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能者多勞」

魏和生


【正見網2018年08月05日】

近來,身邊很多朋友都向我訴苦:為什麼自己和別人拿同樣多的工資,卻要承擔比別人多很多的任務,這種由於分配不公導致的心理不平衡遠比工作本身的壓力要讓人痛苦得多。然而,面對這一早已成為常態的現象,我只能安慰他們:能者多勞。

在我曾經是非觀、價值觀不夠明朗的時候,也一度認為「能者多勞」是個貶義詞,認為這是形容那些因為有能力所以被迫要做很多事的人的無奈之舉。後來在逐漸的成長中才明白:能者多勞,它應該是一個褒義詞,是對能者的一種褒獎,而一個人如果有過人之處,就該主動的去作為。正是「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它是一個生命具有使命感的體現。

為何能者要多勞?上天使人天賦異稟,必定是要有所作為,如獲得他人所沒有的能力卻碌碌無為,既是一種對自己的荒廢,也是一種對造物主的辜負。富而有德者、濟世救人者、樂善好施者、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者都是一種將自己的能力有所作為的表現。在先秦時期有這樣一個典故:在那個戰亂紛紛的年代,墨家獨自行俠仗義,於是墨翟的朋友就問他「今天下莫為義,子獨自苦而為義,子不若已」,但墨子卻回答「今有人於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處,則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則食者眾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為義,則子如勸我者也,何故止我?」 墨家的主要思想是兼愛和非攻,正是墨子的這種大仁大義才使得他有過人的責任感,把主持天下公道和正義為己任,目的是為了那些平凡的大眾可以生活得更好。反之,這種超常的辛苦卻不是為了換得個人的幸福,那這種人也一定是異於凡人的能者了。

從墨子的典故中,我更能理解那些法輪功修煉者的行為了。他們有的因為堅持信仰被迫放棄了工作、金錢、社會地位、家庭,有的甚至被迫害得失去了生命,但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他們還是秉承著善良,沒有產生絲毫的仇恨,擁有這種堅韌的內心,已經是不同尋常的能者了,而在他們遭受著不公正待遇、流離失所、生活拮据的情況下,他們一心想著的還是如何解救受謊言毒害的眾生;還有一些法輪功修煉者,他們主動放棄了聲名顯赫的家世和幸福優越的生活,長期忙於告訴世人法輪功真相,目的也是希望能喚醒人心中的善念從而一利百利。這種聖人之行是沒有幾個人能做得到的,而他們能夠不畏艱辛的堅持這樣做,也正是一種崇高的使命感支撐著他們負重前行。可見越是末世、亂世,能者更應該多勞。

但現實就是那種「食者眾而耕者寡」的狀況,原因是有的人實屬無能,有的人能而不勞。但無能者為數不多,不勞者卻不計其數。大部分不勞者都是無能者嗎?非也!事實證明,很多人其實是非常有能力的,因為他們在謀取個人利益時體現出了令人驚詫的「能力」與「智慧」。但在面對責任和公眾利益時,體現出的卻是「無能」,這種無能其實並非真正的沒有能力,只是自己不作為而已。而這種不作為的根源是自私、不願吃虧、使命感不強。拈輕怕重,稍微覺得自己付出得比別人多一些,就斤斤計較、怨氣重重;小富則安,只顧滿足於自己的利益,不願關心他人和社會問題;思維懶惰,不願正視現實,逃避殘酷;為富不仁,重利輕義,在獲取權利上明知不可為偏為之,在履行義務上卻裝聾作啞、視而不見。

所以,真正的能者不該與無能者、不勞者同日而語。與無能者相比,能力不同、責任不同;與不勞者相比,本質不同、要求不同。如果人間是戲台,那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不同,自然戲份也有所差異。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