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舞:唐代揚眉轉袖若雪飛的《白紵舞》

茹之


【正見網2007年04月29日】

《白紵舞》起源於吳國,晉時開始流行,酒宴時表演。唐朝時列在九部樂中的《清商樂》中,既在宮廷演出,也常在貴族士大夫家宴及民間表演。舞者為女子。

根據《晉書•樂志》載:“白紵舞,按舞辭有巾袍之言。紵本是吳地所出,宜是吳舞也。” 紵,是一種紵麻織的布,質地輕薄,產於吳地。吳地,指江蘇一帶。也就是說,白紵舞最初是江南的舞蹈。因為舞者穿著這種用白紵縫製的舞衣,故名《白紵舞》。該舞從晉至唐的五、六百年間,一直盛行不衰,許多文人通過詩歌來讚美其舞的輕盈、曼妙。

最初的舞者通常穿素雅的白色長袖舞衣,同時佩戴珠翠飾品。後來逐漸穿起有著各種花紋圖案的絲織舞服,更加華麗。

該舞以舞袖為主,要求手與長袖完美配合,節奏是從徐緩轉為急促。舞者雙手舉起,或“掩袖”,即在舞者傾斜身體緩緩轉身時,用雙袖微掩面部,半遮嬌態;或“拂袖”,即長袖輕輕拂面而過;或“飛袖”,即在節奏加快以後,揮舞雙袖,上下翻飛;或“揚袖”,即在節奏舒緩時,雙袖徐徐揚起。而伴隨著長袖的舞動,舞者的舞步亦輕移,似流波,似行雲,輕盈飄逸。一段舞蹈跳下來,舞者已是“流津染面散芳菲”了。除了手的動作外,白紵舞還很重視眼神與舞姿的配合。

唐朝詩人李白的《白紵辭》中有“吳刀翦彩縫舞衣,明妝麗服奪春輝,揚眉轉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希”之句; 湯惠休《白紵舞辭》中有“桃花水上春風出,舞袖逶迤鸞照日”之詞,都讚美了長袖善舞的白紵舞的舞姿。

《白紵舞》有獨舞和群舞,南朝梁代沈約,曾經奉梁武帝之命寫成《四時白紵歌》,分為《春白紵》、《夏白紵》、《秋白紵》、《冬白紵》、《夜白紵》五章。表演《四時白紵歌》時,通常為五個舞女集體起舞,表演結束後,這些舞女還要向觀賞者進酒。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