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0年11月27日】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文」是這樣的 ,某些文字學家認為,「文」字的中間有一些符號,這些符號就是人的胸膛上畫的一些「紋身」,這是在原始社會中不同部落之間打仗時為了區分敵我的標誌。
「文」是指獨體字,是造字之初最先出現的字,也是最基礎的字;而文與文組合形成了「字」,故「字」是合體字。然後我們就可以很簡單地看到,與文相關的概念便多起來了,把文字組合起來就成為了文章,各類文章形成了文學,還有人文、天文、文化、文明等等,這些概念的基礎都在於這個「文」。
以「文」為最基本的元素,然後慢慢地滋生蔓延,逐漸形成了人類的文化和文明。那麼從這一點上來看,把「文」簡單地視為「紋身」是不恰當的,因為「紋身」這個概念完全無法成為一個民族的文化或文明的基礎元素。故我認為把「文」理解為「人」應該更恰當,因為只有人才能夠承擔起文字、文章、文化和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的使命。(或許還有另一層涵義,「文」字中的紋身符號是本民族的神給予這個民族普通人的授記,區別於其他民族的人)
一、人文
人們常說「人文」,我發現「文」似乎從來都與人相關。「文」的形態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正面形狀:上面一點是頭,然後有兩臂,中間是人的軀幹,下面還有兩條腿。這說明「文」與人其實就是一體的!所以我覺得文字裡就是人。人有層次,文字也有層次,不同層次的人所寫下來的文字層次也不同;人的風格不同,文字的風格也不同;人的善惡有差異,文字的善惡也有差異。總之,人有的信息,文字就會帶有對應的全息信息。所以,古人可以通過一個人寫的字來推測他的命運。
說到人了,再囉嗦兩句。在中國古文字中,「人」這個字往往是一個人體側面的形像 ,像這樣 ,他是一個人側身彎曲的樣子,顯得萎縮、低下、卑微,這就是指的最普通的平常人。而當人展示出自己的高大威武、頂天立地的正面形像時,往往與一些高大神聖的字相關,如「大」、「天」,當然也包括「文」,這些字都是一個人正面站立、頂天立地的樣子。「大」和「人」是一體的,「大」就是一個人頂天立地的正面形像(像這樣: ),孟子說:「大人者,未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即是未喪失自己純真狀態的人就叫大人。「天」和「人」是一體的,「天」就是「大」上有一橫,這一橫是指空間,即人頭頂上的高層空間,只不過在最初時,「天」字上的那一橫是一個方框(像這樣: ),說明這個空間是開著的,後來演變成一橫了(像這樣: ),說明這個空間被封閉起來了。「文」和「人」也是一體的。他們都是人的正面形像,這說明「文」應該展示出人的高境界內涵。
二、空與有
「文」與「大」的不同在於,「文」中間有一片大的區域,指人的軀幹,是中空的,這也許就是特指人身上(或胸中)能容納很多內涵信息。「文」在最初時人的胸中有符號,有內涵,也許這些內涵是上天有意賦予人的,是人先天帶來的。但隨著我們的文化和文明越來越豐富和深沉,「文」這個字在人的胸中反而變空了,我理解或許有三方面的道理。
一是人先天被賦予的內涵消失了。人越來越墮落,人的境界越來越低,人離自己最初的來源越來越遠,離創造自己的神也越來越遠,某些先天的本能便消失了。
二是人應該空。諸葛亮說「靜以修身」,「寧靜致遠」;《大學》中講到「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佛教中認為定能生慧;而「慧」字本身的意義是指人掃除心上的雜塵。這些都說明了人應該空,應該放空人的思維,拋棄胸中頑固的陳見及頭腦中敗壞的觀念,為人真正要容納的內容滕出空間來。
三是文化和文明不是最終的、真正的目地,而是為最終的、真正的目地作鋪墊的。我在讀到《轉法輪》中「法無定法」一節時,了解到釋迦牟尼佛告訴他的弟子「我一輩子什麼法都沒有講」,「所以他叫後人不要把他講的話當作絕對的真理、不變的真理,那樣會把後人局限在如來或者如來以下的層次中,不能向更高層次突破」。我悟到中國的老子、孔子,西方的蘇格拉底、耶穌等先賢和覺者們所傳下的文明,也是在為人尋求最終的法理而作鋪墊,以前的文明都不是最終的目地,所以「文」字顯現出空的狀態。
三、「文」以載道
《說文解字注》中提到:「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這裡提到當年倉頡造字時根據鳥獸蹏迒之跡而創造了「文」,鳥獸蹏迒之跡即自然界中鳥獸的足跡,倉頡看到它們得到啟發而造了文字。鳥獸的足跡僅僅是一些線索,它們並不是鳥獸本身,然而依據這些足跡卻可以尋找到鳥獸。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那麼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到,世界上的物象其實也只是一些足跡線索,並不是他們最本真的狀態,但是我們卻可以循著這些物象去追尋到他們最初的本真。文字的使命也是一樣的,文字只是展現在人類現實空間中的一些形跡符號,但我們卻可以根據文字尋找到更高層的境界。尤其是一些來自更高層的生命或覺者所留傳下來的文字,其背後帶有更高層次的全息信息,人能修煉到什麼境界,就能看到對應境界中的信息。古人常說「文以載道」,或許這就是「文」的使命。
四、文化
這個「化」字其實也是人。商代的「化」字像這樣: ,這是兩個側面形像的普通人被旋轉顛倒的樣子,仿佛是在用「文」對人進行轉化。所以我認為文化就是要用高境界的理來轉化(或教化)人,把層次低下、卑微的人轉化成孟子所說的那種「大人」——找回了自己先天純真狀態的人。《說文解文》中說:「化,敎行也」, 《康熙字典》中也解釋到:「以德化民曰化。」就是這個意思。
文化是要經過沉澱的,這些沉澱往往是以「文」的方式而體現的。例如中國王朝時代即將結束的清朝,在乾隆年間整理出了規模浩繁的《四庫全書》,按經史子集四大部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非常全面的收集整理。《二十四史》不僅記載人物傳記,而且還記載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造字的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也有此一層含義。因為人最終被轉化成功,並非一蹴而就,這或許是一種漫長的過程,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沉澱,這些教化的因素在人的生命中、觀念中和記憶中一點一滴地積累著、豐富著、充實著,直到最後的一刻,等待人達到最終的「化」,即實現人生命質量的飛躍,找回人真正的自我,回到最初的境界。
五、文明
《大學》中明確提到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朱熹認為,「明德」是人「所得乎天」的一種本性,但「為氣稟所拘,人慾所蔽」,所以就昏暗封閉了。「明明德」就是要把人這種先天的本性發掘出來,讓人回到最初的本真狀態,即「以復其初也」。所以我認為文明就是要回歸本真的道德品性,否則就不是文明。世界上有很多繁榮的文明都因人道德的墮落而被毀滅:如大西洲因墮落而沉入海底,龐貝因敗壞而被火山掩埋,商朝因紂王失德而被女媧拋棄,諾基亞時代的世界因道德的全面下滑而被大洪水淹沒,樓蘭因敗壞而被風沙摧毀,索多瑪城因找不出十個義人而被上帝滅掉……
《道德經》中說「自知者明」,真正的「文明」在於人對照道德標準去「自知」,即是發掘出自己的最純真的品性,回到自己的先天本真狀態。這個過程是人自動、自覺的,不是別人來強迫的。而那些墮落、敗壞、反道德標準的現象就不能叫文明了,它們是反文明的,是文明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