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4年11月02日】
【原文】
語出《論語·顏淵》: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評註】
「仁」源於人性中的善,是善德的體現。善本無形,而仁有形,「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論語·子路》);善德無別,仁有分別,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裡仁》)。後人將 「仁」作為孔子思想的核心。孟子更是把仁同義聯結在一起,看作是做人的內在德性與外在德行的最高價值準則:「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孟子·告子》)。此外, 「仁」中還衍生出「仁以為己任」行仁道的作為內涵,如《論語·泰伯》中記述的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體現了行於世間的遠大抱負和責任承擔。由此可見,仁愛之心的「兼濟天下」與「仁者安仁」的「志於道、據於德」,在意涵指向方面便有了疏離。善乃道德提升中放下世間得失的一種平和狀態;仁則體現出苟利社稷的「泛愛眾」張力。
【評析】
《中庸》第二十章記述:「仁者,人也。」 《朱子語類》(卷六十一)中闡釋:「人之所以為人者,以其有此而已。……蓋仁即心也,不是心外別有仁也。」這裡把仁作為人應具有的基本道德屬性,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條件。仁的具體表現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在仁的具體表現上, 「惻隱之心」的小仁 與「一匡天下」的大仁,雖不是基於個人的私心和私利,卻也是喻於某一區域內的眾人之利,並非開啟 「上達」 之門與 「懷德」 之路。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由此可以看出,老子所講的「德」是有「上德」、「下德」之分的,不離「道」的德才是上德,偏離道,而強力而為的德都是下德。從道到德、到仁,再到義、禮,實際上是一個 「退步原來是向前」 的過程。仁作為世間的理屬於有為的範疇,而下仁為之而有以為便是有心的事功作為。《論語·憲問》中記述的子貢 「管仲非仁者與?」 之問,孔子的回答中體現出對他幫助齊桓公建立霸業,讓百姓安居樂業的肯定。但「齊紈魯縞」的典故也說明,管仲是以計謀搞垮了魯國的經濟民生而不戰而屈人之兵。
人類社會的道德越往下滑,人為的形式造作就越多,離道也越來越遠。是經世致用的面向,還是返本歸真的朝向,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