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人不違「真」有福報

初衷


【正見網2019年05月31日】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認為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麼事情也做不成。這是站在為人處世的角度看問題,如果站在善惡有報的天理角度看問題,「人而無信」,是沒有做到「真」,違「真」有惡報,不違「真」有福報。

徐少漁是錢塘人,光緒庚寅八月初,他向彝齋借了一百圓銀幣,沒有立借據,只口頭約定一年以後如數償還。第二年八月初,徐少漁病倒了,危在旦夕之 際,躺在病榻上的他一直喃喃自語:「還錢的時間快到了,我如果死了怎麼辦啊?」 其妻聽後對他說:「你借的錢沒有借據,沒有履行約定的必要, 你就不要愁了。」徐少漁說:「他因為相信我,所以才沒要借據,我怎麼能自己不守信用呢?」於是讓妻子將家中的一柄玉如意和兩件狐裘拿去賣了,共賣了九十銀圓,又從別人那裡借了十圓,終在約定 的日期如數償還給了彝齋。沒過幾天,徐少漁的病痊癒了。

守信用是「真」,行仁義之事也是「真」的體現。

清代蔡振紳《八德須知》裡記載了這麼兩則故事:晉朝時代,有個叫祖逖的人,生性豁達,視錢財如糞土,為人特別講義氣。每次他到農民家裡,看到他們生活困苦,就非常同情憐憫,常假託別人的好意,把自己並不寬裕的糧食和布匹,拿出來分給他們。

後來京城發生了戰亂,祖逖就帶領親戚和同鄉幾百戶人,到淮泗地方去避難。在艱苦的逃難歷程中,他處處為別人著想,把車子和馬匹,都讓給那些年老多病的人,自己徒步行走。他所帶的藥物和糧食,也總是毫無保留的分給那些需要的人。正因為祖逖為大家做了這麼多事情,那些人才能順利度過難關。大家都把他當作救命恩人,非常敬佩他的人品。

祖逖的俠義行為,簡直是不勝枚舉:為了改善百姓生活,他帶頭種田植桑;看到荒郊野外枯骨無人安葬,他不僅埋葬他們,還祭奠一番。

當地百姓,為他的種種仁義之舉,深深感動,舉行盛大的酒宴感謝他,有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在酒席上感動得流下熱淚,他哽咽著說:「我已是個快入土的人了,沒想到臨死之前,卻得到了另一再生父母。我就是死了,也沒有什麼好遺憾了啊!」

祖逖死的時候,百姓悲痛至極,就像自己的父母去世了一般。祖逖如此深得民心,這都是他一直按照仁義行事的結果。

隋朝時代,有個叫辛公義的人,在岷州做刺史。當地有個不好的風俗:只要有人生了疫病,不管會不會傳染,全家的人都躲避開,沒有人去看他一眼,一點都不講孝義。因此,多數生了疫病的人,都因缺乏照顧,最後自生自滅,孤獨死去。

辛公義刺史,到任後,決心改掉這個地方的壞風氣,就下了這樣一個命令:「凡是得了病的人,一律派人用轎子抬到衙門裡,然後由官府請醫生精心醫治。」等病人醫好了,辛公義就叫他們的家人和親族接回去,並意味深長地對他們說:「假若這個病真會傳染,那我早就死了,我怎麼還會站在這裡跟你們說話呢?」那些人都很信服他的話,對他感激涕零。從此以後,那種不顧病人的壞風俗,也不攻自破,慢慢銷聲匿跡。因為他救活了很多人,全縣的百姓,都感激地叫他「辛慈母」。

行仁義之事,講孝道,同樣也體現了「真」。祖逖獲得百姓的敬重,辛公義被全縣百姓感激的稱為「辛慈母」,何嘗不是福報的體現?!

人經常講「真性情」,很多人不知其意。古人的君子標準:仁、義、禮、智、信,裡面也體現了「真」,人能做到這個標準,就是「真性情」,人行於天地間,自有浩然正氣盪胸間。

再看今天的人,還有這樣的「真性情」嗎?有人會說,我這人很好,又仁義,又好幫助別人,誰有事,我給他牽線搭橋,開後門,拉關係,幫助人解決問題;關鍵時候,為朋友兩肋插刀,黑社會手段都敢用上。這樣的行為在古代叫小人行徑,登不上大雅之堂。可在大陸的今天,小人行徑卻被世人接受,被認為「會來事」、「聰明人」、「有本事 」等。今人違背了「真」卻不自知,已經在報應之中,還覺的自己很好。

人與人之間沒有了「真」,矛盾四起,互相之間不信任,多少個家庭面臨著各種紛爭,多少人深受毒食品之害,多少父母老來無所養,再加上中共明確的迫害真、善、忍,甚至針對六十歲以上修煉法輪功,按真、善、忍修心向善的老人也殘酷迫害,導致社會道德急速的下滑,道德標準已經無底線,已經到了地獄以下,這不可怕嗎?

從中共的各種流氓行徑,人應該認清中共的魔鬼本性。了解真相,作出選擇,不做馬列子孫,順應真、善、忍,從做立於天地間的炎黃子孫,今天就是一個難得的萬古機緣,如何選擇,盡在自己的一念中!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