賦”究竟從何而來,但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恰巧回答了這一問題。

上面說到,漢語和漢字都是不會憑空產生的,其實從字面我們就可以看到神傳文化的遺蹟:“天賦”這種先天特點不是來源於父母遺傳,也不可能來源於社會環境,而是來源於“天”。與此相似的還有“天恩”、“天賜”、“天道”等詞語,中國史上的帝王被稱為“天命所歸”,國家至上而下也要舉行“祭天”儀式,這些詞語的存在就證明了“天”的存在,否則按中國文字的表意性而言,“天賦”若不是來源於“天”,大可叫“人賦”、“花賦”、“鳥賦”什麼都可以了。這種天賜的智慧不僅在漢語中被命名為“天賦”,在西方文化中也是一樣存在的,正如美國醫學博士亨利·史密斯·威廉士在《幸福的科學》中所言:“又有多少奇思妙想或高論不是拜造物主所賜呢?然而,有些人竟然違心地宣稱他是一種能思維的動物”。

那“天”又為何物?無論從古老的佛道家修煉方法,還是當今西方的宗教,我們都知道,“天”不僅僅是我們抬頭看到的天空,而是一種真實的存在,是一種比人類更高級的生命,那就是“神”!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