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到旁邊卻不聲:楊萬裡之《初秋行圃》

纖纖


【正見網2022年10月21日】

宋代詩人楊萬裡的詩活潑有趣,為人們所喜愛。這首《初秋行圃》非常注重細節的描寫,稚氣中又增添了幾分緊張。全詩共二十八個字:「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落日無情最有情」這裡的情可以理解為情趣和趣味,而不是我們平時理解的那種感情。用今天的話講應該是懂得生活之意吧。此句的大意是講,初秋炎熱的天氣讓人煩躁,在落日的催促下,樹上的禪四處鳴叫。給煩躁的夏季增添了幾分的情趣。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其實不僅僅是蟬、還有青蛙和蟋蟀甚至蚊子都有同樣的習性,你夠不著它的時候,叫的很歡。一旦即將觸及到它時,馬上就沒有聲音了。大概這就是一種自我保護能力吧。古時尋找蟬的應該是小孩子吧。此時的小孩子應該是屏住呼吸,擔心不小心嚇走蟬,而蟬應該更緊張吧,因為稍不留神就會被捉住。只是此時的我們該為小孩子緊張還是為蟬擔心呢?

近在「咫尺」卻看不見,還有一種原因,就是視覺盲區的緣故,太近了反而看不見了。中國有個俗語叫「外來的和尚好念經」,越是靠得近的事物,越得不到重視。自古以來,很多的人都熱衷於到西藏或到深山去尋師,尋找修道之法。一旦在家門口看到,反而不重視了、不相信了。

法輪大法在全世界開傳,人們不用遠離家園就可以修煉,反而很多人不相信了。近在咫尺的大法,如果失去這萬古機緣,豈不是最可惜的!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