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9年05月18日】
我們上文提到,唐太宗告誡大臣,文章追求辭藻華麗,並非要務,必須看重對人是否能起到教誨的作用。這個觀點,並非太宗個人的領悟,而是來自古老的《禮》經對教育目的的根本認識。這個認識,正是儒學的本質。在《貞觀政要》,就有一章叫做「崇儒學」,不僅直接論及到儒學的本質和作用,還論及到了當年天下諸國都嚮往長安求學的盛況,證實了唐太宗對教育的重視,對儒學的推崇千古未有。為直接了解太宗君臣對學習目的的根本認識,我們先看這一章的最後一段。
這一段,讓我們醒悟,儒學的真相是什麼,來自哪裡,為何太宗君臣的論述,與後世的開蒙教材《三字經》驚人地相似。
「崇儒學」最後一段原文
太宗嘗謂中書令岑文本曰:「夫人雖稟定性,必須博學以成其道,亦猶蜃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懷火,待燧動而焰發;人性含靈,待學成而為美。是以蘇秦刺股,董生垂帷。不勤道藝,則其名不立。」文本對曰:「夫人性相近,情則遷移,必須以學飭情,以成其性。《禮》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所以古人勤於學問,謂之懿德。」
大意
唐太宗曾對中書令岑文本說:「人雖然秉有天賦的本性,是固定不變的,但必須通過後天的廣博學習才能真正領悟其中的道理,才能成才。就好比蜃的本性含有水,要見到月光才能吐水;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燧石敲打才能發火。人的本性含有天地給予的靈氣,本就在道中,可是要通過學習,不斷被歷練和求學才能美好完善地展現出來。所以歷史上有蘇秦刺股讀書,董仲舒放下帷帳講學的美談。不勤奮於求道並在技藝中實踐,是不會獲得真正的功名的。」岑文本回答說:「人的本性是天定的,是善良的,都很相近,但是人有情,情中有善惡之分,不加引導,就容易墮落,從而遷移其本性,所以必須用學習道義的學問來修養情趣,使本性完善不變。《禮記》說:『玉石不經雕琢就不會成為器具,人不學習就不會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古人以勤於學習為美德。」
太宗君臣,道明《三字經》思想來源
大家看完這一段,如果讀過童蒙教材《三字經》,就會恍然大悟,原來開蒙教育,那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的話,來自《禮記》這部經書,它開宗明義,告知孩童,人學習的根本目的在於知道做人的道義,不學習,就不會懂得義理。就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才。當然就無法真正地建功揚名,有所成就。
《三字經》其實開頭起筆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這句話,與岑文本的回答何其相似,這就是古代教育的宗旨,認為人天生稟賦善良的天性,是天賦的東西,大家都相差不遠,但是這個天性雖然善良,由於每個人身處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不同,必然耳濡目染,效仿到的,向周圍家人鄰居和朋友同僚等人學到的,必然不同,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漸漸就受到影響,有的就變壞了,本性就被蒙蔽變遷了。「所以,古代開蒙便教給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懂得做人的道義。
《三字經》講的就是儒學本質
我們雖然看不到唐太宗當年是如何學習的,學過哪些經典,但既然《三字經》被認為是宋代大儒所寫,那麼就是出現在唐朝之後,太宗當然沒有機會讀過《三字經》,可見他們君臣的思想,對教育和學習的思想認識,只能證實,《三字經》的觀點,明顯來自公認的上古經典。儒學說的讀書和教育,核心在於教育人懂得道義,這便是儒學的本質,讀書的目的。這種教育,能夠不斷啟發和守護人善良的天性,讓人重德悟道,是我國過去歷代不變的價值觀。文化的根本。太宗君臣的認識,與《三字經》恰好相互為證。讓我們看清儒學的根本實質。
所以,不管人們能否看懂太宗君臣所說的話,都能通過宋代這本通俗易懂的《三字經》,得到正確的理解:原來,唐太宗對學習的認識,對教育的認識,真的就是指人要通過接受教育,大量學習各種經典和歷史,勤於讀書學習,才能懂得如何行道義。學習和讀書的過程,就是將本性悟出,是要通道成道的,這才是太宗說的「夫人雖稟定性,必須博學以成其道」的真正含義。通曉道義,最後悟道。這樣的人,才能有真正的見識,才能為國家建功立業,揚名後世。
當然,也因為太宗君臣的對話,我們懂得了《三字經》為何高明,為何成為童蒙經典的原因。這部小小的通俗經典,與太宗君臣一起,證實了儒家教育的學問,是做人的學問,來自遠古的先祖,修道的文化,並非儒家自己的發明。
我國古代,在人這個層面的傳統教育,是以儒學的面目出現而流傳下來的,他其實是遠古文化的繼承,來自聖王以德為本的治國學問,必然是繼承和弘揚古老經書的,唐太宗深知這一點,因此,他重視教育,崇尚儒學,踐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讓天下百姓蒙受德育,知書達理。這便是太宗君臣證實的無為而治的治國之法。
那麼,太宗重視儒學教育到了何種地步呢?當年的貞觀盛世,天下各國均到長安求學,究竟是何種境況呢?我們下期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