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評註:背道而馳

王舍微


【正見網2023年03月10日】

【典故出處】

語出《全唐文.卷六七四.白居易》: 「然則天下聰明心識,取之豈無其道耶?必有也,在乎知與不知,行與不行耳。噫!自開元以來,斯道寖衰,鮮能行者。自貞元以來,斯道寖微,鮮能知者。豈惟不知乎?不行乎?又將背古道而馳者也。」

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據《柳宗元集》卷二一引):「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文之難兼,斯亦甚矣。」

宋.葉適在《水心別集.卷六》中闡述:「彼其智不足以知聖人,而不能自蔽其所見,又變於俗而趨於利,故其勢不得不背車而馳,則君子哀之可也。」

【評註】

這條成語還有其它參考形式:背車而馳;背道而行 ;背馳於道。

成語典故出自白居易的《為人上宰相書》,意思是行為不合情理,做事違反正道。原文闡述宰相的職責就是做天下的耳目心識,從而啟發聖上,以天下之得失為己任。 「今則敏行遜言、全身遠害而已矣, 」 背離了為相之道。這裡所說的道是指做一個好宰相的道理,而更廣義的道則指天體、宇宙、三界、地球和人類社會發展和演化內在的規定性。道也是對宇宙層層理的泛指,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循道而行呢?

【評析】

明代歸有光在《震川先生集.別集》言道:「蹈道而行之,謂之君子;背道而行之,謂之小人。」 後用「背道而馳」比喻行為與目標或理想完全相反,則是將理想與正道相混淆。因為人類社會處於一個反理的層面,王者治國,兵征天下,其勢為反理所主導, 「又變於俗而趨於利,故其勢不得不背車而馳」 。就是在這樣迷的環境中,看人自己作出向善或附惡的何種選擇,由此影響著人的未來的提升或下降。循道而行的道是指三界之上更高層面的正道,而非世間的反理。通常人在用基於傳統道德和善的正面的思維處理問題時,就是蹈道而行;反之,按人世間的反理而行,即是背道而馳。 「在乎知與不知,行與不行耳。」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